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图5-1 底泥疏挖工艺流程示意图
5.2.3驳岸工程
规划河道采用局部木桩石板路驳岸(长4000米)结合自然生态河坡的形式,总长度39400米,石板路宽度1.5米,路面高程27.7,自然河坡顶高程30.5米。
底泥疏浚工程疏挖底泥总体积为2.4万m,疏挖后泥浆在堆场经自然脱水、干化处置后,按沉积土搅松系数1.03考虑,其堆积量约2.47万m。
5.2.4河道设计断面
河道具体设计断面详见表5-2 河道断面 设计流河道名起讫点 称 m 顺河路——人民某某河 路 1607 13.507 30.5-30.339 6 1:2 2.6 16.4 25 18.1 M3/S m 长度 量 宽 m 坡 深 m m M3/S 沟底高程 底边水上口 高度 力 沟口过流能3
3
m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民路——漯阜985 18.747 30.339-30.241 铁路 漯阜铁路——中2238 24.205 30.241-30.017 心沟 8 1:2 3 20 25 29.2 8 1:2 2.6 18.4 25 22.1
5.2.5节制闸工程
为保证某某河与外河颍河水系顺畅沟通,不至于当颍河水位过高时,造成颍河顶托,达到某某河水系上能引水、下能排水,并根据《**市城市排水工程建设规划》控制内河水位的要求,在某某河与颍河沟通处设置一涵闸。
由于某某河水位较低,颍河水位高时,某某河水可流入下游河道,因此暂不设置雨水泵站。为使某某河成为活水,使其不但具有排洪除涝功能,而且可以满足城市水面景观生态要求,在河道下游建立一节制闸。规划某某河节制闸控制排涝面积7.50km,规划流量24.205m/s,规划正常蓄水位33.5m、防涝水位35.1m、最高水位35.4m。
3
2
5.3污水截流配套工程
5.3.1污水截流配套工程的作用
① 本项目的沿河污水截流工程与**市的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并不重复,而是作为城区污水管网工程的补充。原因是**市目前雨污混接现象严重,分流制实施的效果不理想,有很多建成区的污水改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造接入污水管的难度很大,而采用沿河截流的办法可以使这一部分遗漏的污水截流进污水管网,是比较彻底的办法。可以直接有效的防止污水进入河道,尽快地改善水质,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② 由于沿河设置的园林建筑、公厕等仍然有污水排放,而这部分污水,城区污水管网无法到达、收集,因此必须沿河设置截流管道,将这部分污水收集进行处理。
③ 某某河两岸,有些地区目前已超出城区范围,位于城郊,但是两侧的村落、集镇仍然有污水直接排入水体,而城区管网无法到达,因此沿河布置截流管道可以将这部分污水也收集到管网,减少水体污染。
5.3.2雨水工程
根据《**市城市工程建设规划》,某某河作为某某河雨水分区的受纳水体。该区域内为新建道路,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雨水管网体系。以某某河为受纳水体,利用现有管网将该区域内雨水管网进一步完善。具体排水范围:东起东升路向北沿漯阜铁路至振兴路,西至沙颍河左岸,南至顺河街。该区域汇水面积为4.05km。规划该区域内总建成雨水口17个(包括现有)。
某某河规划控制区内排水面积7.50平方千米,设计流量为24.205m/s。
1、雨水管渠形式
雨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具有取材方便,施工简单的特点,
3
2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圆管的最大尺寸为DN1500。流量较大及特殊地采用矩形断面箱涵。
2、雨水管道的链接方式 雨水管道的连接采用管顶平接。 3、雨水管渠工程量
表5-3雨水管渠工程量 管道长度(M) 某某河 DN800 DN1000 DN1200 DN1350 DN1500 3088 5862 1760 2446 合计 3.31 13156 管道密度 5.3.3污水工程
1、沿河布置污水载流管网,利用已经埋设的人民路污水主干管将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
位于东顺河街至胜利路区段,此区段是颍河滨水区到某某河滨水区的一个过渡区段,沿岸分布了大量的住宅区,属于两水的交接地带。河道改造后,某某河的主要水体形式发生变化,原有的河道变宽,因此,规划在此处设置生态污水沉淀区,对城市污水进行初步的沉淀。
2、污水总量预测
本项目污水截流配套工程的正式投入使用后,沿治理河道两岸生活污水将全部被收集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具体减排情况见表5-4.
表5-4 河道污废水减排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