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RSS: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易信息聚合,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的技术,也叫聚合内容。
3)Wiki: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是一种超文本系统。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维基百科)
4)Tag:Tag也称标签技术,是用来描述信息内容分类标识,一般一个标签就是一个自然语言词汇。(豆瓣)
5)SNS:SNS(Social Network Software),即社交网络服务,它是为了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Web2.0典型应用服务,其主要作用是为拥有相同兴趣和活动的人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网络社交平台。(Facebook) 6)P2P( peer-to-peer,对等网络)
7)IM(Instant Messenger,即时通讯)(微信) 3、Web2.0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 1)信息源主体的改变 传统的、精英的社会大众
2)信道的多渠道和反馈机制的复杂化 3)信息交流中的信源由个体走向群体
社会网络形态的信息交流模式
第四章 信息分布
第一节信息产生与分布中的马太效应
一、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形式
在社会信息流的产生、传递和利用过程中,人们发现信息及其相关因素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
核心趋势(信息生产者努力造成的核心趋势):高产作者群体的形成(核心作者)、期刊信息密度增大(核心期刊)、高频词汇的确立
集中取向(社会选择和影响的结果):一篇论文多次被引、一个网站被众多用户点击
二、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信息分布的富集现象:突出重点、摒弃平均,为信息源的选择、获取、评价和利用提供依据,降低信息管理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益。
核心信息源:忽略分布在其他信息源中有价值的信息;马太效应青睐名人、拒绝新人的习惯势力限制了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的产生及传播。
第二节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规律
一、布拉德福定律
英国著名文献信息学家布拉德福发现,某一学科领域中的相关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具有明显的集中与分散规律。他在长期的观察和统计基础之上,提出了有名的“布拉德福分散定律”(Bradfords Law of Scattering),简称为布拉德福定律或布氏定律:“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a>1)。”这就是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
? 布拉德福定律补充说明:布拉德福定律有两个基本要点:
13
一是频次等级排序,形成主体来源(期刊)的有序目录; 二是确定相关论文在主体来源中的分布规律。 具体方法则包括区域分析和图形描述,虽然两者数值并不相等,但它所揭示的都是论文在期刊中的分散规律。
布拉德福定律主要揭示的是宏观层次的信息(文献)离散分布,而对于微观层次的信息(内容单元)分布的研究则基本上是空白。
二、齐夫定律
如果将一篇较长文章(约5 000字以上)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级,如果用f表示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表示词的等级序号,则有:fr=c?????????(3-19) 式中c为常数。上式称为齐夫定律。
如果建立f与r的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词的等级序号,横坐标表示出现频次,就得到一条双曲线。如果等级r与频次f都取对数,则双曲线变成一条直线。与之等价的数学表达式为:lgr+lgf=lgc
第三节信息生产者分布规律
一、洛特卡定律了解内容 二、普赖斯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