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务监督 下载本文

次日周身乏力,酸疼,应及时调整减量。 运动量不足

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无汗。

(二)客观检查

1.脉率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安静时的脉率较慢。脉率与训练水平有关,一般经过半年训练后可下降3--4次/min,经过一年训练后可下降5--8次/min。这主要是通过系统训练,使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迷走神经张力相对占优势的结果。如发现比平时增高达12次/分或以上,常表明机能反应不良。如有节律异常应进行心电图检查。

2.体重

当参加系统的体育运动后,体重变化的情况可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的体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机体失去过多的水分和脂肪的结果。这个阶段一般持续3--4周,在此阶段内,体重一般下降2-3kg,即相当于自身总重量的3-4%,对体型较胖或参加系统训练前较少活动者,体重下降的幅度还要大些。

第2阶段,体重处于稳定。在此期间,运动后减轻的体重在1--2天内得到完全恢复。 第3阶段,即因肌肉等组织的逐渐发达,体重有所增加,并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3.肌力

正常时,握力和背力等肌肉力量逐渐增强,如肌力下降表示机能不良。 4.运动成绩

坚持进行合理训练,运动成绩能逐渐提高或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动作的协调性好。如果照常训练而成绩没有提高甚至下降,运作协调性破坏,熟练的动作不能完成,则可能是功能状况不良的反映或是早期过度训练。

第三节 常见的生理反应现象及处置

一、肌肉痉挛

(一)释义

肌肉痉挛就是俗称的抽筋,它是因为肌肉产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二)征象

痉挛的肌肉僵硬,疼痛难忍,痉挛肌肉所涉及的关节,伸屈功能有一定的障碍。

(三)原因

1. 疲劳

身体疲劳会影响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疲劳的肌肉往往血液循环和能量物质代谢有改变,肌肉中会有大量的乳酸堆积,乳酸不断地对肌肉的收缩物质起作用,致使痉挛产生。

5

2. 电解质不平衡

运动中大量排汗,使人体内电解质从汗液中大量丢失。电解质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关,丢失过多,肌肉兴奋性增高过快,可发生肌肉痉挛。 3. 寒冷的刺激

肌肉受到低温的影响,兴奋性会增高,易使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 4.肌紧张

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时间太短促,以致收缩与放松不能协调地、成比例地交替,从而引起肌肉痉挛。特别是在训练水平不高的运动员中较为多见。

(四)处理方法

1. 发生抽筋时,先检查并确定何处的肌肉产生痉挛,在针对此处的肌肉加以处理。 2. 发生肌肉痉挛时,通常只要向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使之拉长,一般疼痛都可以得到缓解。处理时要注意保暖,牵引用力要均匀,切忌暴力,以 免造成肌肉的拉伤。

3. 腹部肌肉痉挛时,可做背部伸展运动以拉长腹肌,还可以进行腹部的热敷及按摩。 4.小腿肌肉痉挛时,可伸直膝关节,勾起脚尖同时双 手握住脚用力向上牵引即可。 5. 游泳中发生肌肉痉挛时不可惊慌,可先吸一口气,仰浮于水面,并立即求救,在水中自救的方法是用没抽筋的一侧手握住抽筋的脚趾,用力向身体的方向拉,同时用抽筋一侧的手掌按住抽筋腿的膝盖上,帮助膝关节的伸直,待痉挛缓解后,在慢慢游向岸边。

(五)预防

1. 要加强身体的锻炼,提高本身之健康状况及身体素质,尤其应注意耐寒力及耐久力之增进。

2. 运动前,必须认真地做好准备动作及暖身。

3. 在高温或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时,应是当的补充电解质,身体疲劳时,应有充分的休息再进行运动。

4. 游泳下水时应先用冷水淋浴,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5. 预防胜于治疗,当发生肌肉痉挛时需镇定并小心处理,运动时更不可以勉强。

二、运动性肌肉酸痛

(一)释义

在进行超负荷的运动或训练后,特别是平时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或者长时间中断了体育活动又重新参加锻炼的人,在运动后,所表现出的明显的肌肉酸痛称之为运动性肌肉酸痛。

(二)征象

除酸痛外,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疼,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

(三)原因

1.是由于肌肉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糖无氧分解时产生一种叫做乳酸的代谢产物,如果不能及时排除,乳酸就在肌肉和血液中堆积起来,由于组织缺血缺氧和酸性物质的刺激,导致肌肉酸痛。

6

2.是肌肉的张力和弹性的急剧增加,引起肌肉结构成分的物理性损伤,导致的肌肉酸痛。 3.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导致的肌肉酸痛。

(四)处理方法

1.休息

休息能减缓肌肉酸痛的现象,并可慢慢促进血液循环,能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 2.静态伸展

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痉挛肌肉的恢复。 3.拍打按摩

对酸痛局部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有助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当然也可以进行自我放松治疗,一般以颈背、四肢为主,头部和胸腹为辅。

4.热敷

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

(六)预防

1.锻炼安排要合理。在刚开始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增大。 2.局部温热和涂擦药物。锻炼后用温热水泡洗可减轻肌肉酸痛。

3.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紧张肌肉的恢复。 4.做好锻炼时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5.在出现肌肉酸痛时,可采用变换肢体练习的方式,缓解局部肌肉的酸痛和消除疲劳。

三、运动中腹痛

(一)释义

运动中腹痛是由激烈运动引起的一时性的机能机能紊乱。

(二)原因

1.胃肠痉挛

多因饮食不当、暴饮暴食、离运动时间过近或吃得过饱、喝得过多(尤其是冷饮),或因吃的是产气食物和不易消化食物(豆类、薯类、牛肉等)而发病。

2.肝脾区疼痛

如果发生在运动刚开始,其原因多为准备活动不足。

由于剧烈运动,呼吸变得不均匀,没有节律,使呼吸变得表浅,频率过快,从而造成呼吸肌疲劳,甚至痉挛。同时呼吸短浅,胸内压较高,也会妨碍下腔静脉的回流,也会造成肝、脾淤血性肿大或肝、脾被膜紧张而引起疼痛。

肝、脾悬重韧带紧张牵扯,亦能引起疼痛,多发生在运动中后期。

3.腹直肌痉挛

主要是由于运动时大量排汗,盐分丧失,水盐代谢失调所致。

7

4.腹部慢性疾病

运动者原有慢性阑尾炎、溃疡病、慢性盆腔炎或肠道寄生虫等,参加激烈活动时,由于受到振动和牵扯即可产生运动中疼痛。

(三)处理

1.在运动中发生腹部疼痛时,不单是运动性疾病的运动中腹痛,要迅速准确地做出鉴别,停止训练送医院急救。

2.腹痛在没有明确诊断前,不能服用止痛药,因为会掩盖病情造成误诊。 3.一般运动过程中腹痛时,可适当减速,调整呼吸,并以手按压。

4.如属胃肠痉挛,可针刺和手刺和手指点揉内关、足三里、大肠俞、阳陵泉、承山等穴,亦可用阿托品0.5毫克即刻注射,或口服“十滴水”。如属腹直肌痉直肌痉挛,可作局部按摩和背伸动作,拉长腹部肌肉。

(四)预防

锻炼要讲科学,运动量的增加应循序渐进,并应合理安排膳食,饭后1--2小时才可参加剧烈运动,不吃冷饮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准备活动要做得充分、合理,要由一般的慢的身体练习开始,逐渐加大运动量和强度。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呼吸节奏,失水较多时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和盐。

四、极点

(一)释义

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明显滞后于躯体神经系统,导致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的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二)征象

呼吸困难,胸闷难忍,下肢沉重,动作迟缓,并伴有恶心

(三)原因

“极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朝酸性方向偏移。

(四)处理

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

1.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 2.继续坚持运动 3.适当降低运动强度

4.调整呼吸节奏,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恰当地克服“极点”反应的措施有助于促进“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