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道次第略论》讲记第10-13讲 下载本文

第十讲

乙二、说者之规律。分四。 丙初、思说法之胜利。 丙二、於大师及法生起承事。 丙三、以如何之意乐及加行而说。 丙四、观机说默之差别。

接下来明说者之规则。

这一条似乎和大家暂时关系不大,但还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学佛闻法就是为了要利益一切众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也要锻炼大家说法的能力。将来大家终归要走向社会利益众生。 而一个说法的法师或是居士,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应该怎样说法?这部分有四点。

丙初、思说法之胜利

首先,思惟说法的有哪些殊胜的利益。

我觉得道次第论有一个高明之处:整个建构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三士道的建立就是建立在二种利益基础之上:现前的上善利益和究竟利益。众生对于没有好处的事情是不愿意干的,而佛陀深知众生的根机。同时,佛陀也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广告大师,在《金刚经》中,佛陀在说法中,时不时就插一段广告:读诵《金刚经》四句偈有几许几许功德。《普贤行愿品》也经常有这样的“广告”,一再地校量功德。这样说法的目的,无非也还是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引起我们对经的重视,而我们众生只能看到眼前一点点利益,实在不能明了法对我们生命的重大价值。

“《俱舍》云:‘无染行法施,如经而宣说’。彼自释云:是故若诸邪妄说法,及染污心希求利养恭敬名闻而宣说者,彼等皆坏其大福利。故说法者,发心清净最为重要。”

《俱舍论》是格鲁派的五大论经,在印度佛教史上的地位很上,被称为“聪明论”,是部派佛教的纲要书,在汉传佛教中也备受重视。

“《俱舍》云:‘无染行法施,如经而宣说’。”《俱舍论》说:要去除染污心来说法,要按照经文之义理如实宣说。这是说法的人应有的心态和认知。这二句话在《俱舍论》中有进一步的解释。

“彼自释云:是故若诸邪妄说法,及染污心希求利养恭敬名闻而宣说者,彼等皆坏其大福利。”“妄说”,乱说,以错误的知见说法,不能按经教原有的道理如实宣说。如一些学者带着唯物论的观点批判观点,又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传教士、布道者,他们在传教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对佛法进行评判。“染污心”,虽然说的法是正法,但说的人的心是不正的。“希求利养恭敬名闻”,说法者不是为了如实地传播佛法,也不是真正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是希望通过说法获得利益:供养、名声。原本以清净心说法,能得到的福报是无量无边的,如虚空一样广大,可是,如果带着以上种种心而说法,我们所得到的福报一定是有限的,尤其是带着邪、妄二心说法,甚至是有罪过的。 现代社会上的人,对佛教或是无知,或是误解,造成无知和误解的原因,源于现代无神论的教育体系。教科书中对佛教充满着错误的说法,还有媒体的错误

导向,使得人们对佛教不能够正确认识。这样错误的说法,是断人慧命。

“故说法者,发心清净最为重要。”说法的人发心要清净。何为清净?一方面要如实地弘扬如来的正法,另外一方面只想着利益众生而没有私心杂念。

“昔恭巴云:‘余未尝有一次不先修无常而后说法’。”

昔恭巴是噶当派的格西,他说:我每一次说法之前都要先观无常。一方面,只有观无常,才知道佛法对于众生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一个法师说法,随之而来的就是名和利,恭敬、供养、赞叹,如果不修无常观,面对这些,就会生起贪著之心。而修无常观后,就会知道这一切是如梦如幻的,就不会贪著。 修无常观,可以消除因为我们说法而引起的种种贪著,也避免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气。

“若不顾视利养等而行法施,当生两聚二十种胜利,如《劝发增上意乐经》广说。”

如果说法时能以远离名闻利养之心,以清净心说法,就会不为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所动。而我们平常人则被八风吹得东倒西歪,为八风所左右。以清净心说法,可以生起二倍二十

种功德。这二十种功德《广论》中有,摘录如下:

(一)成就正念(即正念胜利,于文句意义能不忘失)。

(二)成就胜慧(即具足智胜利,由修而成修所成慧。修之初步生起功德)

(三)成就觉慧(即具足思所成慧)。 (四)成就坚固(谓坚固自己了义。真实义,正见不乱)

(五)成就智慧(具足资粮、加行道智慧)。

(六)随顺证达出世间慧(谓随顺见道、修道位智慧),指根本智。 (七)贪欲微劣。 (八)瞋恚微劣。

(九)愚痴微劣。(谓渐能调伏三毒烦恼)。

(十)魔不得便。

(十一)诸佛世尊而为护念。 (十二)诸非人等为之守护。 (十三)诸天助成威德(谓得诸天赞叹、非人保护、诸佛忆念、正士助伴,皆清净说法之利益)。 (十四)怨敌不能得害。 (十五)诸亲爱永不乖离。 (十六)言教威重。 (十七)其人当得无怖畏。 (十八)得多喜悦。 (十九)智者称赞。 (二十)所行法施是所堪念。 我觉得这二十种利益都是实在的,都不是虚的,要以清净心说法,当下就是能成就这二十种利益。如果为名闻利养而说法,确实也可以得到利益,那就是名闻利养,但是得不到上面这二十种利益,何况双倍?可是,名闻利养的利益和这二十种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具威猛经》云:‘一俗人以无量布施,若说一四句偈,其功德尤为殊胜’。”(勇译脱此经,为一居士所问而说——昂旺朗吉堪布注)

一个人俗人以金钱来布施的功德,但是远远比不上一个法师说一四句偈的功德。类似的关于功德的校量,在《金刚经和》和《普贤行愿品》中比

1

比皆是。这个道理是现实的,财施所得到的福报,是外在的;而法施可以改变我们的生命。

丙二、于大师及法生起承事

次明对佛陀和法起承事供养、恭敬之心。

“大师”在佛经中,专指佛陀。

“佛中转法轮,在灵鹫峰说《般若了义经》时,自敷法座,可见法者,犹是诸佛恭敬之田。故当念法与大师之功德及恩惠,生起恭敬。”

“中转法轮”,佛陀有三转法轮,有初转、中转、后转(三转)。《解深密经》中也有三转法轮的说法,一般认为初转法轮是讲阿含经,中转法轮是讲般若经,三转法轮是讲《解深密经》和如来藏系列的经典。般若经在佛教中自然是很重要的经典,汉传佛教将其判为通教,即是大乘佛教的基础,通前通后,通化三基,而华严见、如来藏见都是建立在般若空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般若见作为基础,学如来藏容易落入常见,学华严也就不会容易理解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而藏传佛教的格鲁派更将其视最高的经典、最了义的经典。

“佛中转法轮,在灵鹫峰说《般若了义经》时,自敷法座,可见法者,犹是诸佛恭敬之田。”佛陀在讲《般若经》的时候,自己敷设法座。为什么?这是为了表示对法的尊重。可见,不仅法是听者要恭敬的,说法者也要恭敬,即使尊贵如佛者,也要恭敬。《普贤行愿品》中有一句话:“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诸佛也是从法中出生,所以如来也尊重法。《心经》中也有:“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也是依般若智慧契入空性而成佛。经中又有“菩提心为父,般若为母”的说法。因此,说法师自己要对法生起恭敬心。 藏传佛教中有很多对法宝尊重的仪式,最常见的,他们拿起一本法宝,都要在头上顶一下,表示尊重。而我

们汉传佛教受禅宗的影响,对什么都不在乎。藏传佛教是充满形式感的佛教,而禅宗则是没有任何形式感的、非常朴素的佛教。早期禅宗讲究“不立佛殿,唯立法堂”,只有禅师说法的地方,连大殿也没有。“丹霞烧佛”的公案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当然,禅宗重视的是对直指空性、法性,因此不太重视相。禅宗的盛行对佛教界的影响非常大。事实上,一般人的修行,是要从著相入手的,如果没有对佛、对法的恭敬,一上手就以为佛、法了不可得,这样学者就会很容易无所适从,生命就变得没有目标。因为对佛、法不重视,佛和法在我们的生命中不能产生影响,那么,我们的心里的贪嗔痴和五欲六尘就会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禅宗的这个理念,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是不适合的。另外一些人,佛和法在他们的内心已经占据了崇高的地位,但是又很著相,因为这种著相使得他在心行上不能突破,禅宗的这些观念对他们才会有作用。 “故当念法与大师之功德及恩惠,生起恭敬。”要念法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要念佛陀的功德,及对我们众生的恩惠,要不断地忆念。在不断的忆念当中,佛和法在我们生命中的份量就会越来越重,我们的心行也就渐渐地

与佛、法相应,最终在我们的心灵上,也会成就佛和法的功德。 对佛和法的重视,本身就隐含着很重要的修行。今后在讲到“皈依三宝”的时候,我还会作进一步地说明其原理。

丙三、以如何之意乐及加行而说。

略分为二。 一、意乐。 二、加行。

三明说法师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来说明。

“第一、意乐。 如《海慧请问经》中说,住五种想。谓自作医师,法如药物、视听者如病人、视如来是正士、愿法久住。此五想之外,并於眷属修慈心。”

“意乐”指心态,发心。 《海慧请问经》中说,说法的法师,要作五种观想:首先要把自己当医生想。要有责任心,在佛法上尤其重视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观一切如母有情在轮回中受苦,我们有拯救的责任。这个责任比世间医生的责任还要重大,不可视而不见。其二,把法作药物想。其三,把一切众生视为病人。把众生视为病人,我们就会油然而生悲悯之心,也就不会和他计较。我们之所以和会很多人计较,那是因为我

们用健康人的标准去要求他,认为他不应该做这样的事、说这样的话。对方的言行不符合我们的标准时,我们就会很生气、很失望。如果我们把对方从根本上就视为病人,也就不会和他计较了,反而会想:他很可怜!他本身就是最大的受害者。其四,观想如来是模范、楷模。以如来的行为作为我们的标准。其五,要发愿令正法久住。除了这五种观想以外,还要把一切众生看成是我们的着属,要发起慈悲之心。因为无始以来,这些众生都曾经和我们有过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眷属,我们自然不忍心看他们在轮回中受苦。当我们这样观想时,悲心自然就会生起。

“更须断除恐人胜己之嫉妒,及推后之懈怠,与数数宣说之疲厌。扬己之长,彰他之短,于法生吝,希求衣食财物等过。当作是思惟,为自他得成佛故,以今说法所获清净福德,为我安乐资具。”

说法师还应断除以下习气。虽然弟子应视师如佛,但师自身并非已经达到佛的境界,有可能还是凡夫。是凡夫就会有凡夫心的表现。

1、“更须断除恐人胜己之嫉妒”,当别的法师讲得比自己好的时候,就会出于嫉妒而强辩,并不是出于对法义的抉择,出于嫉妒心而去诋毁别人。密勒日巴当年遭到一位著名法师的嫉妒;菩提达磨当年到中国,也有一些人出于嫉妒而投毒;六祖慧能大师之所以要躲到猎人中,一方面为修养心性,另外也怕别人出于嫉妒来争抢他的衣钵。这些例子告诫我们,当我们有一天作为说法师时,一定要避免嫉妒。

2、“及推后之懈怠,与数数宣说之疲厌。”说法时也会出现懈怠,因此而推拖,说多也会觉得疲劳、厌倦。出现这些情绪,要调整,通过不断地发菩提心来调整,要化解这些情绪。

2

3、“扬己之长,彰他之短”,在说法时,还要避免:宣扬自己如何地好,别人如何地不行。这纯粹是出于名利心。自赞毁他,在菩萨戒也是属于犯戒的范畴。

4、“于法生吝”,还有的法师舍不得把自己理解的法义说给别人听。

5、“希求衣食财物等过”,或者说法是为了衣食财物、名闻利养。

6、“当作是思惟,为自他得成佛故,以今说法所获清净福德,为我安乐资具。”作为说法师,要避免以上的种种过失,每一个说法师都要注意避免。而同学们在学习时,也要有正确的发心,让这种发心成为串习。成为串习之后,在未来的说法过程中,也能够想着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如果现在学习的时候,就动机不纯,想着:将来当法师很开心,有很多人供养,很多人来拜,很威风……现在这样想,将来就会这样去追求。人的习惯是一种串习,修行也是告诉我们养成正确的串习。尤其现在的市场经济,诱惑力很大,要让我们的清净心坚固下来,形成强大的势力和习惯。所以,我们要思惟:我说法是为了自己和众生,成就无上佛道,我以清净心说法所获得的福德和智慧,当下就是我最好的报酬,除此以外,我不会再以寻找外在的利益作为我说法的目的;我在说法时,当下在心行上获得的安乐和我所获得的知见,本身就是我最好的报酬。

“第二,加行。

须澡浴清净,著鲜洁衣。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坐已,诵降魔咒。法会方圆百由旬内,魔不能侵。纵有窜入,亦不能作障碍。此《海慧问经》中所说。”

第二,讲加行,说法的人应如何做。

“须澡浴清净,著鲜洁衣。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说法时要衣冠

整齐、干净,清洁身体,表示对法的尊重。过去正式讲法时,甚至要搭衣。对于说法的慎重、恭敬,本身就是帮助我们获得清净心的一个增上缘,如果不当作一回事,内心就很容易产生放逸。还要找一个清净庄严的地方,敷设法座。我们研究所就很重视说法场所的庄严氛围。进入清净、庄严的场所,我们也容易获得清净、庄严的心。社会上的课堂,一进去之后,感觉就是来接受知识的,而我们听法的般若堂,一进来,就容易产生清净心。营造氛围在闻法中也很重要。

“坐已,诵降魔咒。法会方圆百由旬内,魔不能侵。纵有窜入,亦不能作障碍。此《海慧问经》中所说。”说法是会有障缘的,比如人事的障缘等,这里的“魔”,也不并一定指天上魔小旬。凡是对我们说法、闻法、修行构成障碍的,都可以称为魔障。魔有四种:烦恼魔、生死魔、五阴魔、天魔。诵降魔咒,也可以用《心经》、《大悲咒》、《楞严咒》来代替。说法以前诵这些经咒,可以排除一些障缘。我们一进入这个讲堂,就要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心念的力量就会使一切障缘消除。既使有魔串入,也不能构成障碍。

说法的仪轨是次要的,主要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清净心。

“既诵咒已,舒颜悦色,具足定义、支分、譬喻、理由、教证而为宣说。”

诵完咒了,要和颜悦色,以欢喜心开始说法。我们看佛陀说法,经常是六种震动,举声微笑。笑,不仅表现在脸上,一个人彻底放松、彻底欢喜时,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都会发出微笑。在说法的时候,要有次第,先要对名相的定义进行解释;然后对每个部分的讲解,条理要清晰;说法时要借助比喻来说明;说明其理由;引经据典。

丙四、观机说默之差别

“如《戒经》云:‘不请不当说’。谓不启请,不应宣说也。”

四明说法时应善观众生根基 。

说法不是在发表自己的想法、谈自己的心得,说法不是为表现自己,而是为解决对方的问题。观察听法人的根基,是很重要的。不是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根据对方的需要。医生看病,也要根据病人的病症,而不是一见面就向病人说:我这里有什么药。治病不是推销药品。《戒经》说,对方如果不请法,不应该说法。这是为了尊重法的原因。众生的特点是,凡是很轻易得到的东西,或是他没有

这方面的希求的时候,即使说了很多法,他也不会在意的。因此,佛陀当年悟道以后,要大梵天王启请。而戒律中“百众学”,关于说法的威仪,也有详细的规定,如:人持剑不能为说法,人持杖不能为说法,人持矛不能为说法,人坐己立不能为说法,人卧己坐不能为说法……这样的规定,一方面为重法,一方面更主要还是为了让对方对闻法生起尊重心,否则说之无益。

“虽然启请,亦当观其根器,若知是器,虽未劝请,亦可为说。此《三昧王经》所言也。”

这里也是有灵活性的,虽然对方有启请,也要观察对方的根器。还有一种人,虽然是法器,但是他不懂得启请,也要主动给他说法。这是出自于《三昧王经》

“诸余威仪,如律广明。”

其他的威仪,在律典里有详细的介绍。

第十一讲

乙三、完结时共作之规律。

每次讲经结束,无论听者、说者,共同应该做的事情。

“于说听之诸善根,当发普贤行等净愿印定之。”

无论听法或是说法所获得的善根、福德。“善根”:说法或是闻法过程中,在我们心中形成的善的力量,这种善的力量根植在我们的生命中,为我们未来的生命带来巨大的福德。对所获得的善根和福德如何处置呢?佛教有回向法门的施设。发心、发愿在事情开始时,而回向则在事情结束时。回向,即把我们所作的功德,指向一个特定的目标。回向和发心、发愿是有关系的。发心、发愿是代表着我们做每一件事情的动机、初发点。回向,

3

在某件事情做圆满时,我们要根据做事的初发心,对事情做进一步的确认。所谓确认,比如我们往电脑里输入文字,最后要作保存时,要指定保存到哪一个文件夹。这就是回向。我们生命的未来有许许多多的指向,每一个念头、妄想、烦恼,都代表着我们生命的每一种指向,我们所作的功德,也可能和我们的功德相应。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回向,那么,我们就会随着业力流转,我们所作的功德,也许会使我们生到人道、天道,甚至畜生道。这些福报,就会在所投生的趣中享用。我们看畜生道中也有比我们人过得好的。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把我们所作的功德,指向最高的目标,让这个功德变得无量无边,即“当发普贤行等净愿”。普贤十大愿王,第十个就是“普皆回向”,即把我们的功德回向给法界的一切众生,要用普贤行愿来印定之。何为“印定”?比如盖章、盖印,这里指用普贤行愿来确认我们的功德指向。

“能如是作,则每说听一次,决定能生经中所说之诸胜利。且依此说听要规,先时所集轻人贱法一切罪障,悉得消灭,亦能遮止新造诸恶。”

如果能够按论中所说的去做,如法地说、听,如法地回向,那么,每说听一次,一定能够获得经中所说的种种殊胜的利益。如前面所说,说者可获得“两聚二十种胜利”,听者可以对治烦恼、开智慧。如果能够依据论中之说听规则,那么,以前没有听道次第论时所造下的轻视别人、轻贱佛法的罪业,将被消除,也能够遮止未来有可能要造作的恶业。当然,我们学了本论,就知道恭敬法师,要恭敬佛法,这样的罪业自然也就不会再造作。

“昔诸善士皆注重此事,而本论前代传承诸师尤加虔诚。倘于此节未获定见,心未转动,则任广说何种深法,如致本尊变魔,即彼妙法亦成烦恼助伴。事例实亦多矣,可谓从初一错至十五。”

“昔诸善士皆注重此事”,宗大师告诉我们:过去的大德们都非常重视说听之规律。我也发现藏传佛教的一些大德们,在讲经的时候,先会说要离三种过,作六种观想,讲经前要诵经咒,讲经毕要作回向。对这些仪轨都很重视,当然这也是藏传佛教的传统。汉地一些正规讲经的法会,也很重视这些仪轨。

“而本论前代传承诸师尤加虔诚”,尤其是道次第系统的传承祖师们,对说听规则、回向等,也都特别重视。

“倘于此节未获定见,心未转动”,对于听说规则没有获得定见的,以为用何种心态听都无所谓,听听而已,或者说法者也不能按本论的要求去说,或者对回向也不重视,没有获得一种深信不疑的定解;心念还是按自己以往的习惯延续:对说法师和法也不尊重,学习道次第论,认为只是学学而已,没有当作一回事,没有落实到心行上,对法的思考,原来是什么心态,现在仍然是什么心态。如果这样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则任广说何种深法,如致本尊变魔,即彼妙法亦成烦恼助伴。”如果不能够如法地听法、说法,那么,再好的法也没有用,或者听不进去,或者一听就加上邪

执邪见;或者听了之后不放在心里,或者不用在自己的心行上去对治自己的烦恼和妄想;或者当作是学术研究;或者当作吹牛的材料;或者当作是名闻利养的工具。这就如同“本尊变魔”。我们修本尊本来是要获得加持,但结果却变成魔了。我们学习这些善法本来是为了开智慧、断烦恼,但却成为名闻利养的工具,善法就变成恶法了。这些妙法反而成了增加我们烦恼的增上缘。比如,弘法当法师是会有很多供养的,然后,就去追名逐利,就贪著这些利养,这个法就成了烦恼的助伴和增上缘,而不是用法来消除我们的烦恼。 这部分内容,应该引起大家的特别注意,要用清净心来闻法。

“事例实亦多矣,可谓从初一错至十五。”这一方面事例很多。学习道次第论时,如果在学习听说规则时就不能用正确地发心,而这还仅仅是修学的开始,那么,下面就要一错到底。闻法动机不对,亲近善知识时态度也有问题,要想在佛法上得到受用,那是不可能的。

“诸具慧者,于此说听规律,勉励以学,当知此于诸教授中最为殊胜前导。”

凡是有抉择能力、有智慧的人,对于道次第论

中的说听轨则,要不断地勉励自己,认真地对待。要知道,本论说听之轨则,是我们闻法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能打好,那么,下面的内容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前面已经讲完序论部分的内容。其中讲到:本论的传承、本论的殊胜、说听轨则、如何回向。其中的说听轨则,并不是只适合道次第论,而是适合所有的佛法。

接下来进入正式引导。

按照本论原来的科判,是分为四大纲领。在给大家的新编提纲中,我把前面三个部分作为序论,而第四个部分就是新提纲中的“正论”部分,这部分也是宗大师给我们建立的修学体系,我称之为“套路”。比如打太极拳也要有一个规定的套路,如二十四式,三十六式。宗大师格鲁派的修学,是从三藏十二部典籍中选出一些代表性的经论,即五部大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和戒律。《菩提道次第论》是学习五部大论的纲领,因此又是五部大论的代表。也就是说,学了五部大论,就不用学三藏十二部典籍了;如果没有能力学五部大论,那么,学了《菩提道次第论》就可以了。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了道次第,再去学五部大论;学过五部大论,再去学三藏十二部典籍。道次第是宗大师为我们建构的一个非常简明的套路,也是很殊胜的。现在的人即使不必像藏地的僧侣一样花十几年的时间去学五部大论,但是,要学完五大部,也要花不少时间,一般人恐怕也不能学竟。 在新提纲中,正论部分共分为七章。 其中,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是很重要的。道次第论分为道前基础和道次第。道前基础是为道次第服务的。举一个比喻来说,道前基础就像盖房子前打地基一样,而道次第就像楼房的一、二、三层楼。道次第中又把下、中士道分别称为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为什么冠以“共”字?这就像楼房一样,一、二层既相对独立,同时,又是第三层的基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