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的通知
交水发[1998]7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办),部属及双重领导企事业单位: 由我部组织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制定的《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编号为JTJ/T233—98,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程的管理和出版组织工作由部水运司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制定说明(条文说明)
本规程根据交通部交基发[1994]873号文制定。主编单位为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参加单位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河海大学。
本规程编写过程中吸取了国内外有关研究经验,广泛地征求了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于1996年10月完成了送审稿。 本规程人员分工如下:
1.总则 蔡嘉熙 曹祖德 2.术语、符号 吴以喜 卢汉才 3.一般规定 吴以喜 杨 华 4.潮流定床模型试验 吴以喜 吴明阳 5.潮流泥沙模型试验 罗肇森 杨树森 6.波浪泥沙模型试验 刘子琪 刘顺宽 7.河口入海船闸模型试验 周华兴
8.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 徐宏明 李 蓓 9.三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 张 征 李孟国 10.波浪泥沙数值模拟 张东生
本规程于1998年3月31日通过部审,1998年12月11日颁布,1999年5月1日实施。
1
前 言
随着社会广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海岸与河口水运工程建设及其模拟研究工作也得到了蓬勃的民展。统一、规范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研究工作,确保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交通部组织了本规程的编制。
本规程包括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两部分,主要内容有海岸与河口潮流定床模型试验、潮流泥沙模型试验、波浪泥沙模型试验、河口入海船闸模型试验、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三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及波浪泥沙数值模拟等。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各有特点,在使用中应该发挥所长,有机结合。 本规程共分10章64节304条,6个附录,并附有条文说明。 本规程由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随着科技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不断民展,请各单位在使用中,注意总结经验,将意见告诉解释单位。 本规程如进行局部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将在《水运工程标准与造价管理信息》上刊登。
1 总 则
1.0.1 为指导与规范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试验方法和模拟技术,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更好地为水运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海岸与河口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的潮流泥沙模拟,也可适用于海岸与河口其它工程的潮流泥沙模拟研究。
1.0.3 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研究是集理论与工程实践经验为一体的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由专业研究单位承担。
1.0.4 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研究工作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
1.0.1 海岸与河口地区受到海洋潮汐、波浪、河口径流及泥沙运移等多种自然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且水流、泥沙的运动及其内在规律复杂,直到目前还不能全面、充分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港口、航道、船闸等水运工程的安全使用与维护。而依靠现场的观测则需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且工作条件恶劣,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是研究水流、泥沙运动以及水运工程对水流和海床影响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技术的应用,则能较好地得以解决。为能更好地运用模拟技术,规范和统一试验技术,提高模拟精度,制定本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2
1.0.2 海岸与河口其它工程是指海岸与河口的围垦工程、闸坝工程、取排水工程等一切与海岸、河口岸滩演变、地形冲淤变化有关的工程。
2.1 术 语
2.1.1 海岸
以海洋动力作用为主的海岸地带。 2.1.2 河口
海洋动力与河流动力相互作用的河口区。 2.1.3 模拟技术
模仿自然界物质运动和变化规律的技术,包括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
2.1.4 物理模型
将研究对象按满足一定相似条件或相似准则,缩制而成的模型,又称实体模型。
2.1.5 正态模型
长、宽、高都按同一几何比尺缩小的物理模型。 2.1.6 变态模型
水平比尺大于垂直比尺的物理模型。 2.1.7 模型变率
模型水平比尺与垂直比尺之比值。 2.1.8 数值模拟
针对研究对象和需要研究问题的数学方程式,按给定的定解条件进行数值求解的方法,又称数学模型。 2.1.9 入海船闸
船舶进出港口和入海河口的过船建筑物。 2.1.10 潮流定床模型
水流为清水,模型床面在潮汐水流作用下不发生变形的物理模型。 2.1.11 潮流泥沙模型
潮流中挟带悬沙和底沙颗粒、床面铺有适当厚度的模型沙,在潮流作用下可冲可淤的物理模型。按模型沙运动型态的不同可分以下两种:以底沙运动为主的底沙动床模型;以悬沙运动为主的悬沙动床冲淤模型。 2.1.12 悬沙淤积定床模型
悬沙动床冲淤模型的一种特例,模型床面做成定床,模型水流挟带悬沙,用以研究潮汐水流挟带悬沙对床面淤积的影响。 2.1.13 沿岸输沙
海岸地区在破波带内由破碎波的作用而形成沿海岸方向的泥沙运动。 2.1.14 一线模型
在海岸横剖面上,某一点水深与该点至岸线的距离成线性关系,并采用一维方法计算沿岸输沙作用下岸滩变化的模型。 2.1.15 n线模型
在海岸横剖面上,某一点水深与该点至岸线的距离n次方成正比,并采用二维方法计算沿岸输沙和横向输沙作用下岸滩变化的模型。 2.1.16 波浪泥沙模型
3
模拟海岸泥沙运动、床面由模型沙组成,按一定相似比尺复演波浪泥沙运动和地形冲淤变化的模型。 2.1.17 水工模型
观察研究水工建筑物有关水力学和工程设计问题的物理模型。 2.1.18 几何相似
模型与原型的线性度量之间保持固定的比例关系。 2.1.19 重力相似
模型与原型内惯性力与重力在相应方向上的分量比值相等。 2.1.20 阻力相似
模型与原型内阻力与重力在相应方向上的分量比值相等。 2.1.21 动力相似
两个几何相似体系的液流中,相应质点所受性质相同的作用力保持着固定的比例关系。即力场的几何相似。 2.1.22 运动相似
两个几何相似体系的液流中,相应质点迹线几何相似,而且质点流过相应线段所需的时间保持固定的比例关系。即速度场的几何相似。 2.1.23 床面冲淤变形相似
模型床面在一定相应时段内与原型床面冲淤变化相似。 2.1.24 模型沙
物理模型中,按相似条件模拟原型悬沙、底沙和模型床面可动的固体颗粒材料,它有天然沙和轻质沙两种。 2.1.25 边界条件
边界上水流、波浪和泥沙控制的条件。 2.1.26 起始条件
模型试验或数值模拟开始时所采取的水流、波浪和泥沙运动的起始状态。 2.1.27 加糙
调整物理模型床面糙率以满足模型水流阻力相似条件的措施。 2.1.28 密排加糙
将加糙的物质(沙、砾或卵石)彼此紧密排列,平铺在模型床面上。 2.1.29 有间距加糙
将加糙的砾或卵石按有间距排列,均匀粘牢在模型床面上。 2.1.30 水中加糙
选择模型沙做泥沙试验时,模型沙的糙率不足,在模型水面或水中增加拉线并挂阻力体,以增加水流阻力的办法。 2.1.31 桩点法
制造物理模型时,根据规则的网格节点高程来塑造模型地形的制模方法。 2.1.32 断面法
制造物理模型时,根据断面地形变化,塑造地形的制模方法。 2.1.33 等高线法
制造物理模型时,根据地形图等高线位置和高程来塑造模型地形的制模方法。
2.1.34 生潮系统
物理模型中,用来复演原型潮汐运动的控制系统。 2.1.35 验证试验和验证计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