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上海市黄浦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5)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新探索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目前,国内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某一种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这种媒体的使用,往往过于简单和单调,要么是幻灯片,要么就是视频和动画,应用的层次较低。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无论是Claroline平台的应用还是B-learning理论的实践,都有别于普通的信息科技在教学中应用的方式。因此,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一次新的探索。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的目标
(1) 探索混合学习理论提高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 积累一系列基于Claroline的混合学习模式的具体案例 (3) 分析并形成混合学习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
(4) 总结Claroline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和实施的策略
(5) 总结基于Claroline的混合学习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4.2 研究的内容
(1) 几种常见开源程序的对比研究
目前世界上有多种开源程序都可以应用于教学实际,那么它们的使用效果又是如何?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学校或者其他培训机构选择合理的平台促进教学的发展非常重要。本课题将对目前教育界最流行的几种开源程序进行对比和研究,并对其各自的特性和适用的范围进行总结。 (2) 基于Claroline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
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学的第一线,因此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法以及教学流程的总结就尤为重要了。本课题将通过具体的案例设计和分析,归纳出常规的教学设计思路,以便于课题的推广和应用。 (3) Claroline在教学上应用的策略研究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性,Claroline也同样如此。操作简便、速度快是它的优点,但是在作业的收集和评价体系上,目前Claroline还有很多的不足。本课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将对Claroline的具体使用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合理的采用一些措施或者和其他平台的整合,弥补其在应用上的缺陷。 (4) 基于Claroline的混合学习模式,案例积累的实证研究
案例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所有的分析和结论都是在积累足够的案例后才得以实施的。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将结合初中信息科技的教学,设计一系列混合学习的案例,并通过具体的课程实践加以验证。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还将应用访谈或者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跟踪分析。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运用多种渠道,如图书馆、Internet网络资源、专业数据库等,广泛收集
第8页
2007年度上海市黄浦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国内外有关混合学习、开源程序、课程整合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会议论文,了解国内外关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研究动态和相关研究成果。 (2) 行动研究法
每个案例的设计和实施都可以看作是一次行动的过程。
在教学实施前,可制定实施的具体策略和步骤,并探讨其可行性。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施行动,收集、研究反馈信息并调整研究的策略。注重学生学习的效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或者修改。对于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必要的结论和评价。然后,再进行新的一轮案例实施的过程。 (3)案例研究法
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案例,并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探讨案例中教学方法的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Claroline平台)的应用、混合学习的有效性等问题。
(4)调查问卷法
对于混合学习实施效果的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探索混合学习相对于一般的学习方式的优势与不足。
第9页
2007年度上海市黄浦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开源程序
开源(Open Source)是指开放源代码,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即称为开源软件,它通过各种开放源代码许可证给用户以运行、研究和修改、复制和重新发布的权利。与开源软件相对的是私有软件,这类软件的源代码是被严格保护的,用户使用私有软件必须到商家购买,并且用户没有上述开源软件所赋予的一些权利。
2.1.2 Claroline平台
课廊(Claroline)是荣获2007年世界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交流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之阿勒哈利法国王奖的优秀学习管理系统。它是一个交互的学习环境,允许教师通过网络创建并管理他们的课程。它还是一款遵照开放源代码协议的免费软件,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实际需要来修改源代码,定制特定功能,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2
2.1.3 混合学习的定义和内涵
“混合式学习”是国际教育技术界对“网络化学习”深入思考之后提出的概念。在我国,“混合式学习”是由何克抗在2003年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介绍的概念。
“混合学习”来自于英文“Blended learning”,也称为“Blending learning”,在我国译为“混合学习”、“混合式学习”、“混和学习”、“融合性学习”等。为了叙述方便,本文统一称之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
1.国内外对混合学习的解释和定义 (1)国外学者的定义3
2002年NIIT公司发表在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网站上的《Blended Learning白皮书》中,教学设计专家们提出,混合式学习应被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包括面对面、实时的E-learning和自定步调的学习。混合式学习也可以指多种传输媒体、智能学习导师(ILT)和多种技术(E-learning、EPSS以及知识管理技术实践等)的混合应用。
美国培训所(The Training Place)将混合式学习定义为:它是关于学习者如何掌握并且提高个人学习工作绩效的学习方法,是以下几个方面的统一协调:
①商业与绩效目标。
②小组学习者共同学习最优化的学习方法。
③学习内容最好的个性化展示以及学习的各种方法。 ④支持学习、培训、商业以及社会活动的各种资源。
⑤最大化地提高与人接触、交流及处理社会关系能力的方法(从小组学习的角度定义)。
美国学者Michael Orey认为应该从学习者、教师或教学设计者以及教学管理
23
胡建平. “利用Claroline 构建在线学习管理系统”[J].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1 王元彬.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5
第10页
2007年度上海市黄浦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者三者的角度进行定义。
①从学习者角度来看,“混合学习”是一种能力,指从所有可以得到的并与自己以前的知识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中进行选择,帮助自己达到教学目标。
②从教师或教学设计者角度来看,是组织和分配所有可以得到的设备、工具、 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
③从教学管理者角度来看,是尽可能经济地组织和分配一切有价值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
Orey还指出这些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包括书籍、计算机、学习小组、教师、教室、虚拟教室、非传统教室、教学指南等等。
美国学者Margaret Driscoll认为,混合学习指的是四个不同的概念:
①结合(combine)或混合(mix)多种网络技术(如实时虚拟教室、自定步调学习、协作学习、流媒体和文本)实现教育目标。
②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利用或不利用教学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成果。
③将任何一种教学技术(如录像带、CD-ROM、网络化培训、电影)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的培训(ILT)相结合。
④将教学技术与实际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使学习和工作协调一致。 Harvi singh和Chris Reed认为混合学习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具体可以包括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的混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学习的混合、定制内容与非定制内容的混合及工作和学习的混合等五个维度。
(2)国内学者的定义
何克抗认为,“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4
黎加厚在其blog中把Blended learning译为“融合性学习”,并指出这种思想古来有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都讲的是要将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融合’使用”,“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和谢幼如老师合编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就主张在教学中将多种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以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基于以上观点,黎加厚认为,“所谓‘融合性学习’,是指对所有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策略、媒体、技术等按照教学的需要娴熟地运用,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5
李克东认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网络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6
黄荣怀认为Blended Learning重点关注特定学习目标的成果,并针对“合适”
45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0
黎加厚.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EB/OL].http://www.jeast.net/jiahou/archives/000618.html 6
李克东.混合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R].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