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下载本文

有义、有别、有叙和有信的“五有”状态,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义:“义”是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 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战孟认为人性本善,而人国 子 性本善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

17

础与开端;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学说。 荀重新解释孔子的子 “礼”,熔礼、法于一炉;从“性恶论”出发,注重外在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二.儒学的经学化

18

1.背景

(1)社会经济的复苏和财富日臻丰厚,王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矛盾突出,无为而治不再适合社会需要; (2)汉武帝即位,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儒家地位迅速上升;

(3)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获得汉武

19

帝采纳,儒学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

(实质:“儒表法里”。外儒内法或王霸兼用。尚法尊儒,仁义德治与严施刑罚相结合。)

2.董仲舒思想 (1)贡献:兼采阴阳五行,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