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是模样受热后气化消失,从而得到与模样形状一致的铸件的铸造方法。 4.消失模铸造省去了起模、制蕊、合型等工序, 大大讲话了造型工艺。
5.陶瓷型铸造与熔模铸造相比,工艺简单,投资少,生产周期短,出现大小基本不受限制。 二.判断题
1.在铸造大型工件时,常将许多蜡模粘在蜡制的浇筑系统上,组成了蜡模组。(√) 2.制作型壳时需要反复挂涂料、撒砂并硬化4-10次,这样就在蜡模组表面形成有由多层耐火材料构成的坚硬型壳。(√)
3.在生产中,常选用铸铁、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作为铸型材料。(√) 4.压力铸造要由压铸机来实现,离心铸造在离心铸造机上进行。(√) 5.压力铸造的铸型可以用金属型,也可以用砂型。(X)
6.绕立轴旋转的离心铸造只适用于制造高度较小的环类、盘套类铸件; 绕水平轴旋转的离心铸造适用于制造管、筒、套(包括双金属衬套) 及辊轴等铸件。(√) 7.金属型铸造与砂型铸造相比,铸件精度高,力学性能好,生产效率高,无粉尘; 但设备费用较高。(√) 8.熔模铸造用于以碳钢、合金钢为主的合金和耐热合金的复杂、精密铸件(铸件质步不大于10 kg) 的成批生产。(√)
9.离心铸造铸件组织细密,设备简单,成本低; 但生产效率低,内表层余量大,机械加工量大。(X)
10.消失模铸造所使用的泡沫塑料模具设计及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因而只有产品批量
生产后才可获得经济效益。(√)
11.用陶瓷浆料制成铸型以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称为陶瓷型铸造。(√)
三、选择题
1.(C)是指利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然后在模样上涂覆若干层耐火涂料制成型壳,经硬化后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外,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 A.金属型铸造 B.压力铸造 D.离心铸造 C.熔模铸造
2、将液体金属浇人金属铸型,在重力作用下充填铸型,以获得铸件的铸造方法称为(A) A.金属型铸造 B.压力铸造 C.熔模铸造 D.离心铸造
3.关于金属型铸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金属型导热性好,液体金属冷却速度快、流动性降低快,故金属型铸造时浇注温
度比砂型铸造要高
B.在铸造前需要对金属型进行预热
C.未预热的金属型在浇注时还会使铸型受到强烈的热冲击,应力倍增,使其极易 破坏
D.铸造前未对金属型进行预热而直接浇注,容易使铸件产生裂纹、浇不足、夹杂、 气孔等缺陷
4.(A)用于非铁合金铸件的成批生产; 铸件不宜过大,形状不宜过于复杂,俦件璧
不能太薄。 A.金属型铸造 B.压力铸造 C.熔模铸造 D.离心铸造
5.下列选项不属于熔模铸造特点的是(C )。 A.熔模铸造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B.可铸造形状较为复杂的铸件和高熔点合金铸件 C.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D.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6.压力铸造的主要特点有(A、D) A.可铸造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 B.可铸造重型铸件
C.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D.铸件尺寸精度高、形位误差小
7.陶瓷铸型的材料与(C) 的型壳相似,故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与其相当。 A.金属型铸造 B.压力铸造 C.熔模铸造 D.离心铸造
第二章 锻压
2-1压力加工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锻造与冲压统称为锻压,主要用于金属制件的加工。 2.锻造和冲压是应用最为普遍的压力加工方法。
3.常见的压力加工方法有锻造、轧制、拉拔、挤压、冲压。
4.锻压就是对金属坯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形变形,改变其尺寸形状及改善其性能用于机械工件或毛坯的成型加工方法。
5.粉末锻造生产效率高,每小时可生产500~1000件。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x)
1.锻压方法,必须对坯料施加压力,通过材料的塑形改变形状及尺寸,从而获得毛坯或零件。(√)
2.锻压能改善金属内部组织,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 3.锻压能获得形状复杂的制件。(x) 4.所有的金属材料都可以进行锻压加工。(x)
5.这样既能改变工件的形状,能改善金属内部组织结构。(√) 三、简答题
试从锻造和冲压两方面说明锻压的特点。
锻造:(1)改善金属内部组织,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如提高工件的强,塑性和韧性。
(2)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3)采用精密的锻造可使锻件尺寸,形状接近成品,因而可大大节约金属材料和减少切削加工。 冲压:(1)在分离或形成过程中,板料厚度的变化很小,内部组织也不产生变化。 (2)生产效率很高,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3)冲压制件尺寸精确,表面光结,一般不再进行加工或仅按需要补充进而机器加工即可使用。
(4)冲压使用的模具精度高,制造复杂,成本高。 2-2锻造
一、填空题(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锻造分为自由锻和模锻两大类。
2.金属材料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塑性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提高,变形抗力则下降,用较小的变形力就能使坯料稳定得改变形状而不出现破损,所以锻造前通常要对工件进行加热。
3.金属坯料锻造前需经过加热,锻件加热,可采用一般燃料的火焰加热,也可采用电加热。
4.锻件的始锻温度到终锻的温度间隔称为锻造温度范围。 5.自由的锻造分为手工自由锻和机械段两种。
6.常用的自由锻设备,有空气锤、蒸汽空气锤和水压机。
7.自由锻的基本工序有镦粗、拔长、冲孔、弯曲、扭转和切断等。 8.镦粗,整体镦粗和局部顿镦粗两种。
9.圆形截面坯料拔长时,应先将其锻成方形截面,再拔长到边长(直径)接近锻件时,锻成八角形截面,最后倒棱,滚打成圆形截面。这样拔长的效率高,且能避免引起中心裂纹。
10.切断方形截面的坯料时,先将剁刀垂直切入锻件,快断开时,将坯料翻转180°,再用剁刀或克棍将坯料截断。
11.自由锻依靠操作者技术控制形状和尺寸,锻件精度低,表面质量差,金属消耗多。
12.将加热后的坯料放在锻模的模腔内,经过锻炼,使其在模腔所限制的空间内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称为模锻。
13.胎膜锻是自由锻与模锻相结合的加工方法,即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可移动的模具生产锻件。
14.常用的锻件锻后后冷却方法有空冷、堆冷和炉冷等。 15.自由锻的常见缺陷有裂纹、末端凹陷和轴心裂纹、折叠。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x) 1.锻造可进行单件生产。(√) 2.所有金属锻造前都需要加热。(x) 3.造成坯料氧化、脱碳、过热和过热等加热缺陷的原因是加热温度低于始锻温度。(x)
4.出现锻裂现象,可能是因为终锻温度过低。(√) 5.对于圆形坯料,一般先锻打成方形,再进行拔长。(√)
6.会提高金属的塑性,降低锻造时的变形抗力,始锻温度越高越好。(x)
7.金属的塑性越好,可锻性越好。(x)
8.适当提高金属坯料的加热速度,可以降低材料的烧损和钢材表面的脱碳。(√) 9.坯料在加热过程中受热是否均匀,是影响锻件质量的重要因素。(√) 10.胎模锻时,通常先用自由锻制坯,然后再在胎膜中终锻成形。(x) 11.汽车上的曲轴零件采用自由锻加工。(√) 12.自由锻时锻炼的形状是一次成型的。(x)
13.模锻的生产效率和锻件精度比自由锻高,可锻造形状复杂的锻件。(√) 14.模锻与胎模锻相比,具有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的特点。(√) 15.自由锻拔长时,送进量越大,锻造的效率越高。(x)
16.镦粗时坯料的原始高度与直径(或边长)之比应大于2.5否则会墩弯。(x) 17.阶段方料时,先用剁刀切入工件,快要切断时用克棍将工件截断。(x) 18.局部拔长前应先压肩,在锻打并不断翻转,最后修整而成。(√) 19.锻造坯料加热的目的是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件。(x)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锻造大型锻件应采用(B)。
A.手工自由锻。 B.机器自由锻。 C.胎膜锻。 D.模锻。
2.锻造时,应采用先低温预热,然后快速加热的材料有(B.D) A.低碳钢。 B.高碳钢。 C.低合金钢。 D.高合金钢。 3.金属锻造加工的重要环节是(D) A.预热。 B.保温。 C.加热。 D.冷却。
4.在保证不出现,加热缺陷的前提下,始锻温度应取得(A) A.高一些。 B.低一些。 C.不高不低。
5.在保证坯料还有足够塑性的前提下,始锻温度应定得(B) A.高一些。 B.低一些。 C.不高不低。
6.45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是(A)℃ A.800到1200。 B.850到1180。 C.700到900。 7.自由锻冲孔时,为了便于从坯料中取出冲子,应在市充,的凹痕中撒入少许(C) A.石英粉。 B.石墨粉。 C.煤粉。 C. 木屑。 8.自由端产生折叠的缺陷,原因是。(A)
A.锻压是送进量,小于单面压下量。 B.按照温度过低。 C.加热时,坯料内部未热透。 D.冷却不当。 三、选择题
C加热时坯料內部未热透D冷却不当
9.对于高合金钢及大型锻件,应采用的冷却方法为(C)。A.空冷B.灰砂冷C.炉冷D.水冷
10.用胎模成形锻迨形状复杂的非回转体锻件盯应采用(C)。A.闭式套模B.扣模C.合模D.摔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