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AOD炼钢培训教材65页

AOD培训教材

10%以下,钢中硅含量必须大于0.4%。

考虑到不锈钢吹氧脱碳结束时钢液中氧活度高达2000ppm左右,钢中能稳定存在的硅 含量实质上也反映了钢中氧活度的水平。显然,如果钢液含硅量低,则平衡的氧活度必然高;这不但不利于渣中铬、铁、锰等金属元素的还原,而且甚至会导致补加的微碳铬铁也部分氧化,从而造成铬的回收率低下。

当然,硅含量对渣中铬还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炉渣碱度,即渣中的a(SiO2) 和a(Cr3O4)。利用该图可求得平衡的含硅量。例如,在温度为1600℃、钢液含铬量是15%、氧活度为0.0066%的条件下,如果渣中a(SiO2)=1,则最低含硅量应为0.76%;当a(SiO2)=0.2时,只需0.15%的硅。

对于上述几个热力学因素的影响,可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得出如下关系式: lg(%Cr) = 1.118 + 949÷T + 0.55lg [%Cr]

– 0.154lg [Si] – 0.508lg R (式43)

3、富铬渣还原的动力学

由于富铬渣还原所用的还原剂是硅铁、铬硅合金等含硅合金,他们的比重都较钢水为 轻,因而还原反应主要是在钢渣的交界面上进行。在静止的熔池中,扩散传质速度始终低于化学反应速度,故不可避免地会在界面两侧产生浓度梯度,即在与炉渣相接触的钢液面上, 铬含量要比熔池平均含量高得多。而在与钢液相接触的渣面上,由于铬被还原到钢中去后,铬在渣中的扩散速度跟不上化学反应速度,因而在反应界面附近铬含量会低于渣中平均含铬量。这种关于渣—钢两相液—液反应的双膜理论,已在钢—渣间脱硫反应及炉渣氧化脱磷、脱硅等反应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证实。对于富铬渣的还原,这种双膜理论可用下图6来示意地表示。由于存在这种双膜层,反应界面达到“平衡”后,实际钢、渣间的(Cr3O4)还原反应

界面 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30—40% (Cr3O4) 40~48% [Cr]16~18%

10~12% 渣 钢 图 6 渣、钢界面铬的双膜层示意图

不同容量炉子在进行富铬渣还原方面存在差别的事实,也说明这种动力学障碍确实存 在。根据有关研究,当炉渣碱度为2,并加入一定量的硅对富铬渣进行还原时,对于没有搅拌的80吨电炉来说,最终渣中含铬量为10~12%,50吨电炉为5%,5-7吨炉则降到3%;而带有电磁搅拌装置的5.5磅感应炉,尽管渣温很低,却可稳定地将渣中含铬量降到2%以下。这说明熔体的比表面积,在富铬渣还原中起很大作用。

还有人直接测定了加入还原剂后熔池内部和渣层中铬的浓度梯度。他们发现,熔池上下层铬的含量可相差4~6,渣层中铬的氧化物含量如下表5所示。从该测定结果来看,熔池中铬的浓度梯度很大,而渣中的铬却几乎没有浓度梯度,这和一般概念,即认为渣中大尺寸的高熔点(Cr3O4)粒子的扩散要较钢中铬原子的扩散困难,正好相反。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富铬渣还原过程中,除了加入块状含硅合金作为还原剂外, 通常都同时通过炉门向渣面加入铝粉、硅钙粉等粉状脱氧剂,它们比重轻,大部分漂浮在渣面上发生反应,很快降低了炉门附近渣面上的含铬量,而取样又只能取自炉门附近,因此反映

AOD 培训

37

AOD培训教材

不出渣中扩散传质的真实情况。其二是上述结果是在炉渣碱度为1.4~1.6,炉渣流动性良好及渣中残余铬量不高,渣层不厚的情况下得到的,如果将碱度提高,并使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