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二、溺死过程(约6分钟左右)1.前驱期2.呼吸困难期3.失神期4.呼吸暂停期5.终末呼吸
期6.呼吸停止期
三、水中新鲜尸体溺死的征象
(一)尸表改变1.尸体温度较低2.尸斑浅淡3.口鼻部蕈样泡沫,特征:(1)细小而均匀,一般为白色(2)富有粘液,极稳定不易破灭;水中不易消失(3)如果支气管粘膜出血或肺泡破裂,泡沫可形成浅红色,对确认是否生前溺死有意义。4.眼结膜点状出血5.皮肤呈鹅皮样改变6.手及指甲中异物7.皮肤膨胀、皱缩、脱落,洗衣工手
(二)内部器官征象1.肺部检查所见 (1)上呼吸道 (2)水性肺气肿:是生前溺死的征象(3)Paltaufs斑:在溺死者两肺表面,尤其在两肺下叶和叶间胸膜下可见圆形或不规则、大小不一的、散在性淡红色出血斑,边缘不明显,称为溺死斑,即Paltaufs斑。 (4)肺组织学检查:尤其是肺内异物3.胃和十二指肠内溺液:系生前入水的证据4.颞骨锥体内出血,尤其颞骨岩部:亦可见于其它窒息5.呼吸辅助肌群出血6.内部脏器组织中的浮游生物:硅藻在肺以外其它脏器的出现,更能认定生前溺死7.脾贫血
四、水中尸体损伤的鉴定
(一)生前损伤:有明显的生活反应 (二)濒死伤:生活反应不明显(三)死后伤:无生活反应(四)溺死尸体生活反应不明显的原因分析:1.死后伤;2.濒死伤;3.尸体腐败导致损伤部位破坏。 部位 手 口腔、鼻孔 呼吸道 溺死 可能抓有异物 口鼻部泡沫或蕈性泡沫 各级支气管内有溺液、泡沫、异物 抛尸入水 无 无 仅上呼吸道有少量液体 肺 心 胃肠 内脏器官 硅藻检查
水性肺气肿、溺死斑等 左心血液比右心稀薄 溺液、水草、泥沙 淤血,脾贫血 肺、内脏、骨髓可检出 无 无 胃内可有少量溺液 不一定 有时仅肺中有 第十章 中 毒
第一节 常见毒物中毒 一、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症状:缺氧,中枢神经系统、心肌最敏感,损害严重
■ 闪电型:短时间、高浓度吸入,昏倒、意识丧失,反射消失,呼吸中枢麻痹导致死亡; ■ 急性型: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共济失调,后意识丧失,反射消失,呼
衰,死亡;
■ 慢性型:心悸、心动过速、倦怠、头痛、红细胞升高。
尸体征象■ 尸斑樱桃红色■ 脏器、肌肉樱桃红色■ 血液樱桃红色
二、醇类中毒
醇类具有麻醉作用,其作用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强;法医学实践中甲醇和乙醇多见;酒精的比重0.813~0.816 (一)中毒症状
1.急性中毒症状(豪言壮语→胡言乱语→低头不语)(1)兴奋期:表现为皮层下兴奋,哭、闹、笑、手舞足蹈、冲动、攻击性等(酒后吐真言)(2)共济失调期:皮层下中枢及小脑受到抑制,步态不稳,易摔跌,动作不协调、语无伦次、舌头发硬。(3)昏睡期:脑干受到抑制,呼吸循环受抑制,最终死于呼吸衰竭。
三、氰化物中毒
中毒机理:1、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粘膜吸收;2、在肝脏代谢为硫氰酸盐,经肾排出;3、氰离子可抑制体内40多种酶,其中以细色素氧化酶最为敏感;4直接刺激颈动脉体和延脑;4、强碱弱酸盐,腐蚀胃粘膜。
四、安眠镇静类药物中毒
中毒原因:1、中毒量和治疗量相差甚远2、多见于自杀3、滥用,合并用药4、麻醉抢劫 麻醉抢劫药
第十一章 猝 死
猝死的死因分析及法医学鉴定
一、猝死的概念
猝死,是指一个貌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突然而意外的自然死亡。
二、猝死的特点
(一)意外性:思维上的意外性,貌似健康的人突然死亡。猝死的意外性比突然性更具有法医学意义。
(二)突然性:从发病开始到死亡的时间,WHO规定以24小时为限。有的在几十秒钟内死亡,称为即时死。
(三)自然性:猝死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死亡或病死,判定猝死,必须首先排除暴力死因,并查明致命性疾病和器官机能障碍。
三、猝死的内外条件因素
(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