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性情急躁,爱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意,总是怀旧;易猜疑和产生偏见;情绪忧郁,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燥热等。
33.增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4个方面。社会应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学校应着力进行教学改革,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本人要明确地认识到学习的社会责任,在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在创造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4.①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完善自己的个性。②遇到挫折时冷静分析,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③善于心理防御,积极化压力为动力。④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悦纳自己和他人他事,容忍挫折,学会自我宽慰。⑤精神释放。
35.大学生择业自卑感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调适方法:相信自己;相信公平;调整心态,付诸行动;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36.儿童说谎常有以下5种类型:①无意性说谎。年幼儿童由于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均未发育完善,分不清自我与环境和事物的真假,多由于无知而说谎。②被“逼”说谎。儿童做错事,因害怕受到惩罚而编谎话骗人。③逗乐式说谎。儿童出于好奇心和幻想,自寻乐趣,编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谎言。④虚荣心说谎。儿童由于自卑心理,或者为了维护自己或亲人的尊严,而编造谎言。⑤报复心理说谎。儿童有时出于报复心理而说谎,并不是存心欺骗。
处理办法:针对说谎的原因,进行诚实行为的教育,培养儿童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为人处世讲究诚实,以诚信为本。
37.我国心理学家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等方面提出了评价心理健康水平的7条标准,以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
17
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取得最大业绩,最佳的紧张度是
A.高紧张状态 B.低紧张状态 C.适度紧张状态 D.无紧张状态 E.超紧张状态
2. 可引起机体相应的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是由于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
A.不强 B.过强 C.一般 D.太弱 E.无关
3. 同样的应激源对于不同的个体会产生
A.相同的反应 B.不同的反应 C.类同的反应 D.积极的反应 E.消极的反应
4. 日常麻烦带来的苦恼所构成的应激称为
A.困扰 B.担忧 C.沉默 D.焦虑 E.痛苦
5. 出现在应激源反应中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个体对于应激源的
A.体质不同 B.认知评价不同 C.敏感度不同 D.反应强度不同 E.文化程度不同
6. 在应激中消极性最小而积极性最高的是
A.损害—丧失 B.挑战 C.威胁 D.敌对 E.嫉妒
7. 可预期的应激源,尤其是在短期内发生的强烈应激源对机体的影响是
A.微弱 B.较小 C.中度 D.较强 E.剧烈
8. 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可影响到机体各种内脏活动的原理是
A.大脑皮质通过边缘系统抑制应激系统 B.大脑皮质通过边缘系统控制应激系统 C.大脑皮质通过边缘系统唤醒应激系统 D.大脑皮质通过边缘系统干扰应激系统 E.大脑皮质通过边缘系统诱导应激系统
9. 在GAS模式中,根据应激源的强弱程度,机体作体内能量的动员,此期为
A.耗竭期 B.稳定期 C.抵抗期 D.警戒期 E.激发期
10. 应激事件可引起人们的消极情绪,损害认知功能,并普遍激发机体的反应系统。这称作
为
A.激励 B.解脱 C.应对 D.回避 E.超脱
11. 学会解释消极情绪、认知曲解以及发现唤起应激的因素,帮助认知调整,达到降低应激
18
反应的方法称为
A.自我压抑 B.自我调节 C.自我支配 D.自我意识 E.自我理解
12. 某些疾病其发病、发展、转归与防治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这一组疾病称为
A.精神疾病 B.躯体疾病 C.社会疾病 D.心身疾病 E.流行疾病
13. A型行为者的冠心病的发病率比B型行为者大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14. 心理社会因素是多因素发病理论中的一个
A.基本因素 B.诱发因素 C.次要因素 D.综合因素 E.潜在因素
15. 人们在遇到压力、痛苦、困境、困扰时引起自杀的主要原因是:
A.不想应对遇到的应激源 B.已排除遇到的应激源 C.难以应对遇到的应激源 D.无意识遇到的应激源 E.想超越遇到的应激源
16. 以下哪个在理解应激概念方面的观点是错误的
A.机体的稳态是通过体内适应反应对应激源的相互作用而实现 B.应激源对稳态包括躯体性和情绪性的破坏作用称为干扰力
C.当机体的稳态失衡时不能通过体内抗干扰的能力使稳态重新建立 D.应激是干扰力与重建力的相互作用
E.应激有两重性,既要消耗能量,又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增长与发展应对能力 17. 社会支持有多种形式,但不包括
A.给予信息 B.给予指导和关怀 C.给予经济资助 D.给予影响和教育 E.提供鼓励与保证
18. 以下是部分心身疾病,但不包括
A.颈椎病 B.心性猝死 C.支气管哮喘 D.瘙痒症 E.类风湿性关节炎 [A2型题]
19. 有位女高中生,母亲因心脏病突然病故,一年后父亲又与一女友结了婚。她感到很失落,
很沮丧。这些重大的生活事件给她带来的打击引起了她其后3年多的日常烦恼。这些重大生活事件所构成的是
A.应激效应 B.打击效应 C.激活效应 D.余波效应 E.困扰效应
20. 有位中年技术员在一家公司上班,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噪声较大,工作负荷也很大,班
组的人际关系复杂,因得不到上司的赏识迟迟没能晋升,给他的心身健康带来很大的压力。他所面对的应激源是
A.日常生活应激源 B.职业性应激源 C.环境应激源 D.内源性应激源 E.沟通性应激源
21. 在现代社会中,成年人主要将精力消耗在工作中。他们所在工作的企事业中因政策或政
策的执行问题会导致很多有关的应激源,但这些应激源不包括 A.组织的结构与气氛 B.社会环境的意外
C.职业性人际关系 D.个体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负责程度
19
E.个人职业经历
22. 一位中年妇女由于对工作的过度需求促使个体感到心力疲惫,处于无从应对的状态。平
时感到头痛、疲劳、失眠、情绪低落、沮丧消沉、自暴自弃、十分消极。她的这种心身耗竭状态称为
A.亡阳 B.绝望 C.变态 D.崩溃 E.失落 [A3型题] 题23~24
一位中年男性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已5年。
23. 经心理医生检查,认为他具有A型行为特征,但有哪一项不符
A.有时间紧迫感 B.待人随和
C.有竞争性 D.对工作过度提出保证 E.为成就努力奋斗
24. 以现代医学观,冠心病是属于哪一类疾病
A.单纯躯体疾病 B.神经症 C.流行疾病 D.心身疾病 E.人格障碍 题25~26
一位外科医生在对术前病人的谈话中,解释了手术的过程、手术中的危险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又要求病人不必把手术的危险性看得太严重,多想手术的积极意义,有利于病灶的切除和身体的康复,并教会病人一些放松的技巧。病人得到了鼓励和支持,消除了术前的焦虑。
25. 外科医生帮助病人有效应对方法属于
A.增强防御机制 B.减轻紧张
C.耐心的劝导 D.重新评价情境 E.思想政治工作
26. 医生所用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病人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是
A.增强病人对威胁情境的控制能力 B.接受心理方面的暗示 C.提高思想觉悟 D.得到医生的热情劝告 E.增加病人配合治疗的责任感 [B1型题] 题27~28
A.心理社会因素作用过强 B.个体对疾病的认识
C.心理社会因素作用持续过短 D.精神疾病对人们的心理影响过程 E.医治疾病对个体的躯体损害
27. 可引起机体相应的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 28. 身—心反应所涉及到的方面 题29~30
A.劳动待遇 B.组织的严密程度 C.劳动范围 D.职业性经济关系 E.个体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负责程度 29. 是职业内在的应激源
30. 是企事业中的政策及其执行有关的应激源 题31~32
A.情感脆弱 B.强工作负荷 C.能量释放 D.失落 E.崩溃
31. 引起崩溃的常见原因 32. 心身耗竭状态 题33~34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