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基础》教案: 第十课 动物图案 下载本文

二)以摄影,绘画作品中的动物形象为素材进行变化

利用摄影绘画作品中的动物形象进行图案变化是一种较方便、快捷的途径。许多摄影、绘画作品是经过精心筛选、推敲产生的,其中既有瞬间的传神动态。如抓拍的动物图片,又有很详实的形象结构资料.如一些动物科普知识图片。这些相对静止的动物形象,很便于直接利用。平时应随时注意收集,整理各类艺术形式的动物形象资料。

二、动物图案的变化方法

变形是艺术形象的体现。因此,变形的目的在于表现动物的特征,而不是如实地描写。它是运用提炼、夸张、添加、几何、拟人、巧妙等多种手法,创作出特征明确、形象生动、装饰完美的图案形象。·

1、提炼:提炼是对形象的高度概括,去掉繁琐的细节,保留其最突出、最生动的部分。 2、夸张:没有夸张就没有艺术,夸张可以使动物图案的整体效果更加鲜明有力。 3、添加:添加是简化夸张的形象,按照设计的意图使其繁复的一种手法。 4、几何:将动物进行几何结构处理,使具体形象抽象化,舍弃了更多的细节。 5、拟人:拟人手洁是将动物作人格化的描绘。

6、巧妙:巧妙是手洁灵巧高明的意思。在变化形象时,可以运用巧妙的构思、穿插,使动物形象更典型、更富于联想。

动物图案的变化与植物图案一样,要求概括、夸张、平面化.秩序化、变更比例,减少透视、写意与抽象相结合等。但由于动物自身的特点,在图案变化上又有其独特的方法。

一)形象归类

动物虽然种类繁多,形象复杂,但可以归纳成不同类别,每一类别的动物有相似的形体结构。如:飞禽类动物均为卵生动物.它们的身体外形就在椭圆形的基础上产生变化。

灵长类动物的外形很接近人类,能直立行走,上下肢分工。食草类动物形体多为直线体块,四肢细长,头部咬肌发达。

食肉类动物形体则多为弧线形、肢短爪大,头部较小。

还有啮类动物,多是圆头圆身,前腿短,后腿长。确定了各类动物的基本形体特征,并进行几何化归纳,细部特征也就易于表现。在形象归类时要力求形似。

动物的色彩特点主要体现为皮毛特点,它既是一种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又是很好的装饰素材。有一些低等的小动物,如:鱼鸟.昆虫,它们没有什么复杂的结构和动态,却有十分绚丽的皮毛色彩。

动物色彩的另一个特点,还体现在动物的皮肤纹理上,有些动物虽然没有美丽的毛色,却有特质的

皮肤肌理,如:鳄鱼.犀牛、刺猬等。将这些特质的皮肤肌理进行整理和夸张表现,同样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