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合理配置采、挖、运设备,满足施工强度要求
3)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料场开采率,合理规划使用料场
4) 对位于坝址上游的料场,应考虑施工期围堰或坝体挡水对料场开采和运输的影响 5) 受洪水或冰冻影响的料场应有备料、防洪或冬季开采等措施 6) 符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
应考虑的因素有料场的分布、高程、骨料的质量、储量、天然级配、开采条件、加工要求、弃料多少、运输方式、运输距离、生产成本等
4. 确定混凝土骨料的生产能力应考虑什么原则和因素?采用什么方法确定骨料的生产能
力?
答:严格来讲,骨料生产能力由其需求量来确定,实际需求量与各阶段混凝土浇筑强度有关,也与上一阶段结束时的储存量有关。若骨料还需出售,则销售量也是供需平衡的因素。 确定骨料生产能力的方法,可根据混凝土浇筑进度对骨料的用料要求,用供需累计过程线确定各阶段要求的骨料生产能力,先根据混凝土浇筑进度,绘制骨料需用量累积过程线1,再绘制骨料计划生产累计过程线2,并使累计过程线1、2之间保持最大距离,即最大存储量不大于成品料堆的最大容量,但最小存储量又不小于保证连续生产的最小安全储量,通常储量应满足10~15d的用料要求。
5. 模板有哪些质量要求?按使用特点,模板分为几类?各类模板的适用条件如何?
答:模板的质量要求:1)就成型而言,模板要求拼装严密准确,不漏浆,表面平整,不产生过大的变形;
2)就支承作用而言,模板要求强度足够,结构坚固,能支承各种设计荷载;
3)就保护作用而言,模板应有利于混凝土凝固,寒冷地区有利于保温,高速水流作用部位,应有利于抗冲、耐磨、防止气蚀破坏;
4)就方便施工、节约投资而言,应结构简单,制作、安装和拆除方便,尽量标准化、系列化,提高周转率,消耗工料少,成本低。
模板的分类,按使用特点,模板可分为固定式、拆移式、移动式和滑动式
固定式模板多用于起伏的基础部位或特殊的异形结构,因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难以重复使用。
拆移式模板使用于浇筑块表面为平面的情况,可做成定型的标准模板。 移动式模板多用于钢模,作为浇筑混凝土墙和隧洞混凝土衬砌使用。 滑动式模板
6. 模板设计有哪些荷载?承重模板和竖向模板在强度和刚度计算时,其基本荷载组合有什么不同?如何降低模板在混凝土工程中的费用?
答:模板设计的基本荷载有:①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②新浇混凝土重量、③钢筋重量、④工作人员及浇筑设备、工具等荷载、⑤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⑥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混凝土初凝前的侧压力
模板设计的特殊荷载有:⑦风荷载、上述7项荷载以外的其他荷载
承重模板分为板、薄壳的底模板及支架与梁、及其他混凝土结构的底模板及支架两类。板、薄壳的底模板强度计算时的基本荷载组合用①+②+③+④,支架与梁、及其他混凝土结构的底
模板及支架强度计算时基本荷载组合用①+②+③+⑤,二者刚度计算时基本荷载组合皆为①+②+③,竖向模板强度计算基本荷载组合用⑥或⑤+⑥,刚度计算基本荷载组合用⑥ 降低模板在混凝土工程中费用的关键是提高模板使用的周转率,为此,从设计、制作、安装、到拆除模板的各个环节都应提高模板重复利用次数上下功夫,设计、制作、安装要有利于拆除。在拆除时应使用专门的工具,减少对模板和混凝土的损伤,防止模板跌落。立模后,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模板内表面涂以脱模剂,以利于拆除。对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洗,除去模板面得水泥浆,分类妥善堆存,以备再次利用
7. 什么叫出料系数?确定国产拌和机的生产能力是否都要考虑出料系数?为什么? 答:出料系数是指拌和机出料与进料的比值,通常介于0.6~0.7之间
8. 混凝土的水平和垂直输运一般采用哪些设备?有何优缺点?
答:混凝土的水平运输有有轨与无轨运输两种,有轨一般用轨距762mm或1000mm的窄轨机拖运平台车完成,无轨运输一般用汽车运输,优点是机动灵活,缺点是成本较高,混凝土容易漏浆和分离,特别是当道路不平整时,其质量难以保证。故通常仅用于建筑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