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大别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效应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刚,沈镭.能源环境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11:33-41.

[2]贺海峰.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结构转换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郭晓东,牛叔文,李国柱.西秦岭山地农村生活能源建设与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3:98-102.

[4]闫丽珍,闵庆文,成升魁.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J].资源科学,2005,1:8-13.

[5]王效华.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现状与发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3:134-141.

[6]邓可蕴,贺亮.我国农村地区能源形势分析[J].中国工程科,2000,6:52-58.

[7]叶依广,李广存.引导与优化农户行为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J].经济问题,1997,2:26-29

[8]翟辅东.我国农村能源发展方针调整问题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1-86.

[9]王效华,冯祯民.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

[10]李书先.关于开展农村能源生态经济研究的探索[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5,3:36-38.

[11]张培栋,王刚.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对减排CO2,SO2的贡献—分析与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2):3-9.

[12]陈甲斌.我国农村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及其策略[J].可再生能源,2003,6:45-47.

[13]王效华,冯祯民.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02,2:125-129.

20

致 谢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刘庆广博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刘老师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积极指导,并细心修改,同时使我了解到学术创作中的重要方法和学术态度。导师博学睿智、迎风大略,以他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也将成为我继续深造和不断进步的动力。并以报老师之万一!

在本科学习的这些年里,各科老师不仅使我得以在专业学领域中自由翱翔,同时在思想上、人生态度和意志品质方面给予了谆谆教诲,这些教益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最后,感谢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朋友!

2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