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5 总结
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检查,是我们步入社会前一次很好的锻炼。从开始设计到设计的完成,我感觉收获很多,不仅在理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使自己成长了许多。
本文首先对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给出了系统设计方案的整体框图,接着对几种常用的控制方案进行了比较,选择出了合适的方案;在此基础上用Matlab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的结果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接着对软件设计中用到的各种算法进行了介绍并编写和调试了程序。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对Matlab应用不熟练,在建立仿真模型时找不到相应的模块,对模块的参数设置也不熟悉,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建立了仿真模型;虽然对软件中的算法很清楚,当要在编程中具体实现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麻烦。
毕业设计虽然完成了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首先本设计没有涉及到键盘、显示,保护措施过于简单;其次在文中产生的SPWM是带死区的但在设计中并未考虑对死区的补偿,死区的检测和补偿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双环PID控制策略也存在很多不足,有待研究更先进的控制策略。
35
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也预示着我们美好的大学时期要结束了,感谢敬爱的老师,是你们不断的指引着我们走向光明走向美好的未来。
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指导老师巫付专教授和王耕教授,在论文的选题、文献的搜集、总体方案的制定、研究工作的展开和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都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和精心指导没有他们的帮助毕业设计工作将困难重重难以按时完成,再次表示感谢。同时巫老师和王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对知识永无止境的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去不断地鞭策自己使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精神境界得到更大的提升。 同时,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养育以及对我学业的支持!
最后,感谢一起做设计时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同学们,感谢各位老师在开题、中期答辩中对本论文进行评阅,谢谢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感谢中原工学院在大学四年对我的培养,谨此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36
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王兆安, 杨君等. 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1998, 9. [2] 王学华,阮新波.基于重复控制技术的航空静止变流器[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33(10):23-27
[3] 孟志强.中频电源并联逆变控制规律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1995, 22(6): 92-98. [4] 肖湘宁, 徐永海等. 考虑相位跳变的电压凹陷动态补偿控制器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22(1): 64-69.
[5]付 华,郭 瑞,刘文敏.中频电源智能控制系统研究[J]. 电力电子技术,2002,36(4):9-11 [6]赵 众,王 平.400Hz 中频电源复合控制策略研究[J]. 电力电子技术,2006,40(3):70-73 [7] 郑玉珍.DSP原理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
[8]王军东 刘昌伟 邵左文.基于DSP的三相SPWM变频电源的设计[J]2009 [9]周坚侯. 基于DSP的中频电源的研究[J]上海海事大学.20070601
[10]杨成林 三相逆变器DSP控制技术的研究[J]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所
[11]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
[12] 程永华,杨成林,徐德鸿,“基于DSP变压变频电源设计”,电力电子技术,2003第5期,PP:22-25.
[13]刁元均.基于DSP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05.01 [14]于京生,袁莉,李小汝,基于DSP的电源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D].2008.4.28 [15] 周志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6] 欧阳名三,DSP原理与技术[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17] 谢青红,张筱荔,TMS320F2812原理及其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2009,(10)
[18] 胡兴柳,400Hz逆变器的数字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 [19] 熊军华, 王亭岭基于TMS320F2812的SPWM波形软件实现[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20] 朱承邦,李乐,王晓鹏,基于SPWM控制的电压、电流双环逆变器建模及其仿真[J]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湖北武汉
37
毕业设计(论文)
[21] Power Losses of IGBTs in an Inverter Prototype for High Frequency Inductive Heating Applications[J] The 27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