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四、注意事项

1.铜离子与碘离子作用生成的CuI沉淀强烈的吸附I2,故要求加入KI后,应立即滴定;滴定时,要充分摇动锥形瓶中的溶液和沉淀,促使吸附在CuI沉淀上的I2解吸下来,否则淀粉指示剂的蓝色会提前消失,而蓝色消失的溶液经摇动后,又复出现蓝色即所谓“回蓝”现象。如在终点前附近,加入KSCN试剂把CuI转化为对I2吸附弱的CuSCN沉淀,释放出吸附的I2,可显著的改善指示剂的性能。

2.碘量法要注意的两个重要误差来源,一是I2的挥发,二是碘离子被空气氧化。实验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或排除这两种误差。

3.溶液中溶解的氧对硫代硫酸钠有氧化作用:【公式】 Na2S2O3+O2= Na2SO4+2S↓

此反应速度较慢,少量铜离子等杂质会加速此反应。

五、思考题

1.操作中为什么要加HAc?

2.I2易挥发,在操作过程中应如何防止I2挥发所带来的误差?

实验二十 KMnO4标准标准溶液(0.02mol/L)的配制与标定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保存方法。

2.掌握Na2C2O4标定KMnO4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练习使用自身指示剂。

二、方法提要

KMnO4为一强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按下式起反应:

ˉ﹢+

MnO4+8H+5e=Mn+4H2O 通常,滴定溶液的酸度要保持在1~2mol/L。

纯的KMnO4相当稳定。但试剂中含有少量MnO2及其他物质,实验用水中的微量还原性物质,都会引起从配制的溶液中析出MnO2或MnO(OH)2的沉淀。这些四价锰的物质会进一步促使KMnO4溶液的分解。为了得到稳定的KMnO4溶液,需将溶液中析出的四价锰的沉淀物质用玻璃漏斗过滤掉。

标定KMnO4溶液的基准物有As2O3,纯铁丝等,实验室常用草酸或草酸盐进行标定。标定反应:

ˉ﹢2-2+

2MnO4+16H+5 C2O4= 2Mn+8H2O+10CO2↑

由于Na2C2O4和KMnO4反应较慢,故开始滴定时加入的KMnO4不能立即褪色,但一经反应生成锰离子后,锰离子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反应速度加快。滴定中加热滴定溶液以提高反应速度。

-6

当溶液中MnO4离子浓度约为2310mol/L时,人眼即可观察到粉红色。故用KMnO4作滴定剂进行滴定时,通常不附近其他指示剂,利用粉红色的出现指示终点。

三、操作步骤

1.KMnO4标准溶液(0.02mol/L)的配制

称取KMnO43.2~3.9g,溶于1000ml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混匀,置棕色玻璃瓶内,于暗处放置7~10天,用垂熔玻璃漏斗过滤,保存于另一棕色玻璃瓶中。

2.KMnO4标准溶液(0.02mol/L)的标定

精密称取于105℃干燥至恒重的Na2C2O4基准物约0.15~0.2g(平行三份),置400ml烧杯中,加新鲜蒸馏水250ml与浓硫酸10ml,搅拌使溶。迅速自滴定管中加入KMnO4标准溶液约25ml,待褪色后,加热至65℃继续滴定至溶液显微粉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当滴定终了时,溶液温度不低于55℃.

计算公式:

四、注意事项

1.滴定终了时,溶液温度不低于55℃,否则因反应速度较慢会影响终点的观察与准确性。操作中加热可使反应加快,但不应热至沸腾,更不能直火加热,否则可能引起部分H2C2O4的分解。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