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唯物论
一、单项选择
1、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问题的出发点是( )
A、物质第一性原理 B、客观实际C、科学技术 D、实践 2、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
A.客观实在性 B.主观能动性 C.规律客观性 D.运动绝对性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4、“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5、随着电脑的发现及其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类在解决没有感觉的物质同有感觉能力的物质发生联系的问题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根源于( )
A.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 B.物质与意识是世界共同本原的二元论 C.世界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可知论 D.物质是意识基础的唯物主义 6、世界统一于( )
A.存在 B.精神 C.感觉 D.物质
7、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矛盾性
9、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0、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A.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充分集体主义精神 D.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 11、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 )
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对人类自身的改造 D.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13、中国古代佛教理论家惠能认为\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
14、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 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 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15、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的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16、江泽民指出:“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这体现了哲学上的(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理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关系原理 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原理 D运动和静止辨证关系原理 17、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18、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 ) 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