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区域地质 下载本文

②N25°-65°E/SE∠34°-76°,裂面较粗糙。水平延伸长0.5-1m,线密度5-7条/米,该组裂隙多呈闭合状,少数张开。

第五节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据区域资料分析,测区一带新构造运动主要受控于测区南东侧的两条

大型活动性断裂—仙女山断裂(最近处距泄滩20Km)和天阳坪断裂(最近处距泄滩36Km)。仙女山断裂北起秭归县皂角树,经荒口、周坪、老林河至渔洋关,全长80-90Km,总体走向N15°-25°W,倾NE或SW,倾角60-80度,由一系列呈雁行排列的小断裂组成,断裂线平直,断裂带宽度各地不一。仙女山断裂切割了震旦纪至白垩纪各时代地层,属基底断裂。仙女山断裂北段与天阳坪断裂呈“入”字型交汇于老林河南2km处(见图1-5),受压扭应力作用发生过顺扭活动。 仙女山断裂和天阳坪断裂形成于燕山期以前,燕山期以后一直到挽近期都有继承性活动。

第四纪以来,三峡地区地壳仍处于间歇性整体隆起,而局部地段目前则具有隆起与沉降的交替趋势。测区处于秭归—万县沉降带(-3~-6mm/年)

与秭归—宜昌隆起带(+2~+4mm/年)的过渡带中,地壳运动表现不明显。

地震地质研究表明,本区位于兴山—黔江地震带内(图1-8)。地壳处

于较弱的活动性构造应力场中,虽有频繁的地震活动,但强度不高。据国家地震局的全国烈度区划,本区处于弱震区,基本烈度为Ⅵ度。目前测区一带有记载的地震最大震级小于6级,震中距泄滩约80Km,位于泄滩南东仙女山断裂与天阳坪断裂之间的潘湾。仙女山断裂北端也曾发生过不大于4级的地震,震中距泄滩20Km。1979年5月22日在秭归龙会观西北发生5.1级地震,距泄滩14.5km,地震等震线见图1-9。

第六节 水文地质

根据滑坡区含水介质、地质构造及水动力特征等可将泄滩及邻区的地下水划分为层状碎屑岩裂隙水及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两类。

一、层状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岩组

含水介质为侏罗系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风化裂隙发育,地下水主要赋存于裂隙中,形成裂隙水。

该类岩体富水性主要由裂隙发育程度、规模及贯通性控制,总体上其富水性较弱,而泥岩、泥页岩及泥质粉砂岩因其泥质含量较高,透水性微弱,形成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迳流途径受地质构造、区域地层产状等条件制约。测区属秭归向斜边缘,又处于长江第一斜坡内,受构造及地层产状影响,地下水沿基岩裂隙介质,主要向向斜轴部(秭归盆地中心)迳流,部分顺坡向长江方向迳流。泉点主要沿深切沟谷底部出露,在滑坡区内未见有该含水岩组泉点出露。

二、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含水层组

测区内分布的崩坡积,坡残积及滑体堆积体主要由松散的碎块石土、粘性土夹碎石组成。松散结构的碎、块石土孔隙发育,是地下水主要赋存介质,形成孔隙水。含水层透水性良好,受地形的控制排泄。粘性土夹碎石一般透水性较差,在松散堆积层中形成相对隔水平台,其上部赋存少量上层滞水。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含水层组以其下伏基岩接触面或是滑带为隔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一般具迳流途径短,排泄迅速的特点,其富水程度与含水介质的结构、物质组成、堆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