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规范压力
2、群体压力的结果: 1)群体压力下的从众。
2)群体压力下的抵制(教材132-133) (1)独立性(比较理智的独立自主)。 (2)反从众(执拗,故意闹对立)。 (3)集体主义自决。
3、群体压力和活动效率。当群体压力正确且个体能够正确对待时,有利于提高活动效率。反之,则降低活动效率。
4、群体压力和学校管理。合理利用群体压力做好少数人的管理工作。 (三)群体凝聚力(group cohesion)
1、定义:群体凝聚其成员的力量,群体对其成员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表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团结、互相支持、互相依靠。
2、对活动效率的影响:当群体受到正向引导倾向于提高活动效率时,群体凝聚力越高,活动效率就越高;反之则相反。高群体凝聚力的去个性化。
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内外因素 1)内部因素:
(1)群体成员的魅力;
(2)群体领导者的威信及其与成员的关系;
(3)群体成员的协作、团结意识和人际关系氛围; (4)目标的一致性和群体绩效; (5)群体成员需要的满足; (6)公平性和机会均等性。 2、外部因素:
1)挑战性压力;例如,班级、教研室之间的评比竞赛。 2)外部的破坏性压力(威胁); 3)社会地位。
4、管理对待:对群体凝聚力要加强正面引导,从团结的意义上加强群体的内聚力。 (四)群体成员的素质结构 1 同质结构和异质结构
同质结构(homogeneity construction)指个性倾向、知识、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差异较小的结构。异质结构(heterogeneity construction)则相反。
(1)个性倾向性上,同质结构一般有利于活动效率提高;反之亦然。
(2)知识能力结构上,常规性工作同质结构有利于活动效率提高;创造性工作则相反(特殊情况例外)
2 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静态结构指群体成员相对稳定的素质结构;动态结构指群体成员处在变化发展中的素质结构。 一般情况下,群体成员在个性倾向、知识、能力上保持动态结构有利于活动效率提高;二者的对立统一。
(五)群体活动的特点(教材135-136) 以下群体活动的特点影响效率: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 2)参与活动的成员规模程度 3)内容的复杂程度
4)活动目标的效价与参与者期望的适合程度 5)活动手段的有效程度。
(六)群体情境下成员的心理变化 1、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倾向
1) 定义:指个体活动受到群体成员在场的影响而提高效率的现象。实验(社心教程378):1898
21
年美国学者特里普里特骑车观察(单独时速24英里,跑步伴随31,竞赛32.5);30年代清华大学学者的蚂蚁拱土实验。
2 )原因:(1)多数人一起活动,增加了个人被评价的意识,提高了个人兴奋水平;马克思语。 (2)与他人一起活动,增强了相互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 (3)减少了单调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 2、社会干扰(social disturb)倾向
1)定义:也称社会顾虑倾向。与社会助长正好相反。F 阿尔波特写文章实验。集中:3(最好)、4(中等)、6(最差);分散则分别为6、4、3.
2)原因:(1)他人在场的外在刺激,干扰了个体对活动的精力集中; (2)被他人评价意识过强,也可能产生焦虑,导致效率下降。 产生社会助长或干扰的条件:
客观条件 :1)活动性质和熟练程度;
2)在场人的角色、态度、性别(异性效应。研究发现:当男性被试做同样活动时,如果在场的分别是漂亮女孩和丑陋女孩,漂亮女孩的促进作用更大。任俊:《积极心理学》P14)
主观条件:1)动机水平;(右图 叶克斯-多得森定律) 2)个性特征。
3、社会标准化倾向(standardization tendency)
定义:指人们在群体共同活动中趋于一致的倾向。无形或自发产生的标准约束成员行为的社会心理现象。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解释。
4、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
定义:群体一起活动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谢尔1930年拔河比赛的研究。原因:个人被评价的担心减弱,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
5、责任分散
指个体在群体中有时会比单独时有更小的责任感。原因。 因此,要更好地设计和明确员工责任。 四、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和管理 (一)学校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 1、时空基础(教材P136) 2、心理基础(教材P136)
(二)学校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教材136-137)
1 塞利士分类:冷淡型、乖僻型、策略型、保守型。(了解) 2 道尔顿分类:垂直型、共栖型、依赖型。(了解)
3 里维斯分类:友谊群体、嗜好群体、工作群体、自卫群体、互利群体。(了解) 4 按性质分类: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重点掌握)。 5 按群体成员关系和性质分类(P139,了解)
(三)学校非正式群体的基本特征(教材139-140) 1、成员感情融洽;
2、共同活动相对协调; 3、内部结构相对稳定; 4、彼此沟通快速有力。
(四)学校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1、对成员个人的作用(教材140):补偿作用、控制作用、同化作用、激励作用。 2、对组织作用:积极方面——参照作用、辅助作用。 消极方面——抵制变革、传播谣言、结群谋私。 (四)学校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1、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避免两种偏见。 2、分类对待非正式群体。
1)对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应保护、利用,促其成长 2)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坚持正面疏导。热情帮助。
22
3)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应尽力教育、改造、转化或必要的解体、取缔。
第七讲小结和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主要概念: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暗示、从众、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 2、试分析学校群体成员适应的常见方式,管理上如何利用它们?
3、试对影响群体活动效率的内在因素进行分析,管理上该如何利用这些因素?
4、群体条件下个体的心理活动和活动效率会发生哪些变化?你认为应该如何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5、试分析学校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作用,如何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第八讲 学校人际关系
教学目的:
掌握人际关系的的实质并了解其形态 掌握学校人际关系的一般特点
了解学校中不同种类人际关系的特点 掌握调节学校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定义
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和发展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涉及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
(二)实质
1、人际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2、人际关系以人的需要为基础。
3、人际关系以交往为手段。交往频率和交往深度。
4、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需要、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合体。 (三)人际关系形态 1 亲密形态。 2 互利形态。 3 勉强形态。 4 冲突形态。(四种形态可以互相转化。“不打不成交”)
另外的分类:1 融洽的吸引关系 ;2 点头的一般关系; 3 矛盾的冲突关系 二、学校人际关系的一般特点 (一)教育性。
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教育学生而进行,学校人际关系首先是一种具有教育功能的关系。表现在: 1 人际关系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目的和手段。解释(教材149)。
2 学校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密切程度和矛盾解决主要受教育性的调节。解释。 (二)纯洁性。表现:
1 作为学校人际关系载体的教育内容无比高雅与洁净; 2 学校成员素质的纯朴、天真和高尚;
3 人际交往,特别是师生交往目的(教育和受教育)纯洁并受特殊规范的约束; 4 维持学校人际关系的主要纽带是教育活动和感情因素。 (三)阶段性。表现:
1、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限性。
2、学生毕业后直接交往往往会结束或减少,师生、同学之间人际关系开始变化。 理解学校人际关系的特点应该注意两点(教材150): 1、三个特点的相互联系;
2、这些特征是从肯定角度讲的。(反例)
关于学校人际关系的意义(教材150-151;自学)
23
三、学校中不同种类的人际关系
(一)领导与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平等性 1 共同的教育者的角色使然。解释。 2 二者频繁的角色变换使然。解释。 3 教师的角色专长使然。解释。 (二)教师人际关系的双重性 1、积极层面:
1)相互支持,协调配合。 2)文明友好,和谐相处。 2、消极层面: 1)淡于交往。 2)文人相轻。
(三)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性
1、小学生——朴实;纯净;易变;重师。2、初中生——初步分层;小群丛生;男女界限分明。 3、高中生——“准”成人化;注意“影响”;“哥们义气”。 (四)师生人际关系分析 1 师生人际关系的特征
除了教材上(P153)所讲的需要互补、交往规范、角色多重外,另外的特点如下: 1)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因为(1)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教育目的。(2)一般来说是个人不能够自由选择的。
2)双方有不同的职责和期待并由此产生教师的“爱生性”和学生的“向师性”。 3)双方在身心成熟度上有很大差别。
4)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不同,一方为领导者、管理者、提出要求和任务;另一方? 5)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 小学阶段师生关系特点
1)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 2)师生关系比较稳定、简单。 3)师生关系对学生有极大影响。 3 中学阶段师生关系的特点
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少。初二最明显。
2)随着年级的升高,师生关系的理性成分增多,感情色彩相对减少。 3)随着年级的升高,师生关系的稳定性降低,复杂性提高 4)随着年级的升高,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弱。 4 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1)在学习方面
(1)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2)影响课堂气氛 、学生情绪和智力活动,进而影响学习效果(作家魏巍《我的老师》(见程正方教材P268)
2)在自我概念上,作为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的教师,对学生的人际认知、情感和评价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
3)在性格形成上,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进而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4)在心理健康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
5 建立良好(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做到: 1)关怀、热爱学生;
2)了解、理解和尊重学生; 3)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
4)对学生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批评。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