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十班 王铁 论《天龙八部》中萧峰的艺术形象 下载本文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前言???????????????????????????1 第1章 民族矛盾下的英雄气概??????????????????2

1.1民族矛盾的集中?????????????????2 1.2萧峰的英雄气概?????????????????3 第2章 乱世中的儿女情长?????????????????????4

2.1日久生情的爱??????????????????5 2.2没有结局的爱??????????????????7 结论?????????????????????????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绥化学院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前 言

陈墨先生曾这样说过:“不仅在这部《天龙八部》中是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而且在金庸的所有武侠中,在金庸武侠小说世界的所有主人公中,萧峰都可以说是最为令人心折,光彩照人的一位打英雄。”[1]其实在金庸小说众多人物中有很多各具不同审美价值的侠士,但在这些形象中符合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却为数不多。郭靖、胡斐、陈家洛、张无忌还有杨过和令狐冲,这些人都被称为英雄,但他们多少都有些美中不足。郭靖笨了些,可以说是智勇不双全;胡斐虽智勇双全,但他的威风不够;陈家洛和张无忌太过优柔寡断;而杨过和令狐冲则一个太过深情,另一个太过洒脱。萧峰则和他们不同,他大智大勇、大义凌然、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再强的敌人他也不怕、再大的险境他也敢闯,再强的仇家他也要杀——这就是金庸先生笔下的萧峰。

1

绥化学院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1章 民族矛盾下的英雄气概

1.1 民族矛盾的集中

“从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逐步登上并最终占踞了整个封建制度的历史舞台。不管统治者政权获得方式如何,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奉行儒家伦理道德,树立儒家理想人格的典型代表,以教化民众,巩固政权。于是形成了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的局面。在这种自上而下,由官及民大力推行儒家文化的社会中,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绝不只是儒生,更有广大民众。他们受儒家文化长期熏陶,儒家思想成为他们的信念,儒家的文化形式成为他们的行为习惯,以至成为他们的内在人格。”[2]在儒家思想中一直都存在着很狭隘的民族主义,儒家在这方面一直都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在这样儒家掌控大局的文化下,中原的汉人和边塞的少数民族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汉朝的时候,匈奴就多次犯我边境。到了宋朝,契丹和女真也曾多次在我边境肆虐。“萧峰生活在民族矛盾极为激烈的北宋时代。唐末宋代统治腐败,频繁的战争造成了辽国与宋国及契丹人与汉人之间的积年仇怨,势同水火,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特别其时,辽人南侵给宋国汉人子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因而宋国汉人子民称契丹人为辽狗,且满怀愤恨,民族深仇不共戴天!”[3]

因此,在宋代的社会里,汉人与少数民族关系一度甚为紧张,这种文化也直接地投射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萧峰就一直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的边缘之中长达三十多年。

2

绥化学院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2 萧峰的英雄气概

说到大侠,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有着高强的武功。像是郭靖,他就得到了“江南七怪”和洪七公的真传;像是张无忌,他虽没有得到高人的指导,但是他找到了一本武功秘籍。当然现在本人要说的这个萧峰,也是个武艺超群的人,他从小就受少林高僧的指导,所以在武艺上有着很深的基础。而后他又当上了丐帮的帮主,并学会了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萧峰的武学造诣在当时的武林上可算是天下无敌了,“北乔峰,南慕容”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在江湖上的名气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小说中金庸先生也曾多次的证明了这点。例如:当整个武林都知道了萧峰的真正身份,并且误会是他杀死自己的养父母和授业恩师的时候,他们决定要号召整个武林的人来对付这个“败类”。所以聚贤庄的两位庄主和薛神医就广发英雄帖,在聚贤庄共商杀萧峰的大事。然而就在这些人刚要对这件事情发表意见的时候,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乔峰拜庄”。就是这样的一个声音,吓得在场所有人都冒出了一身的冷汗。在本人的印象中能像萧峰这样只用声音就令对手不战自败的人可是为数不多,张飞就是其中之一。张飞曾在长坂坡只用了一句“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就吓退了曹操的大军。

要想成为天下人所敬仰的大侠,不只要有超群的武艺,还要有很强烈的责任感和宽容心。

如果一个大侠要是没有责任感,那么他就不会对任何人、任何事负责。在金庸的小说中,有责任感的侠士可是有不少啊。郭靖因为有对国家的责任感,所以他坚守襄阳,抵抗元军数十年;张无忌因为有对家人的责任感,所以无论在怎样的诱惑和威逼下,他都没有说出自己义父谢逊的下落。

萧峰的责任感主要表现在对国家、对民族、对丐帮的方面上。杏子林的那次的丐帮大会是萧峰一生的重要转折点,这次大会使萧峰从一个人人敬重的大侠,变成了一个人人唾骂的“契丹狗”。此时的萧峰是痛苦的,是无助的。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并且深受整个武林的尊敬,就是一个这么有地位的帮派,它的帮主怎么可以是一个外族的人呢?如果萧峰要是再继续当这个帮主的话,整个帮派的的上上下下都会不服这个帮主,所以他只能选择退位让贤。但他要对整个丐帮负责,所以他让丐帮的四大长老暂代帮主一职,就连那个丐帮历代相传的打狗棒也是由四位长老共同看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