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2015更新版)20151120 下载本文

才智。

3.这一案例的启示是:组织中的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存在个体差异,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了解这些个体差异并因势利导,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和技能,适当安排工作任务,使人与事相适应,即个体的心理素质符合工作任务所要求的能力和气质等条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人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组织效能,完成组织目标。

八、论述题

1、 简述组织承诺的形成机制

①员工—组织匹配:当员工特征(个性、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等)与组织环境(组织文化、价值观、战略需要等)相吻合时,员工会更满意,组织承诺就会产生。

②期望满足:当员工进入组织后的工作经历与他们进入组织前的期望相匹配时,员工对组织具有更高的承诺。

③因果归因:如果员工认为是组织使他们拥有令人满意的工作经历,更有可能使员工对组织产生情感依赖。

④组织公平和组织支持:员工会根据是否受到公平的待遇,或组织是否关心他们来评估自己的工作经历,因此,组织公平和组织支持称为影响组织承诺的更直接原因。

⑤回顾性文饰作用:如果员工感到自己愿意选择这家组织、决策不能挽回、其他人知道这个决策等,继续留在这家组织的承诺就高。这也是个体保持行为与认知平衡而出现的一种积极的反应。

2、 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认同的程序,它包括三个部分: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爱;愿意

为组织的利益出力;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工作参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工作参与程度决定于工作的特征,它对员工的影响与组织认同感有所不同。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这两种工作态度的源头不同,即一个是组织,一个是工作。管理者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方法同时改善这两种工作态度:

(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的利益。管理者往往非常繁忙,除了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外,几乎无暇表明他们对员工利益的关心。组织认同感和参与程度都有赖于员工和组织任务间密切联系。如果这些任务把员工利益与挑战性的任务及参与感结合到一起,那么两种工作态度都很可能得以改善。

(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如果员工渴望承担更多的责任,希望有更多的提升机会,那么有能力的管理者可以不必担心员工缺少积极性了。这时该做的就是设计好员工的工作,使其更有意义,更富于挑战性。

(3).改善工作,使许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成功的管理者应该为他们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要求。

(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如果员工遇到问题得不到管理者的及时帮助,那么很难形成有益的工作态度。 5.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其中包括对员工有重要意义的个人事业发展目标。管理者不仅要说明目标的重要性,而且必须积极提高自身管理才能。

3、管理者了解职工的不同个性,并根据这些不同个性安排每个职工的工作岗位,安排合理的领导结构和采取不同管理方式方法,就能最充分地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管

45

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 1).知人善用。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以使各级领导者重视了解职工的不同个性,从而根据每个不同的个性安排相适应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录用,发挥最好的效益。在我国历史上,楚汉相争,无论从个人的武功,还是军队实力,刘邦都远不如项羽;刘、项之间历经百余战起初刘邦屡战屡败,终于转弱为强,反败为胜,夺取天下。究其原因因有种种,但其中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刘邦能\知人善用\,了解部下的不同个性特点、能力所长,用他们的所长,避他们的所短,发挥了人才的最佳效益所致。作为一个现代管理者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现代管理特别强调:\只有无能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才\,关键在于要知其所长,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2.)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以使各级领导班子的配备合理,除了要考虑安排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还要考虑安排合理的个性结构。因为,如果一个领导班子中的成员均是慢性子,就会错失良机;如果一个领导班子中的成员均是急脾气,大胆果断,不注意细节,那么又往往会使有些决策没有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而不周,致使决策失误。因此,一个领导班子中应该有以上两种个性的成员,作到个性互补。这样才可以使决策 不致有误,又不会错失良机

(3)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使各级领导考虑科技人员、工人、行政干部等不同职业人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深入了解每一个人的不同个性与性格,从而采用相适应的领导与管理方式,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成绩和效果。一般来说,领导者、管理者对性格内向、自卑、重面子的职工,不宜过多地苛责和公开批评,而要通过暗示、表扬等办法使他们看到自己还有优点,增强前进的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对自高自大的职工,不要老是夸奖,而应适当批评,但批评时要注意场合,留有余地,还要激发继续上进,使他们在工作学习的成败中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个性倔强、\吃软不吃硬\的职工,管理者和领导得要力求心平气和,以避免出现\顶牛\,但对于\吃硬不吃软\的或态度轻率的职工就不能过于迁就或温和。总之,应对症下药,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讲究方法。

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群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情感上相互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且遵守共同行为规范的个体的组合。

2、非正式群体:即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喜爱或共同兴趣为基础而构成的群体。

3、 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并直接向某个上级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的群体。 4、 任务型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在一起工作的人构成的群体。 5、 地位:指个人在群体中所占有的位置(职位)或层次(等级)的社会性界定。

6、 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它包括群体成员与整

个群体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7、团队工作:指团队成员为实现团队的目标,相互协作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8、冲突:是由于组织、群体或个人,试图满足自身需要而使另一组织、群体或个人受到挫折时的社会心

46

理现象。

9、从众:指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二、填空题

1、拥有一定规范,行为互相制约 互相影响,互相依赖,联系成整体 有共同目标或利益 2、命令型群体 任务型群体 3、利益型群体 友谊型群体

4、形成阶段 震荡阶段 规范化阶段 执行任务阶段 终止阶段 5、团队群体 任务群体 人际群体 无序群体 6、资历 工资水平 技能 能力

7、问题解决型团队 自我管理型团队 职能型团队

8、清晰的目标 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协作 所有成员负有共同的责任 9、主观知觉性 客观存在性 作用两重性 10、委任态度开明的管理者 鼓励竞争 重新编组 11、思想 行为 12、情境因素 个性因素 三、单选题

1、D 2、C 3、A 4、 D 5、C 6、C 7、 C 8、C 9、 C 10、 A 11、 B 12、C 四、多选题

1、BCD 2、ACD 3、ABCD 4、ABCD 5、ABDE 6、ABCE 7、ABC 8、ABDE 9、ABCE 10、AD 11、ABE 12、AD 五、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对 7、错 8、对 六、简答题

1、①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群体的发展方向; ②第一阶段的群体活动以惯性运行;

③在群体寿命周期的中间阶段,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会激起群体的重大变革; ④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以惯性进行; ⑤群体召开最后一次会议,活动速度明显加快 2、(1)自我中心角色:①阻碍者;②支配者;③逃避者

(2)任务角色: ①建议者;②信息加工者;③总结者;④评价者 (3)维护角色:①鼓励者;②协调者;③折衷者;④监督者 3、①群体支柱的功能:促进群体的生存;

②评价准则的功能:增加群体成员行为的可预测性;

③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减少群体成员中令人尴尬的人际关系问题;

④行为矫正功能 :鼓励群体价值观和群体身份的表现,将有助于强化和维持群体的存在

47

4、①向群体成员解释群体的规范和他们的愿望基本一致,不需要牺牲多少东西; ②奖励那些遵循群体规范的成员;

③帮助成员了解他们是怎样为完成群体目标做贡献的;

④在建立规范时,给所有成员发言的机会,因为只有自己建立的规范,自己才更愿意遵守; ⑤让成员知道,不遵守群体的规范将受到驱逐。但也原谅悔过的成员 5、①找出志同道合的成员,与他们联合起来;

②与志同道合的成员讨论你的观点和计划,与他们建立联合阵线; ③防止内部分歧;

④坦言你的所作所为,不怕压力; ⑤宣传与你合作的好处与报偿

6、①团队的管理人员应当扮演管理和团队成员两种角色; ②所有团队成员应当在职能角色和团队角色之间平衡;

③所有团队成员应当正确认识自己对团队的价值和在团队中的相对优势,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 ④团队角色应当符合个人的性格特征 7、①设置符合群体成员利益的明确目标; ②加强组织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培训; ③增进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④加强群体制度的建设; ⑤采取民主参与的领导方式。

8、(1)群体决策的缺点:浪费时间 从众压力 少数人控制 责任不清

(2)群体决策的优点:信息全面、完整 多方面提出可能的方案 提高对最终决策的认同感 增加决策的合法性

9、坚持互补性原则,具体包括: (1)知识结构上互补;

(2)性格、气质、决策风格上互补; (3)年龄、性别、所处阶层的合理分布; (4)决策群体的人数合理。5~11人最有效。

10、(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如果你很少有机会看见别人,或没有机会与别人交往,那么你多半就不会被别人所吸引。

(2)加入群体的难度。加入一个群体越困难,这个群体的凝聚力就可能越强。

(3)群体规模。如果说群体凝聚力随着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的增多而增强,那么群体规模越大,群体凝聚力就应越小。

(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最近研究一致发现,女性的凝聚力量高于男性。 、

(5)外部威胁。大多数研究支持这样一个命题:如果群体受到外部攻击,群体的凝聚力会增强。 (6)以前的成功经验。如果群体一贯有成功的表现,它就容易建立起群体合作精神来吸引和团结群体成员。 七、论述题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