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层厚度为<50mm、(50~80)mm、>80mm三种情况下,最低摊铺温度分别是140℃、135℃、l30℃。
7.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试压确定。应随时检查铺筑层厚度、路拱及横 坡,并辅以使用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
8.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转动速度与摊铺速度应保持均衡。为减少摊铺中沥青混合料 的离析,布料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商蔓的混合料。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 反复修整。
9.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应做到:半幅施工时,路中一侧宜预先设置挡板;摊铺时应扣锹布料,不得扬锹远甩;边摊铺边整,严防骨料离析;摊铺不得中途停顿,并尽快碾压;低温施工时,卸下的沥青混合料应覆盖篷布保温。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及成型(掌握)
1.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各层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
2.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碾压过程)(包括成型)时机。
5.初压应紧跟摊铺机后进行,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
6.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80m。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密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高振幅,厚度较薄时宜采用高频低振幅。 7.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8.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亦可向碾轮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9.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 四、接缝(掌握)
1.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应采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达到要求。
2.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OO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如半幅施工采用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将先铺的沥青混合料刨出毛槎,涂刷粘层油后再铺新料,新料重叠在已铺层上50~1OOmm,软化下层后铲走,再进行跨缝压密挤紧(沥青冷接缝的处理方法)。
3.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
五、开放交通(掌握)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完待自然冷却至温度低于50℃时,方可开放交通。 1K411042掌握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要求 一、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运输(掌握)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除遵照普通沥青混合料生产要求外,尚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改性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品种、黏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正常生产温度根据实践经验并参照表1K411042选择。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提高10~20℃。
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正常生产温度范围(℃) 表1K411042
工 序 基质沥青加热温度 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 聚合物改性沥青品种 SBS类 SBR胶乳类 160~165 165~170 165~170 175 185~195 165~180 EVA、PE类 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