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

(三)领导情境理论(situational theories of leadership)

要点:领导的有效性既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素质,也不完全取决于某种固定不变的领导行为,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所处的具体情境,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领导行为,也许是最有效的领导。

代表:1、菲德勒(F.Fiedler)权变模型(contingency model)

基本思想:任何个人的领导风格都只在某种具体的情境中有效。增强领导有效性的方法是帮助领导者认识自己的领导风格(任务导向型或关系导向型),并使之与情境(由任务的结构性、领导者的职权大小、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三者构成)相适应。结论:在组织情况极有利或极不利时,任务导向型是有效的领导形态;在组织情况一般时,人际关系型是有效的领导形态。(教材178-179)

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卡曼karman)

主要思想:考虑领导行为有效性时,应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结合起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不成熟——初步成熟——比较成熟——成熟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的领导方式为:高任务低关系(命令式)——高任务高关系(说服式)——低任务高关系(参与式)——低任务低关系(授权式)

其他理论(即道路—目标理论、情境领导理论、参与决策领导理论、领导连续体理论、领导风格决策理论、当代领导理论等请大家自学教材179-184)

综合菲德勒(F.Fiedler)的权变模型和卡曼(Karman)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有关内容,影响领导者的情境因素(变量)主要有四:任务性质;职权地位;干群关系;被领导者的成熟度。

对上述领导有效性理论的简评。

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对三个理论统筹兼顾。做到个人素质高、领导作风好、从实际出发善于应变。 三、学校领导的有效性 (一)学校领导影响力理论

1、领导影响力概念:领导者在与被领导者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2、学校领导影响力构成

1)权力性影响力:在职权基础上形成的,可强行控制学校成员行为的力量。例。 基础:法定,奖惩。 特点:强制性。

构成要素和发挥作用的心理条件: 传统因素——服从感。 职位因素——敬畏感。 资历因素——敬重感。

2)非权力性影响力(自然性影响力):在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对他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影响的力量。 基础:自身素质。 特点:自然性。

构成要素和发挥作用的心理条件: 品格因素——敬爱感

才能知识因素——敬佩感

感情因素——亲切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上述品格、才能知识可以统称为“水平”。由于上下级水平距不同,感情距不同,由此导出——? 二元四重组合效应规律——由于上下级水平距、感情距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下级对上级心理效应的规律:

如果上下级水平距大、感情距小,则下级对上级—— 既敬又亲;

如果上下级水平距大、感情距大,则下级对上级—— 敬而不亲;

如果上下级水平距小、感情距小,则下级对上级—— 亲而不敬;

如果上下级水平距小、感情距大,则下级对上级—— 不敬不亲。

29

3)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 (1)二者相对独立; (2)二者相互依赖; (3)二者有主有次。

3、学校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的基础 1)学校领导者应有的品德 (1)良好的师德 (2)良好的官德

2)学校领导者应有的个性

(1)个性倾向性:强烈的成就需要。崇高的工作动机。高雅的兴趣爱好。坚定正确的教育信念。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自我意识:不卑不亢,充满自信。以现实的我为基础;以理想的我为目标;以记忆中的我和反射的我为借鉴(我们要照镜子,但不能靠照镜子生活)。

(3)气质:俞文钊(1989年)研究:多血质或粘液质,尤其是二者的混合型更便于发挥影响力;典型的胆汁质和抑郁质不便于发挥影响力。

(4)性格: 独立型。 <

>>闂傚倷娴囬褏鎹㈤幒妤€纾婚柣鎰梿濞差亜鍐€妞ゆ劧缍嗗ḿ鐔兼⒑绾懏褰х紒鐘冲灩缁牓宕掗悙瀵稿帾婵犵數濮寸换妯侯瀶椤曗偓閺岋絾鎯旈娑橆伓<<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