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道次第略论》讲记第10-13讲 下载本文

的善知识。

“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善知识通过说法,把自己所掌握的法义,教化到弟子的心中。

第十三讲

“具悲悯者,即说法之意念清净,非为名利承事。博多瓦呼井拏瓦(敬俄瓦)曰:‘里抹补(列摩子),我随说几许法,未曾一次自觉善哉,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

此明善知识十德之八:具悲悯。 博多瓦对拏瓦说:我每次说法,不论说多说少,没有一次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是博多瓦说法说得不好吗?不是的!这句话是非常有深意的。其深意在哪里?就在接下来的一句“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即,博多瓦每次说法时,心都放在众生的需要上,因为观众生的苦而生起悲悯心。说法是为了众生的需要。这和我们普通人不太一样。凡夫每做一件事情,关注的是自己的感觉,会觉得:这个事情做得好,就有一种成就好,就很得意;如果做得不好,就有一种挫折感,就很失意。问题就出在这里!凡夫在乎的是自己的感觉,平常每做一件事情都是这样的。“高兴”和“不高兴”的二种情绪,就是源于自我、我执。我们开心,是因为自己有一种成就感,心是落入到成就感当中去了;我们失意,是因为自己有一种挫折感,心是落入到挫折感里边去了。这样说法,纯粹是把心安住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众生的需要上。而博多瓦的心不是安住在自己的感觉上,而是在乎众生的感觉,因为看到了众生的需要才会去说法。因为他的悲心很重,所以说法时不会感觉很好或很糟。从这句话也体现了这个大德是有悲悯之心的,而不是为了表现自我、关注自我而说法的。

什么叫清净心说法呢?纯粹是为了众生的需要。除了众生的需要以外,没有别的任何想法。也不管对方是否和自己有关系,也不管对方的地位,只要对方有烦恼,就要说法!这

个心就是清净的。除此以外,说法也不是为了得名和利,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供养。 大家不要以为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每一个境界若要落实到心行上,那是不容易的,这是要通过观修才能完成的。 “言精进者,谓作他义利,坚固勇悍也。” 此明善知识十德之九:具精进。 在弘吅法、利益众生的事业中,勇猛精进,不怕劳累。这也是作为利他必须要具有的德行。

“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故。” 此明善知识十德之十:断疲厌。

一般人常有的心理,做一件事情时间长了,就会生起厌倦的心理。而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就要忍受这种厌倦,同时,也要有用勇猛精进的心来克服厌倦。当然,我也可以通过禅修来化解厌倦的情绪。厌倦是一种情绪,如果透过智慧观照的力量,透过禅修的力量,也能够把这种厌倦给化解掉。休息是心自我修复的一种功能,这是这种修复的过程比较长,比如至少要休息二、三天才可以恢复精力或去掉疲厌的情绪,但是智慧的观照和禅定,则可以很快就把厌倦的情绪克服掉。 以上十德,是善知识所要具备的。但是,完全具备这十德的善

知识,不要说现在,即使是古代也很不容易找得到。如果找不到怎么办?可以降低标准。如下:

“博多瓦云:‘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我漾尊滚阿阇黎,既无多闻,难忍疲厌,闻者不解其言。但以具前五德故,凡亲近者皆得受益’。又宁敦师,不善辞令,纵为施主咒愿一次,人莫解其所谓。然以具足五德,亦能饶益徒众。” 宗大师给我们指出,十德中,其中五德是核心。引博多瓦的话进一步说明:戒学、定学、慧学、通达真实和具足悲心。通达真实前面说过,有二个层面:最高的是已、契入空性,其次为有闻思正见。正见是帮助我们契入空性慧的重要武器。具足悲心也很重要,否则即使善知识通达三学,通达空性,但是不喜欢为人说法,没有慈悲心,哪怕他具备的德行再多,于众生也是没有用的。

“我漾尊滚阿阇黎,既无多闻,难忍疲厌,闻者不解其言。但以具前五德故,凡亲近者皆得受益”,博多瓦说:他的亲教师,既无多闻,也不没有耐心,说话时口音比较重,听的人往往不知所以然。但是,因为具备前面说所的最核心的五德,凡是和他在一起的人,都会被他所散出的气质所摄受。因为每个人的心都象一座发电厂一

样,会不断地散出不同的气质。很慈悲的人散出的气质就是很慈祥的,一个嗔恨心重、很浮躁的人,他所散发出的气质就是躁动不安的。过去有一些高僧大德,学人去参访,即使他没有说什么,但是往他们身边一坐,好象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觉得很安详、很自在。

“又宁敦师,不善辞令,纵为施主咒愿一次,人莫解其所谓。然以具足五德,亦能饶益徒众。”同样的人,有的人辩才无碍,雄辩滔滔;有的人却话很少。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口才好,就认为他做得很好,有的人则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又举了宁敦师的例子,宁敦师也是不善于说话的人,他接受了别人的供养后,为施主诵经或诵咒而祝福,但是,别人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可是,因为宁敦师具备前面所说的五德,也能够饶益众生。这是什么道理?这是身教重于言教。佛陀的教法也只是言教,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除了有佛陀的教法以外,也记载了佛陀生活中的行状。如《金刚经》开篇即写了佛陀率众乞食、洗足、打坐等,这个过程,虽然看似与佛法无关,但,这就是生活。佛陀的三业大用都是佛法!一个契入空性的人,他的行住坐卧的表现,就都是佛法。说出来的是佛法,做出来的一样也是佛法,甚至身教的力量比言教的力量更大。

“彼众德全具之师,处此末法,虽不易得。但亦莫依过失增上,及功过相等者,必须依止功德较增上者。” 这是宗大师给后学的警示!在末法年代,具备十德或是前面所说五德之师,是很不容易得到的,但是,也不要依止过失很大,或者是功德和过失相等的。应该要依止功德超过过失的善知识。降低善知识的标准,也是末法年代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末法年代,善知识难遇。而如果我们不依止善知识,学习佛法就会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除非一个人的慧根极其深厚,如辟支佛生在无佛之世,他看到自然界的花开花落,就能够从这个无常的现象中,直接契入空性;而六祖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几句话,

9

就能在心灵上产生极大的震撼!但这种人太少了。我们不能把佛法当作世间知识一样,以为不靠老师,自己就能学得懂。但是,懂也是深浅不同的,没有老师,我们自学佛法,自以为“懂”了,这里的“懂”与真正透彻地了解,相去甚远。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验:在不同的时期读同样的论典,感受是不一样的。

“然师为万善之根本。诸欲依师修心者,当知彼师应具之相,励力访求。而欲为弟子作依止者,于具彼诸相之因,亦当勉焉。” 总结依止上师的重要性。

“然师为万善之根本。”善知识为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这一句恰恰也《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之一0经》中所说的:“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即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和成就一切功德,在成佛和道路上,一切功德的圆满和成就,都离不开善知识的指导。

“诸欲依师修心者,当知彼师应具之相,励力访求。”整个道次第论的修行,就是修心的过程,同样,整个佛法也都是围绕着修心而展开。比如,下士道的修行,是以成就增上善心;中士道的修行是为了成就出离心;上士道的修行是为成就菩提心,可见,佛法的修学,最后落实到的究竟处,就是修心。发了菩提心之后,如果想要进一步地修行,就要按照以上所说的善知识应该具有的标准和德相,去努力地寻找。

“而欲为弟子作依止者,于具彼诸相之因,亦当勉焉。”而作为弟子的,也应该按照前面的所讲所依弟子之相,而勉励去做,使自己成为法器。 上来明所依善知识之相。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