组织行为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2015更新版)20151120 下载本文

织、流程再造、虚拟企业等组织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章 个人心理与个体行为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理性型 、经济型 、唯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 2、接近律、相似律、闭锁律、连续律 3、一贯性、一致性、区别性 4、认知、情感、意向

5、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 6、遗传、环境、情境。

7、控制点、马基雅维里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倾向、 A型人格与B型人格

8、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传统型、企业型、社会型。 9、心境、热情、激情、应激。 10、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二、名词解释

1、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2、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4、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人或物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5、对比效应是指对一个人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 6、知觉防御是指人们对干扰信息或者不愿意承认的信息的筛选或歪曲。

7、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8、定型效应是指对一类别的事物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9、投射是把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性。

10、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 过程,即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

11、印象管理是指个体试图影响和控制别人对自己的社会知觉现象。 12、态度是个体对人或事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13、人格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14、气质是人典型、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15、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人对现实

37

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6、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体心理特征。 17、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 18、实践能力即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适应性能力。

19、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0、情感是人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21、情商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三、单选

1、D 2、C 3、C 4、A 5、A 6、D 7、C 8、B 9、D 10、C 11、C 12、A 四、多选题

1、ABCD 2、ABCE 3、AE 4、ABCDE 5、ACDE 6、ABC 7、ABCDE 8、ABC 9、ABCE 10、AB 五、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六、简答题

1、简述价值观的特点

(1)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3)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体行为,还影响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 2、简述价值观的新变化 (1)存在等级鸿沟;

(2)公司不是适宜工作的好地方;

(3)员工表示对成就、欣赏和挑战性工作的需要; (4)报酬的满足不能抵消对获取尊重的需求; (5)希望公平待遇;

(6)期望公司能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3、简述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

(1)影响对其他人及群体的看法,人际关系; (2)个人的决策选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3)个人对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 ; (4)工作态度和有关行为的道德标准 ; (5)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压力的程度; (6)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法; (7)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 (8)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

38

4、简述价值观对管理的意义 (1)招聘以价值观把关。

(2)制定企业价值观时,要考虑各种群体的价值观。 (3)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积极树立和培育新的价值观。 5、简述归因理论对于管理者的意义

(1)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行为的引导,尽可能地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 (2)说明了解释行为的依据和复杂性,说明对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3)揭示了归因误差的存在,如自利性偏差 6、影响印象管理的因素: (1)个体所扮演的角色; (2)社会环境因素; (3)互动对象的因素。 印象管理策略:

(1)自我提升的印象管理策略 施惠 抬高 附和与联合 自我宣传 自我抬高

(2)防御式的印象管理策略 辩解 道歉 划清界限 7、解决认知失调的方法:

当个体产生认知失调时,减轻或解决失调状态的办法主要有两个: (1)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之与其它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关系趋于协调。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寻找其他因素来平衡不协调的因素。 8、简述态度调查的内容

态度的方向:指个体对客体的行为,其内容包括喜欢或不喜欢,肯定或否定。 态度的强度:指个体对客体的感觉强度 9、简述态度在管理中的应用

(1)要充分认识员工态度在管理中的作用和这种作用的复杂性 ; (2)要运用多种方法定期进行员工态度调查;

(3)要持续改进与态度有关的分析方法,提升研究水平的深度和广度; (4)改善对员工的态度,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教育。 10、简述人格的特点

39

(1)整体性和层次性 (2)独特性和一般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 11、简述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态度特征:对待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性格特征。四类:对社会、集体和他人;对待劳动、生活、学习;对待劳动产品;对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主导心境指一段时间内支配性的主要情绪状态。

(3)性格的意志特征: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否自觉支配行为向预定目标努力的性格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12、控制点对工作行为的影响

(1)外控型的人对工作更不满意,缺勤率较高,不能象内控型的人那样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2)内控性的人适合担任管理工作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完成较复杂的任务,并在工作中表现出创造性和独立性。相对来说,外控型的人比较愿意听从别人的指挥,适合于从事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作。 13、简述个人能力差异表现

表现在一般能力上的性向差异,即在解决相同的问题或完成同类任务时长于利用智力的某些方面去实现。

表现为人的特殊能力不同和能力的组合不同。 具体讲,包括: (1)能力的知觉差异:

分析型、综合型、分形综合型 (2)能力的记忆差异:

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混合型 (3)能力的思维差异: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14、简述能力与组织行为的关系

(1)制定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 (2)制定准确的人才评估和选拔标准,实现能力与工作匹配。 (3)团队和领导班子的能力互补。

(4)有效地加强员工能力培训是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 (5)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估和人才选拔制度。 15、情感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1)掌握情感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领导者对下属进行情感号召、情感联络和情感感化。

(2)运用情感原理培养员工对工作、顾客的肯定性情感,有助于形成敬业爱岗、顾客至上的观念。 (3)组织文化建设中,通过沟通交流、对员工进行情感激励,培养员工对同事、组织的肯定性情感,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改进组织绩效。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