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区2017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二 下载本文

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②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心其害于学故也。

③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

④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有删改)

2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3分)

25.对第②段举颜回一例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表达对颜回安于困顿、清贫自守行为的困惑。 B.揭示做官忙碌奔波的处境会妨害学道的道理。 C.对比作者疲累的现状,强调精神之乐的可贵。 D.表达对颜回自以为乐的生活态度的难以苟同。 26.简析第③段“嗟夫”一词在构思上的作用。(2分)

27.简析第③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沉湎于物质的享乐,会堵塞住士人追求大道的进程。 B.求道者认为天地的大小和个体的死生是最重要的事。 C.臻于求道之境,可以无视境遇困窘而内心超然旷达。 D.官场奔波疲乏,让作者放低心态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28.结合全文,分析第④段画线句丰富的情感内涵。(3分)

24.(3分)多用短句,形象地突显出日常公务繁杂琐碎、耗神费力的特点;和作者不胜烦

5

扰,疲乏无奈的心境切合。 25. (2分)D

26.(2分)从对为官现状的哀叹转而到“圣人之乐”的思考;从“个人”的感受过渡到对“士人”群体的思考。(由感怀到议论,由个体到一般,延展了文章的深度与广度。) 27. C(2分)

28.(3分)表达了作者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在求道过程中的谦逊姿态。 虹口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芝阁记 王安石

①祥符时,封泰山以文天下之平,四方以芝来告者万数。其大吏,则天子赐书以宠嘉之;小吏若民,辄锡金帛。方是时,希世有力之大臣,穷搜而远采,山农野老,攀缘狙杙,以上至不测之高,下至涧溪壑谷,分崩裂绝,幽穷隐伏,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而芝出于九州、四海之间,盖几于尽矣。

②至今上即位,谦让不德。自大臣不敢言封禅,诏有司以祥瑞告者皆勿纳。于是神奇之产,销藏委翳于蒿藜榛莽之间,而山农野老不复知其为瑞也。则知因一时之好恶,而能成天下之风俗,况于行先王之治哉?

③太丘陈君,学文而好奇。芝生于庭,能识其为芝,惜其可献而莫售也,故阁于其居之东偏,掇取而藏之。盖其好奇如此。噫!芝一也,或贵于天子,或贵于士,或辱于凡民,夫岂不以时乎哉?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而卒所以贵贱者,何以异哉?此予之所以叹也。

22.祥符年间,芝“几于尽”的原因是什么?(2分)

23.分析第②段的作用。(3分)

24.下列对陈君建阁藏芝的原因的推测,合理的一项是()(2分)

A.不满皇帝迷信祥瑞粉饰太平。

6

B.进献朝廷颂扬今上谦让有德。 C.为芝草不遇于时而感到惋惜。 D.先居为奇货再伺机高价出售。

25.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认为应以士人际遇的贵贱来区分是否有道。 B.作者把士人不应为贵贱所役使作为文章的主旨。 C.作者为士人的际遇为何有贵贱之分而感到困惑。 D.作者认为士人和芝草贵贱有别的原因是一样的。

26.清人沈德潜评价《芝阁记》“用意多在题外”。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

22.答案示例:宋真宗祥符年间,朝野以灵芝为祥瑞,一时上至大吏下至小民旁搜远采,致使九州四海之间,灵芝几乎穷尽。(2分)

23.答案示例:第②段写宋仁宗不信祥瑞、天下人不识灵芝,与第①段写真宗迷信祥瑞形成对比,有力论证了君王因一时好恶而改变天下风俗的观点,同时为第③段中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做了铺垫。(3分) 24.C(2分) 25.D(3分)

26.答案示例:作者通过叙写灵芝在真宗、仁宗两朝天差地别的处境,以小见大(托物言志),阐明了士人的命运如同灵芝、荣辱贵贱都取决于时运的人生哲理,意在题外,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直观),易于读者理解。(4分) 黄浦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枕中十书序 (明)袁宏道

①人有言曰:“胸中无万卷书,不得雌黄人物。”然书至万卷,不几三十乘乎?除张司空外更几人哉!予于汉刘向、唐王仆射、宋王介甫、苏子瞻见之,然自子瞻迄今又三百余岁□,予于杨升庵、李卓吾见之。或说卓秃翁,孟子之后一人,予疑其太过。又或说为苏子瞻后身,以卓吾生平历履,大约与坡老暗符,而卓老为尤惨。

7

②予昔令吴时,与卓吾游黄鹄矶,语次及著述书,李卓吾便点首曰“卓老子一生都肯让人。难著书则吾实实地有二十分胆量,二十分见识,二十分才力,若信得过否?”予唯唯,遂诘之曰:“尔数部中,谁是最得意者?”卓吾曰:“皆得意也,皆不可忽也。《藏书》,予一生精神所寄也;《焚书》,予一生事迹所寄也;《说书》,予一生学问所寄也。别有十种,约六百余纸,于中或集诸书,或附己意,此予一生神通,游戏三昧所寄也,尚未终册,完当从门下校之。”自是分袂,伊南我北,卯酉相望。不数年,卓吾竟以祸殒,昔哉!

③乙酉,予主陕西试事毕,复谢,天子恩命,夜宿三教寺,寺高阁敝筐中,获其稿读之,不觉大叫惊起。招提老僧,执光相顾。予遽询曰:“是稿何处得来,束之高阁?”老僧曰:“乡者温陵卓吾被逮时寄我物也,嘱以秘之枕中,毋令人见。今人已亡,书亦安用!”予曰:“嘻,奇哉!不意今日复睹卓吾也,卓吾其不死矣!”惜书前后厄于鼠牙,予以囊受卓吾之祝,故于燕居时续而全之,付冰雪阅而订之,藏之名山,俟有缘者梓而寿之。

【注】①袁宏道:文学家,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学说。②李卓吾:名贽,号卓吾,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晚年被诬下狱,自刎于狱中。

22.填入第①段方框内虚词恰当的一项是()。(1分)

A.也 B.矣 C.乎 D.欤

23.第①段写“坡老”的用意是: 。(2分) 24.对第②段画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卓吾著书立书特别真诚用心,从不让人。 B.李卓吾著书胆量见识和才力,超过一般人。 C.李卓吾著书更讲究信用,超过常人二十分。 D.李卓吾除著书外,其他方面都可以谦让人。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直线部分的句子。(3分)

26.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4分)

22、(1 分 )B

23、2分)答案示例:以苏东坡坎坷的人生经历衬托出卓吾的更加凄凉的晚景。 评分说明:手法1分,内容1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