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中药出口的优势与问题 下载本文

班级:12级药营一班 学号:12020401048 姓名:张恒

浅谈我国中药出口的优势与问题

通过这学期对中药学课程的学习,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中药,也让我重新定位了中药在医药行业中的作用,学习中药学将会对我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着很大的影响。下面我就我国中药的出口的优势,以及问题做以下分析。

中药是我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在我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1]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

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结构的产业体系,是中国医药经济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潜力的行业之一。积极发展中医药贸易, 进一步提升中医药贸易的水平和质量, 有助于发挥我国独特优势, 有效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中药材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近年来中药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国际市场对中药的认可, 带动了中药材出口上扬。我国中药的出口市场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受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 我国的中药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与我国邻近的亚洲地区。

我国中药出口的优势

1、悠久的中医药理论与文化优势。

中医中药有悠久历史, 有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珍贵文献, 这是研发中药新品种的宝库和源泉。目前, 中医药学形成了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 保存了多达 30余万个秘方、验方。中医药理论适应了世界开始兴起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要求, 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和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得天独厚的新药开发基础。

我国有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的独特组方规律和传统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独特的制药技术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 有利于我国中药新药的开发和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而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是我国中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优势。同时, 我国还拥有一支具有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中药科研队伍, 有中医院 3 072所, 多所中医药院校,以及上百个中药新产品开发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和技术人员也是我国中医药研发的基础之一。

3、成熟的中药产业集群。

目前, 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大规模的优质药材生产基地基本形成, 中药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一批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有实力的大企业相继出现。四川、广西及泛珠三角等地区凭借其资源, 地域优势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其中泛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我国目前空间跨度最大、互补性极强、发展潜力巨大的中药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包含了以省为边界的诸多产业子集群,呈现出共同发展、合作竞争、协同互补的局面。

我国中药出口的问题

第1页

1、中药产品注册难度大, 信息品太落后,信息渠道不畅通。

我国中药材产品在国外注册有很大困难。除少数几个东方国家以外, 中 药在国外整体上不被认可。若想打入国外市场, 必须按照新药注册程序进行该国审批, 这对于中药极其困难。此外, 国外医药法规、市场动态对企业产品出口决策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但各国注册要求并不相同, 目前, 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国外相关法规、所需信息, 无法跟踪国际市场的变化, 阻碍了中药出口发展。

2、中药材产业国际化程度低。

中医药在欧美国家等主要医药市场尚未取得合法地位, 主要是以食品或品补充剂的形式进入,既不能注明功能主治,又不可能作为药品进入药店销售, 很容易在使用中出现问题。但中药只有进入西方的成药市场才能被主流社会所接受,才能对中药国际化起到根本的作用, 而且欧盟在 2011年后将实施 5欧盟传统药品法,未通过注册的传统草药如再以食品补充剂名义销售将被视为非法。

3、产品生产和出口结构存在缺陷。

突出表现在主要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主要产品基本都是 3类中药, 质量标准水平低,高质量的新药少见。我国出口额中, 绝大多数还是原料初级品,例如出口量较大的植物提取物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产品, 如食物色素。

4、国内中药市场面临洋中药的威胁。

国外医药企大量涌入, 其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科技能力和管理水平,一方面以合作开发的名义获取知识产权, 致力于研究开发;另一方面又以知识产权为武器, 企图独占中药带来的利益,对国内企业造成巨大压力。据了解, 辉瑞等跨国医药企业将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中药领域。目前跨国医药企业在我国抢注的中药专利多达 1 000多项。

5、技术贸易壁垒限制严重。

一般进口国要求进口药品的种植和生产应达到国际公认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GAP)和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MP)标准。而我国中药生产长期存在许多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中药重金属、农残问题的研究和标准制定落后于国际水平, 且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 稳定性难以控制, 产品中有成百上千种化学成分,不可能按照检测西药成分的方法来测定中药所有的化学含量, 而这正好是中药材出口的巨大障碍。

6、忽视中药的研究开发。

国内中药厂家、科研院所对中药新药的开发投入不多,而日、美、欧的一些药厂,35.00%以上员工是从事新药的研究开发的。由于开发疗效显著、安全稳定的新药的力度不够,利用现代高科技改进中药包装、改进中药剂型的投入不足,利用现代医学原理来研究中药药理的步伐不大,这就势必影响中国中药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的进程。

通过以上对我国中药的出口优势与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我国虽然具有这千年的中药传统文化,但对中药的并没有大力的开发,也只是应用古方治病而已,在今后我国应对中药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现代化的体系,这更有利于国外对我国中的认可,更有利于我国中药的出口。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