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化学与物理》练习题 下载本文

A.渗透压法 B.黏度法 C.X光衍射法 D.凝胶渗透色谱法 8.线密度dtex是用来表征( A )。

A:纤维的粗细 B:纤维的长短 C:纤维的重量 D:纤维的卷曲

9.合成纤维生产中,一般以单位纤度的纤维在拉伸时在连续负荷的作用下,直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来表示该纤维的断裂强度,称作(B)。

A:绝对强力 B:相对强度 C:强度极限 D:断裂强力 10.下述纤维中,( ③ )是最轻的一种。 ① 棉;② 毛;③ 丙纶;④ 涤纶。

11.纤维的断裂伸长是一种反映纤维(C)的指标,这一特性,对服用纤维的品质影响较大。 A:刚性 B:弹性 C:韧性 D:强力

12.实际生产中,纤维断裂伸长指标的检测,一般在试验室的(A)上测得的。 A:强力仪 B:张力仪 C:乌斯特仪 D:定长仪

13.用来生产纤维的高聚物一般应具有相当高的分子量,这是因为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与该高聚物所制得的纤维(B)性能有很大的关系。

A:延伸 B:强度 C:加工 D:手感

14.在纺织生产中,用合成纤维和部分吸湿性较好的棉花及粘胶纤维配棉,生产混合棉纱,可改善织物的( C )。

A:可纺性能和手感 B:强度 C:弹性 D:耐光性

15.在和棉纤维配棉生产混纺纱时,应选用纤维长度为(A)mm左右的化纤短纤维。 A:38 B:70 C:100 D:0.5

16. 玻璃态高聚物只有处在 A 之间的温度范围,才能在外力作用下实现强迫高弹形变。 A . Tb<T<Tg B. Tg<T< Tf C . Tf<T<Tm D. Tm<T<Tf 17.下列哪一规格的纤维属棉型纤维:( A )

A.长30-40nm 纤度0.13-0.16tex;B.长51-75nm 纤度0.22-0.38tex;C.长75nm 纤度0.33-0.77tex。

18.下列哪一种超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模型适用于涤纶纤维:( D )

A.折叠链结构模型;B. 缨状原纤结构模型;C.缨状微胞结构模型;D.折叠链-缨状原纤结构模型。

19.以下列出的几组性能特点,其中(A)是最符合涤纶的特性。 A:断裂强度高,弹性模量大,耐光性好,染色性差

13

B:断裂强度高,耐磨性最好,耐光性差,回弹性好 C:密度最低,吸湿性差,耐光性较差,染色性差 D:断裂强度较差,耐磨性较差,耐光性较好,染色性好 20.供纺织应用的纤维的长度与直径之比一般大于(C)。 A:2000∶1 B:1000∶1 C:500∶1 D:100∶1

21.膨体纱具有收缩性和蓬松性特点,这是利用聚合物的(D)。 A:耐热性 B:热弹性 C:应力松弛 D:热收缩性

22.民用纺织纤维要求在室温-l00℃的温度下,在(B)溶剂中不溶解,也不强烈地膨化。 A:高强度的酸 B:水 C:所有的有机溶剂 D:高强度的碱

23.下述纤维中,( ③ )是耐晒及耐气候牢度最好的一种。 ①纤维素纤维;②蛋白质纤维;③晴纶;④涤纶。

24.链的柔性是决定Tg最主要的因素,主链柔顺性越__A__,Tg越低。 A.大 B.小 C. 无关

25.48dtex/24f规格的纤维其单丝纤度为(C)dtex。 A:24 B:48 C:2 D:0.2

26.一种原长100mm的纤维,在强度试验机上拉伸至断裂时的长度增加了10mm,则其相对伸长率为(A)。

A:10% B:110% C:90% D:80%

27.纤维在溶胀时,直径增大的程度( ④ )长度增大的程度。 ①远小于;②小于;③等于;④远大于。

28.对于分子运动而言,时温等效原理是指:( A )

(A)升高温度与延长观察时间等效;(B)升高温度与缩短观察时间等效;(C)时间与温度相等;(D)升高频率与延长观察时间等效;

29.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A:作轮胎帘子线用的纤维其初始模量要较低;B:初始模量在衣着上反映了硬挺度 C:初始模量是表征纤维对小延伸的抵抗能力

D:纤维的初始模量是纤维受拉伸而当伸长为原长1%时所需的应力

30.具有足够的细度,并具有一定柔韧性是作为纤维的重要特性,一般认为纤维的直径应小于(A)。

A:100μm B:1mm C:0.0lcm D:0.1cm

14

31.不同用途的纺织品对纤维的性能要求是不同的。以下几组纤维的性能特性中,(A)是普通服用纺织品所要求的。

A:尺寸稳定性、舒适性、保暖性、染色性;B:阻燃性、隔音性、防霉抗菌性、耐磨性 C:高强度、高模量、低收缩性、抗疲劳性;D:舒适性、阻燃性、高模量、抗疲劳性 32.纺织纤维的种类很多,下列几组不同种类的纤维中,(C)是属于化学纤维类中的再生纤维。 A:羊毛、骆驼毛、蚕丝、兔毛 B:棉花、苎麻、亚麻 C:粘胶纤维、铜氨纤维、大豆蛋白质纤维、lyocell D: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烯烃纤维

33.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纤维素或蛋白质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制得的纤维称为(C)。

A:合成纤维 B:植物纤维 C:再生纤维 D:天然纤维

34.纤度旦尼尔是表示纤维的粗细程度的指标,它和纺织行业中用的较多的支数的关系是(A)。 A:同是表示细度的指标,但表示方法不同 B:完全不相关的两个概念 C:纤度就是支数 D:纤度是支数的倒数

35.在线密度的常用单位“特”,“分特”和以前常用的“旦”的相互换算关系中,以下(B)的表述是正确的。

A:1dtex=10tex B:1den=1.11dtex C:1tex=100dtex D:1tex=10den 36.下面有关交联聚合物的溶解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C )

(A)溶胀度与溶剂无关;(B)溶胀或溶解与交联度无关;(C)先溶胀,后溶解并且交联度大的,溶胀度小;(D)交联度大的,溶涨度大;

37.下列哪种结晶形态具有黑十字消光图像的( B )。 A、纤维状晶 B、球晶 C、单晶 D、树枝晶

38.在纺织纤维中,与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相比较,合成纤维普遍占优势的性能特点是(A)。 A:强度高,耐磨性好 B:吸湿性好,手感好 C:耐光性好、染色性好 D:相对密度低,吸湿性好

39.纤维的比电阻率值越高,纤维的可纺性(C)。 A:越好 B:与比电阻率无关 C:越差 D:不确定

40.涤纶短纤维伸长指标通常与断裂强度指标的变化方向(B)。 A:相同 B:相反 C:没有关系 D:在一定条件下相同

15

41.合成纤维生产中,一般以单位纤度的纤维在拉伸时在连续负荷的作用下,直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来表示该纤维的断裂强度,称作( ② )。

① 绝对强度; ② 相对强度; ③ 极限强度; ④ 断裂强力。 42.结晶聚合物在结晶过程中 B

A.体积增大; B.体积缩小; C.体积不变 43. 下列哪一种合成纤维吸湿性最好:( B ) A.涤纶; B.锦纶; C.腈纶 D.丙纶。 44. 粘胶纤维的化学性质属哪一类:( C )

A.耐酸、耐碱、耐氧化剂;B.耐酸、不耐碱、耐氧化剂;C.不耐酸、耐碱、不耐氧化剂;D.不耐酸、耐碱、耐氧化剂。

45.结晶高聚物在冷却结晶过程中冷却速度加快,最后结晶度将 B _。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

46.高分子链的_ A 是指链中原子的种类和排列、取代基和端基的种类、单体排列等。 A、构造;B. 构象;C. 构型

47、 B _主要是指由于单键的内旋转造成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形态。 A、构造;B. 构象;C. 构型

48、_ C 是由原子(或取代基)在手性中心或双键上的空间排布顺序不同而产生的立体异构。或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A、构造;B. 构象;C. 构型

49. 国际标准规定的标准大气为( )。

①20℃,RH65%,86—106KPa大气压;②25℃,RH65%,1atm大气压; ③20℃,RH65%,100K大气压;④25℃,RH65%,86—106KPa大气压。 50.判断高分子材料溶解度及相容性应遵循一定原则,下列不正确的是(C )

A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B 、极性相似相溶原则。C 、聚合度大小原则。D 、溶剂化原则。 51.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法为(B )

A 、气相色谱法 B 、凝胶色谱法 C 、X 一衍射 D 、原子吸收光谱 52.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量是不均一的,这种分子量的不均一性称为( A ) A 、多分散性 B 、溶散性 C 、触变性 D 、高通量性 53.高分子力学性质中,关于应力与应变关系正确的是(A ) A 、弹性模量=应力/应变 B 、弹性模量=应变/应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