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讲评学案 下载本文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讲评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

过程与方法: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并

进行变式训练,达到讲一题会一种方法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答题的能力。 【整体设计】

针对这次考试,我准备从学生错率较高的题目、特别是主观题着手,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查纠错,特别是如何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解答主观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教学过程】 [成绩分析]

1.光荣榜:表扬成绩优异和进步较大的同学

2.错题展示:多媒体展示正答率在80%以下选择题的正答率及相应错选选项 题号 正答率 错选 1 22.7 B/A 7 65.9 A/C 10 41.3 A/B 11 61.5 A/D 15 54.3 C/D 21 56.5 B/D 24 44.3 A/B 27 11.6 C/D 32 68.1 A/D 34 60.9 B/C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解决正答率较高的选择题7、11、15、21、32、34题。 要求:

1.组长协调、汇总、记录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2.时间5分钟

【小组展示,点评分工】

第7、11题,2组展示, 6组点评; 师总结:

第15、21题,3组展示, 1组点评。 第32、34题,5组展示, 4组点评。

师点:获取和解读信息是高考考查的四项基本能力之一,而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是答题的关键,同时又是同学们的薄弱环节。 [学生评价学生答卷] Ⅱ卷存在问题:

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差,不能与相应知识建立联系; 2.忽略题干中的限定语,导致答题的针对性差; 3.专业术语运用不准确、不规范;

4.少数同学答题忽视提示语和要点序号化。

方法归纳:

答题基本要求“四审五排法” 四审:

①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主要、核心、根本等)明确题目主旨意思 ②审设问(正向或逆向选择)③审题肢(正确或错误)④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五排:①排谬法(排错法);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⑤排乱法:题肢的共性或个性,与题干共性或个性不符的题肢 巩固提升:

1、(2011高考广东卷3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问起“危机”这个词用汉语怎么解释,有人说,在汉语里,危机由危险和机会两个词组成,即危险意味着机会。肯尼迪听后拍案叫绝,说:“中华文化能把两个毫不相干的词融成一个东西,太伟大了。”肯尼迪对中华文化的感叹体现了( )

A.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3、下表是截至2010年6月纽约、东京、北京、上海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数量,对比图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感悟到

( )

纽约 东京 北京 上海 图书馆 204座 194座 25座 28座 博物馆 150座 160座 34座 25座 ①文化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同步的②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公益性

文化事业③公共文化设施影响人们对文化的享用 ④我国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还不突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4、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5、“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这一比喻表明 ( ) A.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 B.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C.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统一的 D.“德”或“才”都是部分意义上的人才 意义类主观题解题技巧:回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政治、经济、

文化意义)

(2) 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

做到思路清晰。

(3) 要紧扣材料,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性。 (4) 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 (5) 从句型来说,一般用“有利于”表述。 巩固提升:

6、2010年5月8日,第三届中国(滕州)国际墨子文化节在滕州市隆重开幕。本届中国(滕州)国际墨子文化节围绕“弘扬优秀文化、引领科技创新、促进全面发展”这一中心,突出“传承班墨文化,共享和谐创新”这一主题,集展会赛事、学术交流、经贸洽淡、文体活动、旅游观光于一体。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和社会各界朋友,汇聚古老的滕州,追思墨子、鲁班先贤,共同弘扬优秀历史

文化,秉承兼爱、创新之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本届文化节的举办加强了国内、国际间的经贸合作,加快发展滕州区域特色经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举办第二届中国(滕州)国际墨子文化节的意义。

辨析题的基本要求是:论证正确点,分析错误点,澄清模糊点,补充不全点。具体步骤一般是:

①认可、简析命题中的正确或合理成分。如该命题是不正确的,但其隐含的前提可能是正确的;该命题在现象上有合理性;该命题欠全面或走极端,但在某一方面还是有正确成分等。

②分析这一关系的不足并完善。如未揭示出本质的联系;关系表述不全面;极端性的危害;关系的成立缺少的必然性或条件性等;

③与关系主体中的结果性因素相关的应该是(或还有)哪些因素? ④对命题中的关系进行倒置性思考。 ⑤简要指出错误的性质。

7、背景:“韩流”阵阵。《大长今》是观众喜爱的一部电视连续剧。随着“韩剧”的热播,韩国美容、韩国电器、韩国服装等也汹涌而来。 辨题:对待文化多样性,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