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的通知 下载本文

(1)在模型水流进(出)口与试验段中间应加有过渡段,使模型水流经过渡段调整到试验段时,能与天然相似,以保证模型试验段水流运动相似。过渡段的长度应根据模型选择的生潮方式、模型潮流进(出)口段宽度及扩展程度、模型生潮方向与潮流间夹角大小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在开敞式海域模型,边界人为处理的较多,为便于模型边界情况的调整过渡段应较长。若过渡段过短,将会导致试验成果的不可信或错误的结论。

(2)模型试验段的范围与模型试验方案的范围,设计工程对水流影响的程度、模型流速大小、工程附近的自然条件等因素有关,本条提出的要求是按试验影响范围最小的原则确定的,使用时应按具体情况确定。 4.2.4 本条为确定模型几何比尺的原则。

(1)海岸与河口潮流模型要求试验范围都很大,而水深都较小,由于试验场地、供水、供电能力限制,一般要求水平比尺都很大,如采用正态模型,则模型水深就很小,难以保证模型水流流态的相似,因此模型一般做成变态。模型变率应随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范围大小、模型加糙的可能性等因素而变化。根据国内外经验,定床模型一般取3~10,其中局部模型可取较小值,整体模型可取较大值。范围较大的河口、海域模型变率可超过10。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模型变率应尽可能小一些。

(2)模型平面比尺应根据试验要求和场地的可能性,并兼顾试验的基本设备如供水、供电能力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来确定。实践表明,局部模型、动床泥沙模型宜取小于600,整体模型宜在1000以内,范围较大的河口、海域模型可超出1000。

(3)为保证模型处于阻力平方区内,必须使模型水深不致过小。根据国内外经验,模型垂直比尺宜在100左右,此时模型潮位、制模地形、流速测量精度均能与原型精度基本吻合。若水深很浅,则垂直比尺相应可取小值。 4.2.5 本条款为模型糙率和加糙的方法。模型水泥浆粉面压光、拉毛或模型床面铺上模型沙,此时模型糙率约在0.014左右;当采用密排或有间距加糙时,模型糙率最大只能达0.03;若模型糙率需再增大则应采用其它方法加糙,这除有一定的难度外并对局部水流有较大的破坏作用,模型设计时应予慎重考虑。 4.2.6 在模型设计中,应根据模型边界条件、模型场地、纳潮池(水库)水量、生潮固定设备及其布置等条件选用合适的潮汐控制方式。

4.3 模型制作的准备工作

4.3.1 应按模型设计将模型范围、生潮设备、供水循环系统、管路、阀门位置等绘制模型平面布置图。

4.3.2 应根据模型设计及模型平面布置,编制模型制作施工组织计划。

4.3.3 应整理与拼接水深图,布设平面控制导线和水深控制断面,摘取模型断面的数据。

13

4.3.4 平面控制导线的布设宜采用下列方法:

(1)弯曲、分汊河道模型宜采用三角形导线网或平行导线控制; (2)顺直河口和海岸宜采用直导线控制;

(3)在主导线两侧应各布置一条辅导线,三根导线应能够覆盖控制模型内全部位置。

4.3.5 模型地形控制视地形变化复杂程度,可分别采用断面法、桩点法和等高线法,或者几种方法混合使用。选择时可按下列规定进行:

(1)当地形变化剧烈、滩槽交错、坡度较大时应采用断面法,断面布设宜垂直于主、辅导线,断面间距宜采用0.5~1.0m;地形复杂地方可适当加密; (2)当地形比较规则、起伏变化不大、岸线比较平顺时,可采用桩点法,间距宜采用1.0m;

(3)在断面(或桩点)间特殊地形可采用等高线法控制。 4.3.6 量取导线长度及导线点至各断面距离,其长度应与坐标网格计算值一致,若不一致,应对量取距离按坐标计算值进行修正。

4.3.7 从导线起始点开始,依次对断面(桩点)编号,分清主导线左右,按图摘取断面距主导线点和辅导线点距离、断面上各点在主导线左右的距离和相应的水深,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当断面(或桩点)处无实测水深时,可用相邻等深线或实测点水深内插求得。

4.3.8 模型断面板可采用三层板或镀锌板等材料制作。断面上应标明断面号、水深点及距离、主辅导线位置,断面裁剪应与断面线平齐,允许偏差为0.5mm。 4.3.9 当断面处于方案挖深或局部动床处时,断面应做成双层,其厚度由工程方案或冲刷深度要求确定。

4.4 模型制作

4.4.1 模型场地应进行地基处理,不均匀沉陷不应超过制模精度;模型场地的设置应考虑风、雨等自然条件对试验的影响。

4.4.2 应在场地上进行导线放样,固定主辅导线点,并进行测量误差计算,使之闭合;在主辅导线间进行断面或桩点放样。

4.4.3 根据模型长度和范围,在模型范围外便于观测、不易碰撞且不沉陷的地点,设置2~3个固定水准点。试验场地地坪的起始基面应根据模型最大水深或开挖水深加上5~10cm富裕量确定。

4.4.4 按模型规划断面宽度砌筑模型边墙。边墙应高于模型最高潮位10~15cm。 4.4.5 断面或桩点应按放样断面线(桩点)位置架设固定。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和控制断面(桩点)高程。

4.4.6 模型内间隙宜采用易密实的砂、煤灰等填料充填并充分压实,按断面(桩点)高程预留水泥沙浆粉面及加糙厚度。

4.4.7 模型水泥沙浆粉面宜分二次进行,第一次为刮制粗模,第二次为粉面。施工时应使水泥沙浆面压紧,注意施工缝搭接和与边墙的连接,避免漏水、渗水。 4.4.8 在模型刮制粗模后应对断面或桩点位置和高程进行复核,并做好微地形。制模完成后应对模型断面或桩点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校核,并有完整的记录。 4.4.9 制模断面和桩点高程允许偏差为±1.0mm,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1.0cm。 4.4.10 应按模型糙率设计的要求加糙。

4.5 模型试验设备

14

4.5.1 根据试验场地和试验要求,应选择合适的生潮系统,配置相应的生潮设备、潮水箱或水库。

生潮设备的生潮能力可按下式估算:

Qm>(Vmax)m3(hmax)m3Bm+Q0 (4.5.1-1)

潮水箱或水库的贮水量可按下式估算:

W>Bm3lm3[(hmax)m-(hmin)m]+W0 (4.5.1-2)

式中 W——潮水箱或水库的贮水量(m3); Qm——模型中流量或鼓风机风量(m3/s);

Q0——尾门的泄水量或潮水箱阀门出风量的富裕量(m3/s);

3

W0——潮水箱或水库与供水、回水系统容积的富裕量(m); (Vmax)m——模型中最大流速(m/s); Bm——模型过水断面宽度(m); lm——模型长度(m); (hmax)m、(hmin)m——模型中最大水深、最小水深。

4.5.2 在靠近模型潮水箱或尾门处应设置生潮控制站,模型生潮系统应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

4.5.3 应根据原型潮位、潮流站观测位置在模型中相应设置潮位仪、流速仪或流速流向仪。

4.5.4 应根据模型径流量大小和场地具体布置情况,选择不同的供水系统管道和流量控制方式。管道供水流量应大于模型生潮流量,并按供水流量选择供水系统。

4.5.5 通过模型进入潮水箱生潮池的径流水量,应用水泵或排水控制阀门返回管道(渠道)和水库。

4.5.6 仪器设备安装完毕,应先单独检查、调试和运转,正常后联合运转。

4.6 模型验证试验及精度控制

4.6.1 模型生潮控制站应有给定的边界潮汐水位过程或流量过程,当缺乏此资料时,可用邻近站位资料推算或用数值模拟计算,验证时允许稍微修改边界的控制水位或控制流量过程。

4.6.2 模型潮汐过程应按水流时间比尺控制。

4.6.3 应根据原体观测资料进行模型验证试验,内容有潮位、流速、流向、流路和局部流态。

4.6.4 验证试验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大、中、小潮型的潮位和主流向验证,流速、流向验证;必要的流路验证以及局部流态合理性分析。

4.6.5 验证试验必须重复进行2~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成果。该成果均以图表表示。

4.6.6 模型验证偏差换算成原型数值应满足下列精度要求:

15

(1)潮位,高低潮时间的相位允许偏差为±0.5h,最高最低潮位值允许偏差为±10cm;

(2)流速,憩流时间和最大流速出现的时间允许偏差为±0.5h,流速过程线的形态基本一致,涨、落潮段平均流速允许偏差为±10%;

(3)流向,往复流时测点主流流向允许偏差为±10°,平均流向允许偏差为±10°;旋转流时测点流向允许偏差为±15°; (4)流路,应趋向一致;

(5)潮量,断面潮量允许偏差为±10%。

4.6.7 当模型验证试验个别测站流速、潮位结果超出允许偏差时,应对比现场实测资料,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条文说明

现场全潮水文同步测验是多条测量垂线站位同时作业,人员多,操作精度不一,而自然条件复杂(涨、落潮变化及风、浪影响),使某些资料不尽如人意,在潮位观测上,站位间距较大,岸边情况复杂,水准测量难度较大,且水位观测接尺也很困难,精度上不免受到影响。因此,在验证试验前应首先对各站位垂线流速、流向和各站潮位进行整理,然后比较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和差别,分析资料的合理性,对于明显不合理的资料应予剔除。基于上述实际情况,模型相似精度控制指标订得相对比较宽松,其中流速项仅指出“憩流时间和最大流速出现的时间允许偏差为±0.5h,流速过程线形态基本一致,涨、落潮潮段平均流速允许偏差为±10%的要求,在实际控制中,各项指标可能做得吻合更好。

在验证试验中,试验结果除上述的原因会产生一定偏差外,还会因水流与局部地形不对应产生偏差,此时应对局部地形进行检查校正,以求模型与原型的相似程度更好。

4.7 模型水流特性试验

4.7.1 水流特性试验的测点布置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根据不同工程目的和要求在不同地点布设潮位、测点垂线流速站,观测该处在自然条件下代表潮型时的潮位、流速、流向及流态变化过程; (2)应在拟建港池、航道、导堤等工程区域及上、下游断面布设测点垂线流速站,其数量应能反映工程前、后流场变化和工程影响范围;

(3)在工程区上、下游不同地点设置潮位站,该站可与验证试验潮位站吻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