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1

三峡大学文学院·茶庵读书会

13

映句法功能这种分类就没有意义,譬如说俄语动词有两种变位,名词变格有三种类型,如果我们根据这些区别来给俄语的动词和名词分类,虽然根据的也是词的形态,这样划分就没有多大价值。在印欧语系里,也有少数词没有形态标志,如sheep,它的单复数的语音形式一样,讲英语语法的人把这个词归入名词,是因为sheep这个词跟表示复数时后面要加上复数后缀-s的名词,在语法功能上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完全根据句法功能来确定它的词性。所以朱德熙《语法答问》(1985)“我们能够根据形态划分词类,是因为形态反映了功能,形态不过是功能的标志。”

陈望道先生也说“词类区分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词在组织中显示的功能”(1978)。这一点朱德熙《语法答问》(1985)则进一步指出对汉语来说是这样,“对于别的语言也一样适用”。

3.3根据语法功能分类

朱老师在《语法讲义》中讲“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语法结构里所占据的位置”。

张斌《简明现代汉语》(2004年)中讲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1)充当句法的能力(2)词与词的组合能力(3)词的粘附能力

邢福义《现代汉语》(2003)讲词的区别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词的组合能力(2)词的造句功能(3)词的语法形式

语法功能通俗得讲就是指,词和词的结合能力,通常说的形容词可以放在名词前头做修饰语,可以放在名词后头做谓语,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等等。要用现代语言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指词的语法分布。同类的词大体有相同的功能,所以可以将语法的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些词怎样分类?

A 来 吃 讨论 参加 管理 (能带宾语,不能加“很”) B 大 好 简要 干净 坚固 (能加“很”,不能带宾语) C 懂 怕 了解 喜欢 感谢 (能加“很”,能带宾语,还可以同时加“很”带宾语 如“很懂道理”)

D 活跃 方便 丰富 繁荣 (能加“很”,能带宾语,但不能同时加“很”带宾语 )

A、B 两组容易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词类,C、D两组怎样划分?

C组要么归入动词,要么归入形容词,但也只能有一种选择。这就涉及到词类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同一个词类内部的各个具体的词,各自具有的性质不完全相同。词类与词类之间,虽然有互相区别的特性,但也不能认为彼此没有一点相同的性质。例如动词和形容词虽是两类,也有某些共同的语法功能,譬如都能做谓语,都能受副词修饰等等。因为同类的语法功能不尽相同,所以大类之下可以分小类;因为异类词之间也可能有某些共同的语法功能,所以大类往往可以归并成更大的类(动词和形容词可以归并成谓词)。

D组是动词?形容词?还是兼动词形容词?

4 词的数目和名称

就几家有影响的《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著作或教材来看,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为多少,意见不一。

中国第一部讲汉语语法的专著《马氏文通》(马建忠 1898)借鉴西方语法学,把文言文的词类分为以下九类: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介字、连字、助字、叹字。

第一部有影响的系统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著作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把现代汉语词类分为九类,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其基本类与《马氏文通》相同,只是名称稍有改动。

13

三峡大学文学院·茶庵读书会

14

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52-1953)分出量词、象声词(包括叹词),并指出名词的特殊类——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

由张志公先生主持制定的《暂拟汉语教学系统》(1956)把汉语词类分为11类:名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1984年重修订为《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增加拟声词,把词分为12类。

在教学领域里有很大影响的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分为13类:名词、动词、助动词、量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

黄伯荣、廖序东编的《现代汉语》分为14类:名词、动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形容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象声词。

各家分歧的主要表现为:(1)名词要不要再细分?(2)形容词要不要再细分?(3)助词要不要再细分?

(一)名词要不要再细分?

请先看例词:A 学生 老虎 空气 文学 B 今天 元旦 春节 星期一

C 山东 隔壁 门口 东城区 D 上 外 左边 东方

A组归入名词没有意见,能不能把B、C、D组也归入名词?《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把它们归入名词但单独提出来,看作名词里的特殊的三个小类。张斌在《简明现代汉语》里把B、C、D组看成名词下的小类——特殊名词,并把B组看成一类,C和D组看成一类。朱老师在《语法讲义》中把它们各自独立成类,跟名词平起平坐。我个人认为朱老师的处理办法比较好,为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B、C、D三组词,有它们自己的特点,譬如从语法意义上看,不是表示一般的事物,而是分别表示抽象的时间、处所、方位。其次,从语法功能上看,能直接作介词“在” 、“到” 、“从”的宾语,构成介词结构,这是一般名词所不具备的。如:“在今天出发”,“到上海去”,“从左边观察”。再次,能分别用“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指代,能分别用“哪里/那儿”,“多会儿”提问,而这都是一般名词所不具备的。朱德熙老师把它们从传统的名词类里边分出来,注意到了它们的特殊性,使我们更清楚地掌握词类。

(二)形容词要不要再细分?

也请先看例词: A 大 绿 认真 小气

B 通红 煞白 黄灿灿 糊里糊涂 C 荤 温 野生 微型

对上面列出的三组词,在处理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

(1)归入一个大类,都看作形容词,内部在分三个小类:性质形容词(A组)、状态形容词(B组)、非谓形容词(C组)。

(2)分为并列的两类:形容词(A、B组)和区别词(C组),形容词下在分两个小类:性质形容词(A组)、状态形容词(B组)。朱德熙《语法讲义》,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2002),张斌《简明现代汉语》(2004)都采用这种观点。 (3)分为并列的三大类:性质形容词(A组)、状态形容词(B组)、区别词(C组),把状态形容词独立为状态词。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2003),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2003)采用这种观点。

我个人赞同第二种观点,C组词在语法功能上跟A、B两组词有很大的不同,C组词的语法功能很窄,A、B两组词在意义上密不可分,语法功能上比较接近,所以仍把A、B两组词归为一类。

(三)助词要不要再细分?

助词要不要再细分,指把“吗、吧、啦、呗”等专门表示语气的助词要不要从助词里

14

三峡大学文学院·茶庵读书会

15

边分出来单独立类,称为“语气词”。就目前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倾向于将语气助词从助词里边单独立类,称为“语气词”。 朱德熙《语法讲义》,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2002),张斌《简明现代汉语》(2004),都单独分出了“语气词”。理由是: (1)从语法意义上来看,这些词专门表示某种语气; (2)从语法功能上来看,这些词经常附在句子的末尾; (3)从韵律上来看,这些词之后一定有停顿。

这就是说,这些词的特点比较鲜明。再说,语气词是汉语词汇和语法上的一大特点。

说到语气词我有一个疑问:“简直、偏偏、难道”一类的词也表语气,能不能归入语气词?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见。

5兼类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然而词的语法功能往往是互相交错、参差不齐的。一方面,各类词的语法功能并不是该类词中的每个成员都会具备的,即对内缺乏普遍性。另一方面,某一方面语法功能往往不是某类词所专有的,即对外缺乏专有性。所以,在汉语的词进行分类的时候,要分清那些是一般规律,那些是有条件的或特殊的规律,那些是个别现象。如兼类问题要特殊看待。

5.1与兼类相关的几个定义

兼词:古代汉语特有的现象,有兼音兼义的,如:诸(之於 之乎),叵(不可);有兼义不兼音的,如:焉(于是 于之)。

兼类词:词的兼类指某一个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词类的特点和用法,意义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如:他在教室。他在教室读书。前一个“在”是动词,意义较实在,后一个“在”是介词,意义较虚,在意义上有联系。

同音词:两个词同音同形,句法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词汇意义上毫无联系,如“射出一束光”,“光说不做”,前一个“光”是名词,后一个“光”是副词,两者在意义上没有联系。

转换词,又叫词的活用。如“比陈景润更陈景润”中的后一个“陈景润”是转换词,它是由前一个名词“陈景润”转换过来的,临时改变了词性,具有了形容词的性质,而兼类词尽管一词多类,但不改变词性,特点是固定的。

5.2关于兼类的一个疑问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2002年7月第3版)P57列举常见的兼类词的情况: 兼动、名的:病、锈、建议、领导、工作、代表、指示、通知、总结等; 兼名、形的:左、科学、标准、经济、道德、困难、理想等; 兼形、动的:破、忙、丰富、明确、端正、明白、努力等; 兼形、区别的:共同、自动、定期等; 兼名、动、形的:麻烦、方便、便宜等。 提到“共同、自动” 兼形、区别词。

而季羡林主编《朱德熙选集》(2001年12月第1版)讲到“必然”的词性时说:“‘必然’兼副词、区别词,‘共同、自动、高速、长期、局部’等等跟‘必然’情形相同。” 并讲了确定“必然”词性的理由:“必然”只出现在三种位置上:(1)状语(必然失败),(2)定语(必然趋势)(3)“的”字的前头(必然的趋势| 这是必然的)这正好相当于区别词和副词的分布的总和,看成区别词兼副词。在状语位置上是副词在其它位置上是区别词。 那么“共同、自动”属于什么词性?同学们讨论一下。

5.3对兼类词的几种观点

任何分类都有一定的相对性,语法研究中词的分类,也不例外,兼类在不同研究和应用

15

三峡大学文学院·茶庵读书会

16

领域有不同的理解。

(一)语音相同,字形相同,而且意义上有联系而分属不同的词类的词看作兼类词。 (1)这些文件由你保管。(2)他是我们的仓库的保管。前一个“保管”是动词,后面一个“保管”是名词(指人),属于兼类。因为虽然意义不同,但由明显的联系。

(二)同音同义而兼有两种或多种词类才算兼类词。 按这样理解,上面(1)(2)中的“保管”不属于兼类词,因为它们只是语音和字形相同,意义上二者虽有联系,但并不相同,前者表示行为动作,后者表示事物(人),应看为同音词。(3)一按纽,那门就会自动关闭。(4)他买了一把新自动伞。

两个“自动”意义相同,语法功能不同,(3)中的“自动”只能做状语,(4)中的“自动”只能做定语,现代汉语里没有一种只能做定语和状语的词类,现代汉语里有副词一类,它只能做状语,又有区别词一类只能做定语,于是“自动”这一类词处理为兼类词,兼副词和区别词。

(三)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定义“兼类词”

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这样处理,前面提到的“一束光”“光说不练”中的“光”也是兼类。

6 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在分类中,除了会遇到兼类现象外,往往还会遇到一些例外的现象,而这些例外的现象都是现在的研究中还不能解决的。

(1)“很”和“极” “很”和“极”,在现代汉语里大家都把它们看作副词。但副词是只能作状语的,可是“很”和“极”除了能作状语外还能作补语,如“好得很”、“好极了”这显然跟一般的副词用法不一样。汉语里没有专门作补语的词类,所以“很”和“极”的分类是个难题。 (2)“一起”和“一块儿” “一起”和“一块儿”,经常作状语,如“我们一起/一块儿走吧”。一般把它们看作副词。可是,它们又可以作介词“在”的宾语,如“我们在一起/一块儿玩吧”。这里的“一起/一块儿”。怎么处理?难办的事。 (3)“开”

这里说的“开”是“四六开”、“三七开”里的“开”。这个“开”,在《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注释的“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这个“开”的出现环境很特别,它只能出现在两者相加为十的两个数字。这个“开”也是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4)“见方”

“见方”这个词语法功能也特别,它只能出现在由长度单位量词形成的数量词的后面,如“三尺见方”、“两米见方”、“五公分见方”等。这个“见方”也是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参考书目:

孙汝建主编《现代汉语》 2005年6月第1版 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 2003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2002年7月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斌《简明现代汉语》 2004年9月 复旦大学出版社

季羡林主编《朱德熙选集》2001年12月第1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季羡林主编《张斌胡裕树选集》 2001年12月第1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2003年8月第1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