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被动句
句子的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同时谓语表示的行为是对受事主语有消极影响的行为或者是出乎意料的行为,这样的句子叫做被动句。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施事成分不出现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的主语表示受事者,而施事者不出现,通常称之为意念被动。例如:
(1)鲁酒薄而邯郸围。(《庄子·胠箧》) (2)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 (3)项羽是以兵大败。(《史记·高祖本纪》
例(1)“邯郸围”意思是“邯郸被围”;例(2)意思是“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被宽恕”;例(3)“兵大败”意思是“军队被打得大败”。
二、用“于”“于”引出施事成分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中“於”“于”及其所引出的施事成分总是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后。例如:
(1)郤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2)困于酒食。(《周易·困卦·九二》)
(3)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公冶长》)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有时也有施事成分出现而不用介词“于”“于”引介的情况,《史记》中较多见。例如:
(5)纵有姊姁,以医幸太后。(《史记·酷吏列传》)──【注】“姁”音xū。
(6)郎、侍中皆冠鵕鸃,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史记·佞幸列传》)──【注】鵕鸃(jùn yí):有文彩的赤雉。闳、籍:以声色事人的宦者之名。
例(5)“幸太后”意思是“被太后宠幸”;例(6)“化闳、籍之属”意思是“受闳、籍之类的人影响”。
三、用助动词“见”“被”“为”的被动句
上古时期,出现在被动句中的“见”和“被”都是助动词,“为”在被动句中不引出施事成分时也是助动词。例如:
(1)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
- 25 -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3)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 (4)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5)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6)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史记·吴太伯世家》)
四、用“为”引出施动者的被动句
“为”在被动句中出现始于春秋末期,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的文献里,“为”大多是助动词,不引出施事成分,到战国晚期的文献里,“为”引出施事成分的介词功能则已经占明显优势。例如:
(1)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五、“为??所??”式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始见于战国末期,汉代很常见。其中的“所”不再是一个构成名词性成分的前缀,而是一个被动标记。例如:
(1)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2)夫人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3)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4)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史记·李斯列传》) (5)赵军为秦所坑于长平之下。(《论衡·辨祟》)
汉代以后,这种句子中“为”字引介的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例如:
(6)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7)沮授为操军所执,乃大呼曰:“授不降也,为所执耳!”(《后汉书·袁绍传》
古代汉语被动句中的助动词“见”“被”“为”和“为??所??”式中的“所”可以看作是被动的标记,介词“于”“于”和“为”都不是被动标记,因为它们不仅可以引出施事成分,在其他句子中也可以引出其他成分。
- 26 -
第三节 比较句
古代汉语的比较句有三种:等比、差比和极比。
一、等比
等比也可称比况,表示两种事物相同或不同,相似或不相似。有两种形式。
1.谓语中心语由“同”“异”“齐”“侪”“拟”“侔”“比”“殊”“一”“等”等充当,比较对象用“于”或“与”引出。用“于”引出的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用“与”引出的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例如:
(1)叔孙氏惧祸之滥而自同于季氏。(《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2)为晋正卿以主诸侯,而侪于隶人。(《左传·昭公元年》) (3)(吴)今而始大,比于诸华。(《左传·昭公三十年》) (4)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史记·赵世家》) (5)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荀子·议兵》 (6)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左传·襄公十四年》)
(7)车重与大将军等,而无裨将。(《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有时“于”也可以省略。例如:
(8)德厚侔天地。(《史记·孝文本纪》)
2.谓语中心语由“如”“若”“似”“犹”充当,比较对象一般都直接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作宾语。例如:
(9)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
(10)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韩非子·存韩》)
(1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12)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
“似”后面的比较对象有时也可用“于”引出。例如:
(13)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荀子·乐论》)
有时“如”“若”与“然(焉)”配合,构成“如(若)??然(焉)”格式,意思是“像??那样(一样)”。这种格式里的“焉”通“然”。例如:
(14)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孟子·公孙丑下》) (15)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礼记·大学》)
(16)彼诚有之者与诚无之者若白黑然。(《荀子·君道》) (17)夫民心之慍也,若防大川焉。(《国语·楚语下》)
- 27 -
(1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论语·子张》)
二、差比
差比表示两种事物相比较,一种事物甚于或不及另一种事物。差比句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被比较的对象,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其中比较内容一般由形容词表示,充当谓语中心语。在肯定句中比较对象一般用“于”引出,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如:
(1)师少于我,斗士倍我。(《左传·僖公十五年》)
(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3)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于”有时可以不出现,《史记》中较多见。例如:
(4)(骠骑将军)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5)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史记·游侠列传》)
例(4)“多大将军”意思是“比大将军多”;例(5)“甚己之私”意思是“比自己的私事更(上心)”。
有时比较对象用“焉”表示,“焉”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之后,概不用介词引介,但翻译时要加上相应的介词。例如:
(6)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7)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捨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注】“有大”中的“有”通“又”。
在疑问句中比较对象成分多用“与”引出,疑问代词常用“孰”。例如:
(8)女与回也孰愈?(《论语·公冶长》)──【注】女:通“汝”。 (9)色与礼孰重?(《孟子·告子下》)
(10)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一》) (11)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史记·高祖本纪》) (12)弘之材能自视孰与周公贤?(《汉书·公孙弘传》)
“与”有时也可以不出现。例如:
(13)赵衰、赵盾孰贤?(《左传·文公七年》)
(1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惠王下》)──【注】按:“乐乐”前一个字读la,后一个字读yua。
(15)强楚,弊楚,其于王孰便也?(《战国策·韩策一》)
例(14)的意思是:独自欣赏音乐(与)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哪一个更快乐呢?这里的“与人”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