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制度讲稿--3 下载本文

对独立性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得以体现:“一方面通过政治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则是在政治文化与现实社会间的交互作用中得到体现。”

1.政治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所谓历史继承性,是指:政治文化的形成,是历史漫长积淀的产物,它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活动中,通过社会成员一代又一代的创造和传递,逐渐积累、延续和发展起来的。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政治文化,都不仅是对这个时代或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而且也包含了对历史上或前一代人所持的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所继承的政治文化中,既有与当今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部分,也有与社会潮流不相适应以至于完全背离的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某种特定的政治文化进行考察时,时刻注意从政治文化的自身发展逻辑出发,将特定的政治文化看作是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环节,是人类历史一切相关精神成果在当今的延续。

2.政治文化与现实社会的交互作用

尽管政治文化最终由现实社会的生产条件所决定,但是,这种决定和被决定的过程绝不是机械力学的结果,而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发展与政治文化的发展一方面遵循各自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又相互磨合、彼此适应,如此循环往复以至达成互恰。

总结:政治文化在与社会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现实起点、逻辑起点以及特有的内在价值取向。

3.政治文化相对独立性与政治制度变迁的关系

在制度变迁与政治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政治文化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具体表现为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形成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可以分为“正”作用和“负”作用两种形式。

就一般状况而言,新的政治文化对新的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巩固将起到“正”的、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旧的政治文化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新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其“负”作用或是使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无从建立,或是通过承继并消融于新的政治制度中,使后者在崭新的容颜下不得不深裹着传统的重负。

二、新的政治文化推动新的政治制度的产生,旧的政治文化在新的政治制度中传承

1.政治文化的新与旧

所谓“新”的政治文化,是指在政治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与后继的相对较为

17

先进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一种政治心理取向模式,而在政治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与被替代的相对较为落后的政治制度相切合的,不能积极反映新的政治关系的政治心理取向模式,则被称作“旧”的政治文化。政治制度先进与落后的甄别标准,在于该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民权和民生的进步。

2.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力

推动政治制度发生新旧变革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变化。 3.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过程

一般说来,当一种政治制度形式及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社会中便会产生对现有的政治生活方式进行变革的诉求。这种诉求起初只是作为纯粹的个体“意见”零星存在,但是,假使它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迎合了广大民众的潜层意愿,就有可能转化成为一种新的政治文化。

新的政治文化率先在思想领域修正或瓦解现有的制度秩序,然后,在现实的政治领域借助与之相应的政治力量,通过政权的变革最终促生新的政治制度。

4.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推动作用

具体说来,新的政治文化对新的政治制度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的政治文化有助于政治制度顺利实施变革

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有赖于每一个政治成员做出与之相应的政治行为,在此过程中,政治文化针对不同的群体,相应地发挥着取向、规范或调节的功能。

所谓取向功能,是指新的政治文化通过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取向和政治价值判断,为所有社会成员的未来行为提供引导,促使其自觉做出与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相适应的政治行为;

所谓规范功能,是指新的政治文化将已被动员的社会群体的政治心理取向和政治价值标准凝固化,使其形成固定的、与新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模式,从而把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控制在新的秩序范围之内;

所谓调节功能,是指当个人的政治行为与新的政治制度之建构不相符合时,政治文化将通过营造一个新的共同价值取向模式向其施加心理压力,促使未被动员的群体调整自身行为,主动与新的政治制度相认同。

(2)新的政治文化有助于弥合制度变革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

政治制度的变革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改变了人们已有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格局,

18

而且还在心理和精神层面对人们现有的、已经相对稳定的政治价值观念体系构成冲击。

由此造成的社会心理失衡,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将会严重阻碍新的政治制度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新生政治制度的夭折和旧制度的复辟。

(3)新的政治文化有助于新的政治制度获得稳定的政治认同

政治文化以其无可回避的历史延续性,为一些基本的政治生活规范提供持续的价值认同,一方面减少了人们对新制度的疏离和恐惧,另一方面,也将新制度过于突兀的“棱角”进行磨合和化解,使之与现实的社会发展达至充分的融合,并进而融人到人们的主观心理构造中,从而更加深入地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当新的政治文化以其传承的历史延续性,对新的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时,旧的政治文化也凭借着这种历史延续性,凭借它深植于人们的主观心理构造中——既不可能被直接地感知,也难以被迅速地转换——而潜移默化地沉淀于新的政治制度中,使一个崭新的政治制度逐渐虚化、磨损、变形,乃至最后变成自己的敌人。这样,在新的政治制度以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取代旧制度的同时,原有政治文化的诸多“旧的因素”会以每一个个体行为者为媒介,通过具体的政治行为不知不觉地影响新制度的实际运行。

三、新旧政治制度的斗争与交替是新旧政治文化斗争与交替的过程

我国20世纪80年代普遍存在的“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精神状态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因遭遇种种的不适应而产生的过激反应。因此,一种旧的制度的解体,并不意味着与该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文化也随之烟消云散,它还会依照其自身的逻辑,沿着固有的轨迹,通过一定形式的乔装改扮重新黏附于新的制度之中,其中一些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因素,将阻碍新制度的正常运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还会作为一只无形的手,将新的政治制度扼杀在鲁迅先生所谓之“无物之阵”中。

(这一部分在教学中采用讨论的形式,选取我国农村70年代末80年代初搞承包责任制时的社会现实表现,讨论这一过程。具体采用分组讨论集中发言的形式进行。)

四、创造新的政治文化是巩固新的政治制度的重要保证

在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中,旧的政治制度的瓦解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文化断层,将导致或显或隐的社会心理紧张与认同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培育一

19

种新的、与新的政治制度相契合的政治文化,就为人们提供了一套认识新的政治生活的符号框架,这个符号框架起到“诗歌”和“道路图”的作用,即:一方面把因政治制度变迁而造成的诸多意识的、情感的、价值的碎片重新整合起来,缓解制度变迁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熨平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因为利益结构的急剧调整而产生的差别感和“被剥夺”感,使具有不同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人们能够重新凝聚在新的政治共同体中,从而巩固和扩大对新的政治制度的认同;另一方面,这个符号框架又为人们在新的制度环境中的行为提供指导,也就是说,当新的政治文化引导政治主体作用于现实的政治行为时,政治文化会对象化为相对统一的行为规范,并内化为政治主体自觉的行为模式,该行为模式起着影响、引导、规范和约束人们政治行为的作用。

新的政治文化的确立,可以使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的政治倾向相对集中,使新的政治制度在制度结构、制度过程、政治决策等方面保持与制度总体目标的吻合,增强新制度的合法性与权威性,促使新的政治秩序能够迅速地形成并自行扩展。

第四节 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这里将政治制度过程分为制度目标、制度运作和制度结果三个部分,逐一分述政治文化对各个部分的功能性作用。 一、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目标的功能性作用

任何一种政治制度在其设立之初,都有其所欲达成的目标,这些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度的内在结构以及制度的具体设置。

以我国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目标之间的关系为例,阐明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目标的功能性作用。具体说来,政治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目标的形成

我国古代历史不乏成功的农民战争,但是,在推翻了旧的政权后,新建立的政治制度通常会延续以往的框架,至多只是在“权”、“术”、“势”的具体运用方面有所不同,而绝无令人耳目一新的制度创新。制度目标的僵化和贫乏,与社会生产力并未得到根本发展有关。

但是,基于以往的政治生活经验、积淀在民族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文化,亦在一定程度上铸造了“路径依赖”,使政权的变革者无法同时成为制度的变革者,超越固有的制度目标进行制度实质内容上的创新。

与之相比,近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形成全新的制度目标,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