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新渔农村建设及暖促工程工作汇报材料

介员队伍,主要是向广大渔农民进行职业推介和就业指导。三是构建三级援助平台。建立以区暖促办为龙头的就业援助大队,在各乡镇(街道)建立以劳动保障站为核心的就业援助中队,在社区建立就业援助小队,三级平台纵向贯穿、横向联合,主动为广大渔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4、积极推进培训机制建立。我们对全区培训资源进行了整合,结合我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渔农民培训。区级建立以职技校为核心,面向乡镇(街道)渔农民,以高技能和特殊技能培训为主,重点开展考证和订单式培训;乡镇(街道)建立“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地,以职技校师资为主力,整合全区各职能部门教育资源,有序、有效开展渔农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框架,以低技能职业培训为主。同时,建立“订单式”培训奖励制度,对开展“订单式”培训的学校给予物质奖励,这一制度的出台激发了各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们联系用人单位进“订单”,深入群众出“菜单”,较好地发挥了渔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就业的桥梁作用,并且形成了“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学校与部门联合”的订单式培训三大基本模式。今年,围绕“六大工程”,进一步拓宽了培训的外延,对社区渔农民就业培训、文化生活、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等进行培训。广泛开展了“加强社区教育,推进社区建设”行动,探讨社区建设、社区教育发展情况,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全民技能素质培训的新路子;开展了“二、三产业就业培训大行动”,通过宣传发动,积极引导渔农民参加二、三产业技能培训。

21

5、举办劳动力交流大会。为进一步促进渔农民就业,根据暖促工作安排,我们举办全区性与区域性两个层面劳动力交流大会。由区暖促办和区人劳社会保障局承办、有关单位共同协办的全区劳动力交流大会,04、05两年共召集了 家用人单位、 家培训机构和 家咨询服务单位,提供了 个就业岗位。共有5500名多人次参加了交流会。各乡镇(街道)分别根据当地用工单位和群众就业需求情况,举行了区域性劳动力交流大会,共推出用工岗位 个,有 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招聘,现场求职登记 余人,达成意向 人,实际落实就业人员 人,取得了良好效果。

6、完善有关政策制度。为了使培训就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们把构建就业培训长效机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将渔农民培训就业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保证就业培训有序运转,出台了一个办法、三项制度,它们是《普陀区渔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办法》,《就业培训申报制度》、《就业培训月报制度》及《培训就业考核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为保障渔农民就业培训资金,出台了《普陀区渔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补贴办法》,在此基础上,05年,对这一办法进行了补充,出台了《关于渔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补贴办法的补充通知》。到目前为止,共发放就业培训补贴经费 万元。

(三)以人为本,健全体系,稳步推进帮扶救助工作 1、健全救助网络体系。出台了《关于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网络,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救助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在有效整合社会救助资源的基

22

础上,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职能“六到位”的要求,全区13个乡镇(街道)建立了社会救助管理服务站,在22个城市社区和新型社区中设立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室,在每个社区片组确定1-2名信息联络员,形成了区、乡镇(街道)、社区、片组四级救助网络,对困难群体的走访、慰问、结对、帮扶、救济等实行“一个口子服务”。今年,我们通过加大对乡镇(街道)救助站和渔农村社区救助服务室台帐的检查、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救助站(室)的救助网络信息系统,贯彻落实困难群众分层分类救助办法,进一步提高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渔农村“新五保”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建立了“保基本、多层次、全覆盖、相协调”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2、全面落实低保制度。按照“应保尽保、特困重保、超标退保”的原则,加强对低保户动态管理,形成了“城乡联动、救助结合、政策配套、动作规范”的低保工作机制,并对低保标准进行及时调整,到目前为止,累计发放低保金 万元。同时,进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