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 下载本文

三、代词“是”“此”“斯”作宾语前置

先秦时期,指示代词“是”“此”“斯”在非否定句中作宾语也有前置的情况,其中又以“是”字最为常见。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1.作动词宾语直接前置。这种情况只有“是”具备,“是”在《诗经》中作宾语共57例,全部前置;《左传》《国语》里也不少,战国晚期以后就基本上见不到了。例如:

(1)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诗经·小雅·信南山》)──【注】疆埸(yì):边境。菹(zū):醃制酸菜。

(2)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诗经·小雅·鹿鸣》)──【注】恌(tiāo):轻薄,轻佻。傚(xiào):效法,模仿。

(3)实沈之墟,晋人是居,所以兴也。(《国语·晋语四》)──【注】实沈,古人按岁星(木星)每年运行的位置将周天分为十二等份,名为十二次,实沈是十二次之一。“实沈之墟”即实沈之次。 (4)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2.用“之”标记。这种情况下,“斯”所在的句子的谓语动词只限于“谓”,“此”也主要出现在“谓”作谓语动词的句子中,“是”则没有限制。例如:

(5)若狄公子,吾是之依兮。(《国语·晋语三》)──【注】狄公子:指公子重耳,重耳流亡时曾寓居于狄,故有这样的称呼。

(6)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7)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国语·楚语下》)──【注】“是之为日惕”意思是“因为这个缘故每天都紧张戒惧”。

(8)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孟子·万章上》) (9)弟子不敏,此之愿陈。(《荀子·赋》)

(10)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其此之谓乎?(《孟子·公孙丑上》)

(1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

3.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是”和“此”有这种用法,“斯”没有这种用法。“是”“此”与介词“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出现在复句的两个分句之间,起话语衔接的作用。其中“是”在先秦时期作介词“以”的宾语时基本上都前置,不前置的非常罕见,而“此”则相反,前置的时候比较少。例如:

(12)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注】馔(zhuàn):吃喝。

(13)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4)夙兴夜寐,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5)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修身》)──【注】伐:夸耀。

- 13 -

四、其他宾语前置

除了上述各种代词宾语前置以外,其他宾语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前置。其他宾语前置有以下两种情况:

1.用“之”“是”“斯”“兹”“焉”“彼”等作标记。其中用“之”作标记的最常见,其次是“是”,“斯”“焉”“彼”等都偶尔一用。例如:

(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2)“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3)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5)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尚书·金縢》) (6)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7)苟有履卫地、食卫粟者,昧雉彼视。(《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注】昧:割也。昧雉彼视:犹昧雉是视,意思是如同割雉一样。

(8)此以知上贤无益也,其亡兹适。(《管子·侈靡》)

用“之”作标记时可以构成“唯??之??”“何??之??”等格式,用“是”作标记时可以构成“唯??是??”“将??是??”格式。相关例句请参看“结构助词”节。

2.作介词“以”或“与”的宾语前置。介词“以”的宾语无论是代词还是名词,都常常前置,介词“与”的宾语有时也有前置的情况。例如: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10)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 (11)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孟子·滕文公上》) (12)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总的趋势是随著时间的后移而逐渐减少。至于宾语前置的原因,有些明显是语用因素造成的,比如,用“之”“是”等标记的前置宾语,不论是代词还是名词,在句子中都是话题或次级话题,一般情况下也是句子所强调的成分(有时为了强调谓语动词,也可以采用这种手段将宾语移位到前面去。例如《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根据语境,这个句子显然是强调谓语动词“道(导)”。)这种宾语前置显然是由语用层面上的话题化和焦点凸显造成的。不过有些现象却难以在语用上找到合理的解释,比如,“之”在古代汉语里通常都是作宾语的,可是除了否定句之外,皆不前置;而“是”作宾语却往往前置,时代越早,前置的比例越高。同样是代词,这种差异是很难从语用层面寻求解释的。再比如,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加“之”“是”作标记的。当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不加“之”“是”标记时,前置的代词宾语总是在否定词的否定域内,这说明这种宾语前置现象显然不是话题化因素造成的。另外,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不同的代词有不同的表现,不仅不前置的表现不同,前置时对否定词的选择也不相同。这种情况显然也不容易从语用层面找到很合理的解释。所以,我们认为,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既有语用因素,也有其他因素。在其他因素当中,语言融合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和重视的因素。

- 14 -

五、介词短语的位置

介词短语即介词及其宾语构成的短语。古代汉语的介词短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的前后,但前置还是后置却并不是随意的。有些介词短语总是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有些介词短语总是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而有些介词短语则既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不同的介词短语的具体分布位置主要不取决于介词短语与谓语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而是取决于介词的不同。

(一)“于”“于”“乎”构成的介词短语的位置

这三个介词可以引介时间、处所以及多种对象成分,所构成的介词短语主要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乎”引介的成分总是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没有例外;“于”引介的成分基本上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分布在谓语之前属于例外;“于”引介的成分绝大多数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少数情况下分布在谓语之前。例如:

(1)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孟子·公孙丑上》) (2)楚人生乎楚,长乎楚。(《吕氏春秋·用众》) (3)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左传·昭公十九年》)

(4)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 (5)妇人笑于房。(《左传·宣公十七年》) (6)至于今是赖。(《国语·晋语七》)

以上是“于”“于”“乎”引介处所和时间成分。

(7)或问乎曾西。(《孟子·公孙丑上》) (8)行无高乎此矣。(《吕氏春秋·至忠》)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0)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11)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12)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谷梁传·僖公二年》)──【注】币:礼物。 (13)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14)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诗经·大雅·思齐》)──【注】刑:典范,榜样。这里是“做榜样”的意思

(15)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雅·何人斯》)

(16)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以上是“乎”“于”“于”引介各种对象成分的例子。

“于”及其宾语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例子极少,可视为例外。例如:

(17)于汤有光。(《孟子·滕文公下》)──【注】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商汤更加功勋卓著。 (18)如彼筑室,于道谋。(《诗经·小雅·小旻》) (19)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尚书·金縢》)

- 15 -

“于”及其宾语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用例虽然要比“于”多,但总体上仍占少数。具体情况如下:

引介时间成分有时前置,其中“于是”表示时间时一般总是前置。例如:

(2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21)皆于农隙以讲事也。(《左传·隐公五年》) (22)晋于是始起南阳。(《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引介行为涉及的方面或范围有时前置。例如:

(2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24)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左传·文公十八年》)

(25)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左传·哀公十三年》) (26)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分居其一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引介行为或判断的根据时一般前置。例如:

(27)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

(28)(吴王)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史记·吴王濞列传》) (29)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此外,从汉代开始,“于”引介处所成分有一部分逐渐前移。例如:

(30)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史记·晋世家》) (31)天子躬于明堂临观。(《史记·乐书》)

(二)“自”“从”“由”构成的介词短语的分布位置

“自”是在甲骨文里就有的介词,“从”和“由”则是战国以后才有介词功能。“自”主要用于引介处所成分和时间成分,“从”“由”除了引介处所成分和时间成分之外,还可以引介其他成分,“从”可以引介行为涉及的对象成分,“由”可以引介理由或依据成分。

“自”引介时间(时间起点)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引介处所成分(起点或经由的场所)则既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如:

(1)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书·无逸》)

(2)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二人贤。(《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上二例“自”引介的是时间成分,表示时间起点。

(3)子都自下射之,颠。(《左传·隐公十一年》) (4)子木至自陈。(《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5)虢叔自北门入。(《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