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部控制的覆盖围广泛,涵盖企业所有的业务和事项,包含每个层级和环节。( ) 4.部控制的目标是彼此孤立的,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 ) 5.经营目标是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 )
6.部控制应当兼顾全面体现了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需要突出重点。( ) 7.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时俱进,符合适应性原则。( )
8.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控制符合重要性原则。( )
9.部控制制度在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部控制仅仅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 )
10.越权操作属于部控制的局限性之一。( ) (四)简答题
1.企业建立与实施部控制应把握哪些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具有怎样的在联系?
答:企业建立与实施部控制应把握的原则包括:
(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即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部控制的重要性原则即部控制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和事项、高风险领域和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则。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要求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建立部控制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应当与其经营规模、业务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实施部控制应当权衡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 . .
全面性原则强调全程控制、全员控制和全面控制,重要性原则要求在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在强调重点的同时也要考虑实施的成本,即成本效益原则。
2.我国《企业部控制基本规》规定部控制包含哪五个要素?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答: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包括:
(1)部环境。部环境是企业实施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它是实施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结合具体业务和事项,运用相应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或称控制手段去实施控制。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它是实施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5)部监督。部监督是企业对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企业应评价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部环境在最底部,这说明部环境属于部控制的基础,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部环境的好坏决定着部控制其他要素能否有效运行。
部监督在最顶部,这表示部监督是针对部控制其他要素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检查,是对部控制的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
由于企业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企业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找出那些会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对其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这就是风险评估,它是采取控制活动的根据。
根据明确的风险应对策略,企业需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有效控制风险,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尽量降低企业的损失,这就是控制活动要素。
信息与沟通在这五个要素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外的关键地位。控制环境与其他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通过信息与沟通这一桥梁才能发挥作用。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部监督的实施需要
以信息与沟通结果为依据,它们的结果也需要通过信息与沟通渠道来反映。缺少了信息传递与外沟通,部控制其他因素就可能无法保持紧密的联系,整合框架也就不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