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下载本文

(6)ping测试(与同组的微机)

4.运行telnet命令,或运行“超级终端”软件以“telnet”方式,

用以上所设置ip地址、帐号,登入进设备,查看相关信息,如: (1)查看该设备的总体配置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2)查看接口的状态及配置 display interface (3)查看MAC地址表 dis mac

(4)查看网络设备操作系统信息 dis ver

(5)查看在线用户信息 dis users

五.配置路由器(选做)

1.使用console线缆连接微机与路由器

2.运行“超级终端”软件,以“console”方式登入进设备;对目标设备进行“复位”操作

(1)运行“超级终端”软件

(2)登录成功时,会显示“用户视图”的提 示符,如”” (3) “复位”,并重新启动 依次执行命令: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reboot

3.依次完成下列操作:(设置接口ip地址、网络帐号、访问权限) (1)在“用户视图”下,将提示语言改为中文 language chinese

(2)切换到“系统视图”,并将路由器命名为R1 system-view sysname R1

(3)设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 依次完成操作:

interface e0

ip address 192.168.2.1 24 255.255.255.0

interface e1

ip address 192.168.3.1 24 255.255.255.0 (4)添加网络帐号、设置访问权限 在系统视图下,依次完成操作: Local-user 你的帐号

Password simple 你的密码

9

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 quit

user-interface vty 0 4

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quit

(5)查看配置参数对否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6)ping测试(在不同网段主机间)

4.运行telnet命令,或运行“超级终端”软件以“telnet”方式,

用以上所设置ip地址、帐号,登入进路由器,查看相关设置,如: (1)查看该设备的总体配置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2)查看接口的状态 display interface (3)查看路由表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4)查看网络设备操作系统信息 display version

六.复原

复原网络连接

复原主机网络配置

10

实验二 网络基础及应用

第一部分 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TCP/IP体系结构;理解与掌握网络基本配置 2.掌握几个基本的实用网络命令

3.熟悉以太网报文格式;熟悉网络分析工具wireshark使用

【实验原理】

1.以太网协议

两种协议:ethernet_ii , iee802.3

下图所示为以太网/IEEE 802.3帧的基本组成:

如图所示,以太网和IEEE 802.3帧的基本结构如下:

1、前导码:由0、1间隔代码组成,可以通知目标站作好接收准备。IEEE 802.3帧的前导码占用7个字节,紧随其后的是长度为1个字节的帧首定界符(SOF)。以太网帧把SOF包含在了前导码当中,因此,前导码的长度扩大为8个字节。 2、 帧首定界符(SOF):IEEE 802.3帧中的定界字节,以两个连续的代码1结尾,表示一帧实际开始。

3、目标和源地址:表示发送和接收帧的工作站的地址,各占据6个字节。其中,目标地址可以是单址,也可以是多点传送或广播地址。 类型(以太网):占用2个字节,指定接收数据的高层协议。

11

长度(IEEE 802.3):表示紧随其后的以字节为单位的数据段的长度。 数据(以太网):在经过物理层和逻辑链路层的处理之后,包含在帧中的数据将被传递给在类型段中指定的高层协议。虽然以太网版本2中并没有明确作出补齐规定,但是以太网帧中数据段的长度最小应当不低于46个字节。 数据(IEEE 802.3):IEEE 802.3帧在数据段中对接收数据的上层协议进行规定。如果数据段长度过小,使帧的总长度无法达到64个字节的最小值,那么相应软件将会自动填充数据段,以确保整个帧的长度不低于64个字节。 帧校验序列(FCS):该序列包含长度为4个字节的循环冗余校验值(CRC),由发送设备计算产生,在接收方被重新计算以确定帧在传送过程中是否被损坏。

2.以太网报文(帧)长度 最大长度:1518字节 最小长度:64字节

3.网络分析工具wireshark简介

主要功能:网络报文捕捉、解码分析 类似的软件还有sniffer

实际使用中,在开始捕捉报文前,需要设置“过滤器”,以设定条件。 使用wireshark跟踪通信步骤: (A)运行wireshark

(B)设置filter(设定捕捉条件)

例:规则“host 172.16.1.1 and 192.168.0.6”用来限定相应的两台主机的通信。

(C)开始捕捉 (D)通信过程.... (E) 结束捕捉

(F) 保存数据(选项) (G)分析数据

可以定义使用用于显示的filter,进一步筛选报文。 使用filter的关键是,先熟悉过滤器的规则。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看课件回顾TCP/IP体系结构原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