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11?杭州)在矩形ABCD中,有一个菱形BFDE(点E,F分别在线段AB,CD上),记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ABCD和SBFDE,现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
,则
;②若DE2=BD?EF,则DF=2AD.则( )
A.①是真命题,②是真命题 B.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 C.①是假命题,②是真命题 D.①是假命题,②是假命题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专题:几何综合题。
分析:①由已知先求出sin∠EDF,再求出tan∠EDF,确定是否真假命题.②由已知根据矩形、菱形的性质用面积法得出结论.
解答:解:①设CF=x,DF=y,BC=h,则由已知菱形BFDE,BF=DF=y 由已知得:得:=
=
, ,
,即cos∠BFC=
∴∠BFC=30°, 由已知 ∴∠EDF=30° ∴tan∠EDF=
,
所以①是真命题.
②已知菱形BFDE,∴DF=DE S△DEF=DF?AD=BD?EF, 又DE2=BD?EF, ∴S△DEFDE2=DF2, ∴DF?AD=DF2, ∴DF=2AD, 所以②是真命题.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直角三角形、矩形的性质及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①先求出∠EDF的正弦确定其度数,再求出其正切.②用面积法确定.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2011?杭州)写出一个比﹣4大的负无理数 . 考点:无理数。
专题:开放型。
分析:本题需先根据已知条件,写出一个负数并且是无理数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写一个比﹣4大的负无理数, 首先写出一个数是无理数,再写出它是负数
∴如﹣
等.
故答案为:﹣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概念,在解题时要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写出结果是解题的关键. 12.(2011?杭州)当x=7时,代数式(2x+5)(x+1)﹣(x﹣3)(x+1)的值为 120 .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分析:本题需先把代数式进行化简,再把各项进行合并,最后把x=7代入即可求出正确答案. 解答:解:(2x+5)(x+1)﹣(x﹣3)(x+1), =(x+1)(x+8), 当x=7时,原式=(7+1)×(7+8) =8×15
=120.
故答案为:12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问题,在解题时要根据整式的计算顺序得出结果,再把得数代入是本题的关键.
13.(2011?杭州)数据9.30,9.05,9.10,9.40,9.20,9.10的众数是 9.10 ;中位数是 9.15 . 考点:众数;中位数。 专题:计算题。
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解答:解: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10,则众数是9.10;
将这些数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两个数为9.10,9.20,则中位数为9.15; 故答案为9.10,9.15.
点评: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
14.(2011?杭州)如图,点A,B,C,D都在⊙O上,48 °.
的度数等于84°,CA是∠OCD的平分线,则∠ABD+∠CAO=
考点: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专题:证明题。 分析:在等腰△OAC和△OCD中,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求得∠OCD=∠ODC、∠CAO=∠OCA,所以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得∠OCD=48°;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OCA=∠ACD=24°;最后由圆周角定理知:∠ABD=∠AOD,∠OCA=∠AOD.所以∠ABD=∠CAO,进而求得∠ABD+∠CAO=48°. 解答:解:∵圆心角的度数和它们对的弧的度数相等, ∴的度数等于84°,即∠COD=84°; 在△COD中,OC=OD(⊙O的半径), ∴∠OCD=∠ODC(等边对等角); 又∠COD+∠OCD+∠ODC=180°,
∴∠OCD=48°; 而CA是∠OCD的平分线, ∴∠OCA=∠ACD, ∴∠OCA=∠ACD=24°;
在△AOC中,OA=OC(⊙O的半径), ∴∠CAO=∠OCA(等边对等角);
∵∠ABD=∠AOD(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DCA=∠AOD(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ABD=∠CAO, ∴∠ABD+∠CAO=48°; 故答案为:48°.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点是利用“圆心角的度数和它们对的弧的度数相等”求得∠COD=84°.
15.(2011?杭州)已知分式
,当x=2时,分式无意义,则a= 6 ;当a<6时,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
共有 2 个.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根与系数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知当x=2时,分式无意义, ∴分母=x2﹣5x+a=22﹣5×2+a=﹣6+a=0, ∴a=6;
当x﹣5x+a=0时,△=5﹣4a=25﹣4a, ∵a<6,
∴△>0, ∴对于每个符合题意的a,都有两个x的值使分式无意义,
∴方程x2﹣5x+a=0有2个实数根,
故当a<6时,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共有2个. 故答案为6,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中要求当a<6时,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的个数,就是判别当a<6时,一元二次方程x2﹣5x+a=0的根的情况.
16.(2011?杭州)在等腰Rt△ABC中,∠C=90°,AC=1,过点C作直线l∥AB,F是l上的一点,且AB=AF,则点F到直线BC的距离为
.
2
2
考点: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作图题;转化思想。
分析:如图,延长AC,做FD⊥BC交点为D,FE⊥AC,交点为E,可得四边形CDFE是正方形,则,CD=DF=FE=EC;等腰Rt△ABC中,∠C=90°,AC=1,所以,可求出AC=1,AB=,又AB=AF;所以,在直角△AEF中,可运用勾股定理求得DF的长即为点F到BC的距离. 解答:解:(1)如图,延长AC,做FD⊥BC交点为D,FE⊥AC,交点为E, ∴四边形CDFE是正方形, 即,CD=DF=FE=EC,
∵在等腰直角△ABC中,AC=BC=1,AB=AF, ∴AB=
=
,
∴AF=; ∴在直角△AEF中,(1+EC)2+EF2=AF2 ∴解得,DF=
;
,
(2)如图,延长BC,做FD⊥BC,交点为D,延长CA,做FE⊥CA于点E, ∴四边形CDFE是正方形, 即,CD=DF=FE=EC,
同理可得,在直角△AEF中,(EC﹣1)2+EF2=AF2, ∴解得,FD=故答案为:
; .
,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通过添加辅助线,可将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解答;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8个小题,共66分) 17.(2011?杭州)点A,B,C,D的坐标如图,求直线AB与直线CD的交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