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第一组走了不到2小时就有人叫累了:“怎么还没到?”“究竟要到哪里去?”有人不想走了。
第二组走了5公里也累了,有人说:“才走了一半呢!”意志低落,垂头丧气。 第三组走了6公里也有人喊累了,但走到第8公里时,情绪开始高昂起来,因为马上快到了。走到第9公里的时候,胜利在望了,大家欢快地唱起歌来,几乎是跑步前进。
请根据上述材料,用本学科知识归纳出其所蕴涵的知识点并结合实际作具体阐述。
参考答案: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目标在人的生活中很重要,要摆脱空虚无聊,就要树立一个目标。目标有大有小,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一个人所确定的目标越远大、越崇高,他行为的动力就越强烈、越持久,理想就象罗盘,引导着人生航船的方向,一程一程向前推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立志成材的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确定具体的学习生活目标。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信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理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B.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与统一
C.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D.信念是一种单纯的知识和想法
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A)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
3、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这体现了信念的(C)。
A.阶级性 B.稳定性 C.多样性 D.科学性
4、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C)。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B.只要社会实践就能实现理想
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
5、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可见,崇高理想是(D)。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不需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
6、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C)。 A.对真理的追求 B.评判事物的标准 C.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
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7、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经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里强调说明了( D)。 A.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互助 B.艰苦奋斗是革命斗争的传家宝 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坚定的信念是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8、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 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 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 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9.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