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

(三)趋避冲突。同一事物对主体既有吸引或积极意义又有威胁或消极影响,致使主体进退两难而产生的心理冲突。释。例。

四、成就动机理论

(一)麦克莱伦的成就动机观

1 成就动机的概念: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

2 高成就动机者特征:

(1)喜欢设立适度挑战性目标; (2)选择目标时会避免过分的难度; (3)喜欢能够立即反馈的任务。

3 个体成就动机强,工作和学习积极且能够控制和约束自己,一般会取得优良成绩。 (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观

1 成就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估计

2 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Ts)=Ms(成功动机)× Ps(成功可能性) ×Is(成功激励值)

3 个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两种动机的相对强度与选择作业的难度有关。(P76)

(三)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观

1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分为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

2 认知动机——获得知识和解决学业问题为目的,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自我提高的动机——因成就和胜任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属于外部动机。附属动机——为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赞许、认可而产生的学习动力。

五、学校成员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动机促成的措施(教材77)

1、充分论证从事行为的理由。必要性和可行性。 2、将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前马拉松冠军山田本一。每次比赛前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如(1)银行、2)一棵大树??画下来。40多千米的赛程被分成几个小目标轻松跑完。否则,往往跑十几千米就疲劳不堪)

3、借助行动强化动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有利于自我形象改进,满足人的自尊和荣誉需要。 5、利用同一心理群体的参照影响。

(二)教师直接性工作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 直接性工作动机的含义。(P78)。

是与工作本身相联系,由此获得感受从而满足有关需要的动机。这里的感受常指人的贡献感、责任感、义务感、成就感、创造感、趣味感等;相对应的需要。

意义。

2 培养和激发的常用方法(P78-79) (1)加深认识,明确工作意义。

(2)巧妙安排,使工作多样化。相似工作横向换岗,同类工作纵向加深。 (3)因人而异,确定工作难度。 (4)相对稳定,保证工作完整性。 (5)适当放权,强化工作责任。 (6)照顾兴趣,增添工作魅力。 (7)及时反馈,有效调节行为。

(三)教师间接性工作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 含义。是人们为获得工作之外的附加物(外加报酬、良好工作环境)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动机。意义。

2 培养激发措施(P79-80)

1)合理利用外加报酬,努力避免“德西效应”

13

合理利用:(1)物质性外加报酬与教师的劳动相当;(2)既要有物质性外加报酬,也要有精神性外加报酬;(3)注意调节外加报酬,防治其抵消内感报酬

2)德西效应:外加报酬不当,抵消内感报酬,不仅没有增强活动动机,反而降低活动积极性的现象。

德西效应的由来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Deci)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有时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2)优化工作环境(物质条件、福利设施、精神氛围等),让教师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教材P79-80)。 对教材“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处理意见。

第四章 小结和复习思考题

小结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动机?有何特征?影响动机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2、常见的动机冲突有那些?试举例说明。

3、试用成就动机理论解释你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二 件事。 4、试列举并简要说明促成动机的措施。

5、如何培养和激发教师的直接性工作动机和间接性工作动机?

第六讲 学校成员的态度

教学目的:

1 掌握态度概念,理解其结构和功能 2 了解态度的表现和根源

3 深刻理解态度和行为的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应用价值 4 理解并掌握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5 理解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基础—社会认知的特点和偏见 6 了解领会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7 理解态度形成和改变基本理论

8 领会并善于应用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策略 一、态度概述

(一)定义:众说纷纭(教材105-106) 林崇德等:《心理学大辞典》:态度(attutude)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特有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例释。

教材上的定义:是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评价。

本人:是一种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通常表现为对某事物的赞成或反对、肯定或否定、喜欢或厌恶、热情或冷淡等。

(二)态度的心理成分(结构)及关系

认知成分——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评价。表现为对态度对象的相信与否、重要与否或赞成与否。例。

情感——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对态度对象的喜欢与否、尊敬与否或同情与否。例。

14

意向——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反应倾向。指对态度对象作出反应的可能性。表现为”做不做“和”怎样做“例“我要努力??”。

三者相互关系。基础是认知?中心成分是情感?意向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产生。三者通常一致,但有时不一致。例。

(三) 性质或特点 1 对象性。

2 社会性(后天习得性)

3 内在性。是一种心理或行为意向,但不是行为本身。是介于刺激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罗森伯格),对个体的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有激发、调整和协调作用。

4 相对持久性。一旦形成相对稳定。

5 工具性。对客体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客体的价值 (四)不正确的态度——偏见(P107)

1 偏见的概念:主体在缺乏充分依据的情况下对态度对象持有的不公正态度。可以是肯定性的,也可以是否定性的。对自我的否定性偏见?对他人的否定性偏见?

2 偏见的特点:1)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为根据;2)刻板印象的制约;3)先入为主的判断 (五)态度的表现和根源。

表现:1 具有感情成分的语言和语调表现态度。两种情况值得注意 :一是并非所有语言都表现态度;二是语言内容与语调不一致。例

2 情感的性质(如焦虑痛心——幸灾乐祸)和强度(如满怀激情——表示关注)表现态度。 3 行为往往表现态度

根源:价值和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信念。 (六) 态度的功能

是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

(1)组织信息:构成认识的基本构架,就像一个筛选器,选择、组织和判断我们知觉到的各种信息。

(2)解释经验:人们用和态度相一致的方式解释经验,对同一对象态度不同解释迥异。 (3)准备行动:是行为的前提条件,潜在地决定着用什么方式对人或事采取行为。 二、态度和行为的相互关系原理

(一)态度和行为在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

实验和事例说明。1936年开始的盖洛普民意测验。台湾研究;周恩来会见尼克松,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是一次破冰之旅。周恩来确定的接待方针是“不冷不热,不卑不亢,待之于礼,不强加于人”,其走下舷梯一半时鼓掌。不安排群众欢迎场面。喝酒时酒杯杯沿持平后再碰杯。表明了不卑不亢的态度。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只握手,不拥抱”。恰到好处地当时的中苏关系不冷不热的态度。对付阿尔巴尼亚的对我国提出的庞大的援助项目委婉拒绝。周总理特意安排其到大寨参观,嘱咐用简单的农家饭招待。(详见鲁培新:礼仪小事,外交大事。《新华文摘》2006年第23期99-101)

理论上的说明:1、社会主流文化和规范要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相一致(中国。美国老师为兑现诺言与猪亲吻、舔猪、趴着上班的故事《教育文摘周报2006、7、26》

2、个人愿望上也希望态度和行为相一致。 (二)态度和行为在有些情况下是不一致的

理查德·拉菲尔实验(1934).(详见全国八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274) 不一致的原因;

1 态度一般性和行为特殊性的矛盾; 2 态度和动机的矛盾; 3 态度体系内部的矛盾; 4 情境压力; 5 价值和代价。

15

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启发:

1)尽可能创造条件,促使学校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相一致。

2) 当学校成员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要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盲下结论。 三、教师的态度

(一)教师的工作态度体现(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主要有三种:

1 工作满意度:即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2 工作参与水平:即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同与介入程度。与工作积极性的关系。

3 组织承诺水平:即对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 (二)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1 公平的报酬。明确公平的分配分配制度、晋升政策能够让教师感到公正、有奔头、

2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方便、安全、舒适的工作场所,有充足的资源和设备支持的工作环境令教师满意。

3 好的领导

4 融洽的同事关系 5 中等挑战性的工作 6人格和工作匹配

(三)工作满意度对教师工作表现的影响

1 满意度对工作有效性有重要影响,是工作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2 满意度与缺勤率有一定的负相关 3 满意度与流动性有负相关

(四)教师如何表达对工作的不满 1 退出(离岗、调离、辞职等)

2 建议(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

3 忠诚(是一种消极而乐观的态度,带有愚忠色彩) 4 忽略(消极、听之任之的态度) 四、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基础——社会认知。

1、社会认知的定义:对社会对象的了解、判断和分析。社会对象的含义。 2、社会认知的特点: (1)主观性; (2)情感性。

3、社会认知中的偏见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指在社会认知中第一印象具有极重要影响,甚至形成一种偏见干扰以后一系列有关认识的心理效应。例

(2)近因效应:指认识对象最近或最后留下的印象对人们的认识有重要影响的心理效应 。例。 (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对认识对象形成某个方面好的或坏的突出印象后便据此推论其其他方面特征的心理效应。例。

(4)刻板印象(定型作用):指人们以对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为根据评价和判断他人的心理效应。例

4、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的条件: 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

1、宏观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个方面(教材P110-112)。 2、微观过程:凯尔曼态度变化三阶段说:

服从(表面改变,内心不服)—同化(自愿接受,与要改变的态度相接近)—内化(内心深处,彻底改变)(教材110-111)

(三)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理论 1、学习理论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