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 下载本文

古代汉语句法·下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 仅供参考

【导读】《导读》本课继续介绍古代汉语句法知识,共分六节。第一节至第三节分别介绍古代汉语的体词谓语句、被动句和比较句。注意:体词谓语句与通常所说的判断句不是一个概念,体词谓语句是个范围更广的概念,它包括判断句,也包括说明、描写、列举和表示原因等体词作谓语的句子。古代汉语中不同类的体词谓语句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主要是“也”字的用与不用有差异,学习时要注意。被动句分为有标记被动句和无标记被动句,“见”“为”“被”和汉代出现的“所”是被动标记,而介词“于”“为”我们不认为是被动标记,它们的作用只是引介施事成分,而这种用法又只是它诸多用法当中的一种而已。比较句分等比、差比和极比三小类,各小类的句法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第四节介绍古代汉语的强调和省略及其句法表现。这两种现象实际上都是语用现象,但是在语句形式上各有其独特的反映,而且对于阅读古代文献作品来说,瞭解强调与省略的知识和有关的规律也是很必要的。第五节介绍古代汉语回指和关连的句法手段。这两种现象也属于语用现象。第六节介绍一些常见的固定结构。本课的课文选篇与注释都是与语文知识部分相配合的,可以结合起来学习。不过,由于本课语文知识部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课文部分难以全部照顾到。

第一节 体词谓语句

体词谓语句指的是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等体词或体词性短语充当句子谓语的句子。古代汉语的体词谓语句的语义类型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表示判断。

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是”字来理解。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一般都有“也”字,不用“也”字的比较少见。例如:

(1)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兵法·谋攻》) (3)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4)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5)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祖本纪》) (7)此则寡人之罪也。(《国语·越语上》)

(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先秦时期,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以上例(5)至例(8)中的“诚”“乃”“则”“非”等都是副词,不是表示判断的系词。此外,《尚书》里的判断句有时用“惟”,《诗经》里的判断句有时用“维”。

- 21 -

例如:

(9)厥土惟白壤。(《尚书·禹贡》) (10)予惟小子。(《尚书·大诰》)

(11)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注】髧(dàn):头发下垂的样子。仪:配偶。

(12)谭公维私。(《诗经·卫风·硕人》)──【注】私:女子称姊妹的丈夫为“私”。

这里的“惟”或“维”也不是系词,而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真正的系词是始见于《论语》的“为”字。例如:

(13)子为谁?为仲由。(《论语·微子》)

(14)余为伯鯈,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15)敢请,女为谁氏?(《仪礼·士昏礼》)

从《论语》开始,不用系词“为”的判断句一般都在句子末尾使用“也”字,这个“也”字不是系词,也不是语气词,而是表示判断的助词。《论语》《左传》等文献里,当判断句的主语和体词谓语之间使用系词“为”的时候,句末都不用“也”,相反则一般都使用“也”。如例(14)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例子包含两个判断句,前一句用了系词“为”,句末无“也”,后一句未用系词“为”,句末有“也”。可见“也”的功能与“为”的功能是一样的,用来表示判断。

系词“是”开始出现于秦汉时期。例如:

(16)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三》)

(17)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谷梁传·桓公六年》) (18)人毋(无)故鬼攻之不已,是是刺鬼。(《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注】“是是”前一个“是”是代词,后一个“是”是系词。

(19)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例(16)(17)和例(19)中的“是”都是系词,尤其是例(19),“是”前出现了副词“必”,显然已经不是代词了。不过,这几个句子末尾都还有“也”字,说明当时“是”虽然已经演变为系词,但是它的判断作用还不是很强。

系词“是”虽然在秦汉时期产生了,而且之前就已经出现系词“为”字,但是汉代的文献里,判断句仍然以不用系词为常见。

二、表示比况

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如”“像”“好比是”等来理解。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可以有“也”,也可以没有“也”。例如:

(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2)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 22 -

(3)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商君列传》)──【注】貌言:美丽动听的言辞。至言:实实在在的话。

(4)有人于此,年兄弟也,言兄弟也,才兄弟也,貌兄弟也,而寿夭父子也,贵贱父子也,名誉父子也,爱憎父子也。(《列子·力命》)

三、表示说明或列举

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数(shǔ)”“归”“是”或“有”等来理解。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一般都不用“也”字。例如:

(1)(冀州)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尚书·禹贡》)──【注】赋,赋税。上上:第一等。错:措置。中中:中等,第五等。上古时期将田地分为九等,中中是第五等。 (2)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3)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孟子·万章上》)──【注】弤(dǐ):漆成红色的弓。

(4)君王左州侯,右夏侯。(《战国策·楚策四》)

(5)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史记·大宛列传》)

(6)取国有五难:有宠而无人,一也;有人而无主,二也;有主而无谋,三也;有谋而无民,四也;有民而无德,五也。(《左传·昭公十三年》)

例(1)意思是“(冀州)那里的土壤是白色的土壤,那里的赋税属于第一等,但可以不纳贡;那里的田地属于中等”;例(2)意思是“在德行方面要数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在言语表达能力上要数宰我和子贡;在政事才干方面要数冉有和子路;在文学才华方面要数子由和子夏”;例(3)意思是“牛羊归父母,仓廪归父母,干戈归我,琴归我,弤弓也归我”;例(4)意思是“君王您左边(东边)是州侯,右边(西边)是夏侯”。

四、表示对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某种特征的描写

翻译时要加上适当的动词。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不用“也”字。例如:

(1)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注】大布:粗麻布。大帛:粗丝织成的厚布。

(2)(君子)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论语·乡党》)──【注】缁衣:黑色的上衣。羔裘:用黑色的羊羔皮做的裘。素衣:未经染色的布做成的上衣。麑裘:用白色的小鹿皮做成的裘。 (3)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左传·宣公四年》)

(4)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史记·高祖本纪》)──【注】准:鼻子。 (5)今东方连年饥馑,百姓菜色。(《汉书·翼奉传》)

- 23 -

五、表示数量

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一般也不用“也”字。例如:

(1)(卫文公)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左传·闵公二年》)

(2)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孟子·告子下》)

(3)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三》)

(4)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四》) (5)渔者几何家?(《史记·龟策列传》)

六、表示原因或条件

表示原因的可翻译成“是??的原因”,表示条件的可翻译成“依靠(凭借)??”。例如:

(1)乱政亟行,所以败也。(《左传·隐公五年》)──【注】此例是“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体词性结构。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注】此例疑问代词“何”作谓语,询问原因。

(3)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4)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史记·项羽本纪》)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