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完全竞争市场产量与价格的决定 下载本文

第八章 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概要

1、市场的均衡可分为:即期均衡、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其中,即期均衡指产品已经生产出来,获得市场出清的价格和产量,这时均衡产量由供给方面的因素决定,均衡价格由需求方面的因素决定。短期均衡则是在供给与需求既定的条件下,供求双方相互作用使市场价格趋向均衡价格。长期均衡的实现,依赖两个条件:一是厂商可变动生产规模,二是行业中厂商数目可调整。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如果价格高于长期平均成本,存在净利润,就会引发新厂商进入,导致供给增加,价格回落;反之,如果价格低于平均成本,厂商亏损,就会迫使老厂商的部分退出,导致供给减少,价格回升。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是P=MR=SMC=LMC=SAC=LAC,这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3、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不同于短期供给曲线,共有三种可能的类型。原因是在行业成长过程中,行业长期平均成本会有递增、不变和递减三种不同类型。

4、蛛网模型是一种最简单的动态模型,它假定需求没有时滞,而供给存在时滞,为了实现市场出清,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可能会表现为三种类型:收敛型、发散型和循环型。其中当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呈收敛型蛛网;当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呈发散型蛛网;当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时,为循环型蛛网。蛛网理论表明,一旦价格背离均衡价格,即使有可能达到均衡,在此过程中会持续经历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性波动及其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竞争性市场中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这是动态分析不同于静态分析的一个重要结论。

5、价格机制的作用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表现的最为充分。―看不见的手‖,指的就是价格机制的这种作用。在长期,市场上的价格受到厂商自由进入或退出所造成的供给增加或减少的影响而波动,而厂商之所以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正是价格使然。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各厂商P=MC进行决策,可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率。这具体表现在:(1)在长期均衡时,厂商以最低成本进行生产,资源在厂商内部得到充分利用;(2)整个行业实现了最大产出,行业内保留下来的厂商都是富有效率的,资源在行业内得到有效配置;(3)价格信号反映消费者对于产品需求的偏好程度,引导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配置,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品;(4)产品价格达到最低平均成本,消费者福利实现最大化。

7、当然也有学者对完全竞争的有效性提出了不同意见,如认为完全竞争与技术进步不相容、零利润

无力资助技术创新、动态效率低下、厂商抗干扰能力差,容易扩散萧条等等。

8、完全竞争市场严格说来仅仅是理论上的抽象,但可以作为现实市场运行的一面―镜子‖,对照它,我们可以看出,现实市场运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基本概念

市场期 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短期均衡 长期均衡 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 成本不变行业 成本递减行业 资源配置 蛛网理论 选择题

1.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D.市场萧条。

2.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为S=3P-10。如果对该商品减征数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 ( )

A.等于10 B.小于10 C.大于10 D.小于或等于10

3.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的上升( )

A.小于5美元 B. 等于5美元 C.大于5美元 D.不可确定 4.蛛网模型是以下列哪个假定为前提的:( )

A.需求量对价格缺乏弹性 B.供给量对价格缺乏弹性 C.生产者按本期价格决定下期的供给量 D.消费者改变对价格的预期

5.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相对缺乏弹性,而且该商品的一种互补商品的价格上升,那么均衡量将

,均衡价格将 。

A. 减少、下降 B. 增加、上升 C. 减少、上升 D. 增加、下降

6.若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那么这种做法将使商品(已知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曲

线具有正斜率和负斜率)( )

A.价格上升5美元; B.价格上升小于5美元; C.价格上升大于5美元; D.不确定

7.蛛网模型为:Dt = a Pt + 2;St = c Pt-1 ? 2;Dt = St ,问下列那种组合可以调整到均衡状态:( A.a = ? 1,c = 2; B.a = 2,c = ?3; C.a = ? 3,c = 2 D.a = 2,c = ? 3;

8.按照蛛网原理,若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为直线,则收敛型摆动的条件是( )

A.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

B.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 C.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 D.以上都不正确

9.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美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1000单位。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

使商品的需求增加了4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 ) A.1000单位 B.多于1000单位但小于1400单位 C.1400单位 D.大于1400单位 10.动态的蛛网理论反映了( )

A.价格趋向于需求与供给的交点;

B.供给与需求曲线之间互有影响,这样其中一条曲线的移动能够引起另一条曲线的移动,因而难以实现稳定的均衡价格;

C.一种任何均衡价格被打破而推动的一系列价格波动的情况,在这种过程连续不断的运动中,价格波动的幅度可能不断地扩大;

D.不同于一般的供给需求模型对时间因素的忽略,考虑的是每一时期需求与供给的数量的决定。

11.在完全竞争长期均衡中,如果企业成本不变,市场供给量的增加( )

A.全部来自原有企业 B.全部来自新增企业 C.部分来自原有企业,部分来自新增企业 D.无法判断

12.假设市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在一个竞争市场上对厂商征收固定数额的税收,这对产品的价格和

供给量的影响表现为( )

A.P上升,Q上升 B.P上升,Q下降 C.P下降,Q下降 D.P下降,Q上升

13.需求曲线斜率大于供给曲线斜率,当需求供给均衡时,如果政府对该商品进行征税,那么,税收的归宿为( )

A.消费者的税收负担大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 B.消费者的税收负担小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 C.消费者的税收负担等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 D.以上都不正确

14.在完全竞争模型中,利润趋于零,这意味着( )

A.收益恰好弥补所有无法收回的成本

B.收益恰好弥补所有的成本,包括被投资的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 C.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曲线的最小值 D.会计利润为零

15.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

A.厂商在短期内要得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

B.某行业的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C.厂商在长期内要得到最大利润的条件; D.厂商在长期内亏损最小的条件

16.当完全竞争厂商(并非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 )。

A.P=MR=SMC=SAC B.P=MR=LMC=LAC

C.P=MR=SMC=LMC,SAC=LAC,但前后二等式并不相等,即P≠SAC D.P=MR=SMC=SAC=LMC=LAC

17.若某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无穷大,当该商品的需求增加时,则(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时增加; B.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时减少 C.均衡产量增加但价格不变 D.均衡价格上升但产量不变 18.发散型蛛网的实现前提是( )。

A.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B.供给曲线的斜率小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C.供给曲线的斜率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D.以上都不正确。(此题斜率均指绝对值) 19.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

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D.收购过剩的商品数量 20.用配给量控制价格,( )。

A.实际上是一种移动需求曲线限制价格上升的措施; B.实际上是一种移动供给曲线限制价格上升的措施; C.意味着供给和需求不再对价格决定有任何影响; D.意味着货币收入不再对需求有任何影响。 21.市场期中价格的作用主要在于( )。

A.调节供给 B.调节供给量 C.分配现有的供给量 D.调节供给与需求 22.市场期均衡( )。

A.只是决定需求数量 B.决定价格 C.决定价格与成交数量 D.只决定供给量 23.完全竞争市场期价格形成模型适合于描述( )。

A.地产 B.谷物 C.鲜鱼 D.以上都是 24.成本递增行业是因为发生了( )。

A.外部不经济 B.外部经济 C.内部不经济 D.内部经济

25.短期中价格的调节作用在于( )。

A.调节供给与需求 B.调节供给量 C.调节需求量 D.调节供给量与需求量 26.马歇尔工业区和簇群理论说的是( )。

A.成本递减行业 B.成本递增行业 C.成本不变行业 D.企业规模收益递增现象

27.在成本递增行业,一轮价格产量波动结束后,新的均衡价格将( )原均衡价格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回到 28.最适合于适用蛛网模型进行分析的市场是( )市场。

A.矿产品 B.证券 C.农产品 D.工业品

29.最适合于用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模型分析价格形成的市场是( )市场。

A.消费品 B.钢材 C.农产品 D.证券 30-31两题使用以下图形 P

MC1 SAC1 MC2 SAC2 P1 LAC P2

O Q1 Q2 Q 30.如果价格在P1到P2之间,除了那一条,以下所有都适用。

A.具有SAC1的厂商将蒙受亏损 B. 会有新厂商进入 C. 该厂商将处于长期均衡位置 D. 某些厂商将获得净利润 31.对于产出量Q2和价格P2,除了哪一条,以下都适用。

A.存在经济利润,吸引新的进入者 B.厂商生产量Q2在长期均衡点 C.P=MC=SAC=LAC D.不存在进一步的规模经济 32.完全竞争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是( )的结果。

A.供求相互作用 B.新厂商进入或老厂商退出 C.价格自发波动 D.以上各因素综合作用 33.除了以下( )外,都是分析完全竞争长期均衡使用的假定。

A.信息充分 B.自由进入退出 C.产品同质 D.各个厂商的行为相互影响 34.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时,它( )。

A.得到全部正常利润和净利润 B.没有得到最大利润

C.是否得到最大利润不确定 D.得到最大利润但没得到净利润

35.农业丰产不丰收是因为( )。

A. 需求价格弹性小 B. 产品不易储藏 C. 供给量增大时价格下跌明显 D. 以上都是

36.需求函数是q=600-5p, 供给函数是q=120+3p。当地政府为了维持价格不低于68元,采取收购

并销毁部分产品的措施,政府必须销毁多少产品?( )

A. 108 B. 64 C. 584 D. 260

37.需求函数是q=30-9p, 供给函数是q=6p。如果突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在任何价格下都增加了一

倍,而供给没变。这一变化对均衡价格和数量有什幺影响?( ) A. 价格上涨1倍,数量不变; B. 数量上涨1倍,价格不变; C. 价格和数量都上涨1倍; D. 价格和数量都提高,但不到1倍。

38.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突然增加,同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我们可以预料

( )

A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 B.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 C.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产量下降;

D.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39.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

A.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B.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 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D. 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40.市场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

A. 产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 B. 该产品是优质产品; C. 该产品是供不应求; D. 该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41.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1000单位。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

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了4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 )。 A. 1000单位; B. 多于1000单位但小于1400单位; C. 1400单位; D. 以上都不对。 42.在供给和需求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

A. 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 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 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下降; D. 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43.―成本递增‖表示( )。

A. 与供给曲线无弹性是一回事; B. 随着价格上涨,长期供给产量也增加; C. 投入品价格的上涨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需求的增加是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判断题

1.市场上某种商品存在超额需求,这是因为该商品价格超过了均衡价格。( ) 2.对厂商征税,将使产品的供给曲线左移,致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 ) 3.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利润为零,使厂商倾向于退出该行业。( ) 4.竞争市场的均衡将实现有效率的资源分配。( )

5.如果一个行业成本不变,那么市场需求的变化在长期中将完全反映为产量的调整( )。 6.短期内,如果一个行业的供给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完全反映在价格的调整上。( )

7.长期中,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一般都拥有相同的成本曲线。( ) 8.蛛网模型以需求量变动存在时滞作为假定前提。( )

9.收敛型蛛网的实现条件是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

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S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 11.完全竞争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其中代表性厂商不一定达到长期均衡。( ) 12.完全竞争长期均衡是零利润均衡,厂商得不到任何利润。( ) 13.完全竞争行业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 )

14.分析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时使用了各厂商具有相同平均成本的假定,这个假定有合理之处。( )

15.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结论是根据动态分析给出的。( ) 16.如果一个厂商处于长期均衡中,那么它也处于短期均衡中;反之不然。( ) 17.市场期均衡价格主要决定于需求。( )

18.完全竞争行业短期供给曲线是行业中各个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的结果,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也是各个厂商供给曲线水平相加的结果。( ) 19.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反映外部影响。( )

20.如果厂商的平均成本一定,平均固定成本越高,则停止营业点对应的价格越低。( ) 21.价格降低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

2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综合决定了价格,而这些价格对单个参与者来说是既定的参数。( )

23.成本递减行业意味着外部经济的存在,也意味着厂商的总成本不仅是自己产出的函数,而且也是整个行业产出的函数。( )

计算题

1.80年代,世界铜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供给Q=-4.5+16P, 需求 Q=13.5-8P 求铜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某竞争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Q=70000-5000P,供给函数为Q=40000+2500P。求:(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3.设完全竞争市场中代表性厂商的总成本函数TC=240Q-25Q2+Q3,试问市场长期均衡时的产品价格。

4.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存在大量的潜在进入者(如果该行业存在经济利润)。假设每个厂商有相同的成本曲线,其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当其产量为20单位时为10元,市场需求曲线为D=1500-50P。求:

(1) 该行业长期供给函数;

(2) 长期中,均衡的价格—产量组合及其厂商的数目;

(3) 使得厂商位于长期均衡中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0.5q2-10q+200,求出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以及当短期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出水平; (4) 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函数;

(5) 假设市场需求曲线变为D=2000-50P,如果厂商无法在极短时间内调整产出水平,求出此时的价格水平及每个厂商的经济利润水平;

(6) 长期中,该行业的均衡价格—产量组合及其厂商数目。

5.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D=260-60P,供给曲线为QS=100+40P。其中,QD与QS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供给量(万斤),P表示价格(元/斤)。假定政府对于每单位产品征收0.5元税收。①求税收后的均衡产量Q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D以及生产者获得的价格PS。②计算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社会的福利净损失。

6.某产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D ,供给函数S分别为D = 10-2 PX + 0.5M + 4PY ,S = 10 + 2I +3.5PX , PX为X的价格,PY为相关品Y的价格,M为消费者收入,I代表生产技术水平,求当M = 22 ,PY = 5.5 ,I = 2.75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7.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中,当其产量达到1000单位时,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最低值3元。求: (1)如果市场需求曲线为D=2600000-200000P,求长期均衡的价格和均衡产量,以及长期均衡中厂商的数目。

(2)如果市场需求曲线由于某种原因变为D=3200000-200000P,假设厂商无法在短期内调整其产量,求此时的市场价格及每个厂商的利润水平。

(3)给定(2)中的需求状况,求长期中均衡的价格和数量组合及此时的厂商数目。

8.在商品X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d=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s=20p,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X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而且1000名

销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何影响?实际谁支付了税款?政府收到了多少? 9.市场期情况下,新鲜草莓的供给量=8000个单位,市场上的需求函数为=20000-100P,求:(1)市场期的均衡价格;(2)如果价格不是由市场调节,而是固定在每单位100元,那么市场的供需缺口是多少?

10.水蜜桃的生产成本是每公斤2元,但运输成本较高,每公斤桃子每公里0.2元。市场上对它的需求为:=5000-200P,在离市场5公里的地区有果园,每季产量为3000公斤,不考虑水蜜桃的储存,求:(1)生产厂商共得多少净利润?(2)若要新建一个产量为1000公斤的果园,那么这个新果园离市场最远的距离。

11.在短期的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供给函数为=1800P-60000,市场需求函数为=100000-200P,求:(1)短期均衡价格;(2)厂商面对的需求函数。

12.上题中,若有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VC=0.1–6+132.5q,STFC=400,求:(1)该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多少?(2)该厂商的净利润是多少?(3)若该厂商的生产成本发生变化,固定成本增加:STFC=400 +c,那么c为多少时该厂商开始停止生产?

13.快餐业是近似的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STVC=0.2+3q,STFC=2000,q是每天的产量、单位是份,成本单位是元,(1)求: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2)假设这个完全竞争市场中共有1000家成本函数相同的厂商,求:市场的供给函数。

14.某企业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它的成本函数为STC=0.1+8q,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30。现在企业准备再建一条生产线,新生产线的成本函数为STC*=0.05+10q,求:新生产线的产量是多少?

15.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LTC=0.05-+10q,当市场价格P=30时,该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以及净利润是多少?这个产出点是均衡的吗?

16.小家电市场上的年消费量(单位:万台)与价格水平有关:Q=20000-4P (P是产品单价)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厂商的成本函数均为LTC=0.001-2+2000q(q是厂商的年产量,单位:台)。求:(1)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厂商的均衡产量;(2)市场均衡产量、市场中厂商个数。

17.完全竞争市场,各项条件同上题,但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新的需求函数为:Q=22000-4P。(1)在短期对市场及厂商会有什么影响?(2)若此行业是成本固定不变,求新的长期均衡价格、产量、厂商个数,以及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3)若此行业的成本随新厂商进入而发生变化,厂商的新的成本函数为LTC=0.001–2.2+2500q,求新的均衡价格、产量、厂商个数,以及该行业是成本递增型的还是递减型的?

18.农产品市场是近似的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者的长期成本函数LTC=0.01-4+500q,市场需求函数Q=1200-0.1P,Q的单位是万吨、q的单位是吨、成本单位为元。(1)求: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总产量及生产者个数;(2)政府决定给农产品以补贴,每单位产品补贴5元,求此时的长期均衡价格、总产量及生产者个数。 问答题

1、说―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与说―价格决定于长期平均成本‖是否矛盾? 2、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是怎样实现的? 3、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有哪些特点? 4、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是怎样实现的? 5、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是双赢的? 6、―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是什幺?

7、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到竞争性市场的有效性? 8、为什么说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是最有效率的? 9、蛛网理论说明了什么?

10、完全竞争在现实中缺乏对应物,为什么还要研究它?

11、 成本递减的完全竞争行业原先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现在如果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那幺,在即期、短期和长期内,是调整价格还是产量?

12、啤酒的市场需求曲线DD’和供给曲线SS’,以下各种情形下,啤酒的市场价格将如何变动? ⑴ 啤酒生产原料价格上涨 P S ⑵ 各消费者收入普遍提高

⑶ 啤酒同业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 P0 ⑷ 市面上流行喝啤酒 D ⑸ 凉夏 0 Q

13、短期当中,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曲线是由厂商的供给曲线加总而成的。试分析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否也是由厂商的供给曲线加总而成的?

14、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行业是否一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反之呢? 15、当完全竞争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同一行业的所有厂商必将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且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这一判断是否正确?

16、在动态蛛网模型中,价格调整趋向于均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17、在1990年,美国国会针对游艇、私人飞机、皮衣、珠宝和豪华轿车这类物品通过了一项新的奢侈品税,其目的是让生活富裕、税收负担轻松的人承担这部分税收。可这项计划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加重了这些奢侈品生产企业的负担,于是1993年美国国会废除了大部分的奢侈品税。请从产品的价格弹性分析为什么这项计划会事与愿违。

18、1993年长江中下游某些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夏粮严重歉收。但是那些庄稼没有被水冲毁的农户却从水灾中获益,为什么?

19、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是有效率的,如果政府对价格进行限制,会有什么影响? 20、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会不会花钱做广告?为什么? 答案

选择题

1.A.当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时,将会产生超额需求,商品数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所以消费者愿意以高价购买,故选A。

2.B.在不减税的情况下,市场均衡价格为10,减税相当于供给曲线右移,这将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扩张,于是均衡价格小于10。

3.B.征税的价格效应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弹性越小,税收负担就越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价格上涨幅度就越接近税收增加幅度,当需求价格等于零,税收就完全由消费者承担,征税对均衡产量没有影响,而纯粹表现为价格上升。

4.C.根据蛛网模型的假设条件:(1)需求不存在时滞,(2)供给有时滞,生产者根据上期价格决定本期供给量,(3)市场获得出清。C符合第二个假设条件。

5.A.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均衡价格降低,均衡产量减少。 6.B.参见第3题的分析。

7.C.收敛型蛛网的实现前提要求: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供给价格弹性,即|a|>b,故选C。 8.A.收敛型蛛网的实现前提是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由于斜率越小弹性越大,故要求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9.B.当需求增加时,如果供给价格弹性为无穷大,则增加的需求全部转化为新增的交易量,而当供给价格弹性不是无穷大时,增加的需求并不能完全转化为新增的交易量。

10.C.动态蛛网理论包含三种可能性——收敛型、发散型和循环型,A错;它考虑的是上一期的供给与本期需求对市场均衡的影响,D错;它反映了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均衡的影响,而不是一条曲线的移动对另一条曲线的影响,B错。

11.B.在成本不变行业中,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和产品的均衡价格没有变动,老企业没有扩张产量,新增产量完全由新企业提供。

12.A.征税使产品价格上升,一般说来税收负担由厂商和消费者共同承担;由于税额固定,可记为固定成本,当产量扩张时可被有效分摊,故供给量上升。 13.A.参见第3题的分析。

14.B.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中,厂商之所以利润为零还要提供产品,是因为这里所将的利润是经济利润,是收益与机会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为零表明厂商可以获得自有资源的正常投资回报率。 15.B.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表明行业达到长期均衡,厂商数目不再变化,这时厂商只能获得正常的投资回报率,不能获得最大利润,也不会面临亏损。

16.C.长期与短期的差别表现为两点:一是厂商的生产规模可变,二是行业内厂商数目可变。因此需要区分厂商的长期均衡和行业的长期均衡,前者是指厂商通过变动生产规模所取得的均衡状态,后者不仅包含这一状况,而且还表现为没有新企业进入和原有企业的退出。可以说,厂商长期均衡是行业长期均衡的必要条件。在行业没有实现均衡时,厂商的长期均衡仅仅记为P=MR=SMC=LMC≠SAC=LAC,而当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则有P=MR=SMC=LMC=SAC=LAC,当然此时厂商也必然实现了均衡。

17.C.参见第9题的分析。

18.B.发散型蛛网的实现前提是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供给价格弹性,由于斜率越小弹性越大,故要求供给曲线的斜率小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19.D.政府支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将导致农产品供大于求,存在超额供给,为了维持这一价格,政府需要收购过剩的农产品。B、C是商品存在超额需求时的政策措施,而A会增加农民负担,抑制农业生产。

20.A.实行配给制是在商品存在超额需求条件下的政策措施,由于消费者不再面临控制价格以上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故相当于移动需求曲线限制价格上升。 21.C. 22.B. 23.C.

24.A.这种行业在成长过程中对个别企业造成了不利影响,使之成本上升,故应看作是外部不经济。

25. D.短期均衡是在既定的供给与需求下形成的,价格的变动影响的只是需求量和供给量,而不是需求和供给。在经济学中,供给与供给量是两个不同概念,需求与需求量也是不同概念。 26.A.簇群理论说的是一定局部地区的某个行业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相互享受到行业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随着同类企业数量的增加,要素供应的条件得到改善,例如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源,更加便利的零部件及材料供应,价格也会更低一些;可以共享技术和市场信息;企业处于业绩更加可比的环境中,相互之间产生着你追我赶的竞争气氛。所有这些都会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 27.A. 28.C.

29.D. 完全竞争短期均衡模型是一种静态分析,完全忽视了时间变量,或者可以说,它假定变化是瞬间完成的,没有时滞。现实中,在绝大多数市场上,无论调整需求量还是调整供给量都需要时间,随价格及时调整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市场只有证券市场,在那里供给量或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不需要多少时间。

30.C.此时价格高于长期平均成本,厂商若在适度规模上生产,可获得净利润,故会有新厂商进入,未达到长期均衡。价格在P1和P2之间,低于SAC1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该厂商必有亏损。 31.A. 32.D.

33.D.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数量极大,单个厂商的行为,例如改变销售量,对整个市场或其它厂商都不会有看得到的影响。因此不必考虑厂商之间的影响。 34.D. 35.D. 36.B. 37.D.

38.D.

39.A. 分析: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引起新房子建筑成本(边际成本)提高,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房价上升。 40.D. 41.B. 42.C. 43.B. 判断题

1.错误。存在超额需求是因为商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2.错误。对厂商征税,将使产品的供给曲线左移,致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

3.错误。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为零,是指经济利润为零,这时仍能保证厂商的会计利润为正值,因此长期均衡中既不会有新厂商的进入,也不会有老厂商的退出。

4.正确。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保证厂商能以最小成本提供生产,行业内留存的厂商都富有效率,同时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也是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因此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5.正确。在成本不变行业中,若市场需求增加,短期内产品价格上升,这将导致新企业的进入,进而推动价格下降。当这一系列由需求增加引起的波动平息后,新的均衡价格恢复到初始水平,新增产量完全由新企业所提供。

6.正确。由于供给完全无弹性,需求的变化只能影响价格而不能影响产量。

7.正确。完全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迫使厂商采用相同的生产工艺和投入成本,否则高成本的厂商就会被挤出市场。

8.错误。蛛网模型假定供给存在时滞而需求不存在时滞。

9.正确。收敛型蛛网的实现前提是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由于斜率越小弹性越大,故要求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10.错误。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L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11.错误。完全竞争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代表性厂商也一定达到长期均衡。在分析完全竞争长期均衡时,使用了各个厂商长期平均成本相等的假定。个别厂商的行为与整个行业或市场的运行是互动的。代表性厂商的长期均衡与整个市场的长期均衡同时实现。当个别厂商尚未达到长期均衡时,行业也一定处在调整中。例如价格高于个别厂商的成本,厂商能够获得净利润,在市场上就会有新厂商进入。随新厂商进入,市场的供给会增加,如果需求不变,价格就会降低,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价格低于个别厂商的成本,在市场上相反的情况便会发生,继而使价格提高,趋向于均衡价格。 12.错误。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虽然得不到任何净利润,但是仍然可以得到相当于自有要素机会成本的正常利润。由于这部分利润是要素在其它用途中也能够获得的,它既不比其它用途中获得的收益高,也不比其它用途中获得的收益低,属于正常水平,所以叫正常利润。在计算厂商的成本时,这部分正常利润已经被当作内隐成本计入,所以在市场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作

为内隐成本的正常利润已经获得了。

13.错误。完全竞争行业并不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尽管它是最纯粹的竞争。因为完全竞争行业厂商数量极大,个别厂商的行为不会对其它厂商产生影响。个别厂商增加产量时,市场的供应量不会而发生看得见的变化。因此个别厂商的行为不会引起其它厂商针锋相对的对策性行为。若从厂商之间对策性行为来理解厂商之间竞争的话,可以说完全竞争的确不是最具有竞争性的。完全竞争性厂商的产品没有差别,因此没有必要通过强调自身产品的特异性来吸引顾客。

14.正确。在说明完全竞争长期均衡时,实际上是假定行业中所有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样的。行业长期均衡的过程实际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留存下来的厂商都具有相同的最好的经济效益,成本较低。各个厂商正好盈亏相抵,只获得正常利润。若不是这样的话,该行业就未能达到长期均衡状态。

这里所说的成本是以机会成本来衡量的。通常各个厂商的会计成本可能不同。我们可以认为,具有较低会计成本的厂商的经营能力较高,因而其经营要素比其它经营者更有价值,使用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也就应该更高。高出的这部分成本正好填补各厂商间会计成本的差额,这就使各个厂商的成本处在同一水平上了。

15.错误。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结论是根据静态经济的观点得出的。完全竞争市场本质上是与静态经济体系相联系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们年复一年生产着完全相同的产品,没有技术进步和创新。而动态效率说的是由技术进步和创新获得的生产能力的提高。动态效率与完全竞争是相悖的,如果发生了技术进步,完全竞争就会被打破。因为难以设想完全竞争行业中所有厂商同时采取一种同样的新技术。在静态经济体系中,完全竞争市场比其它类型市场具有更高的效率,因为从长期趋势来看完全竞争厂商会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生产,成本最低,产量最多,价格也最低,消费者因此得到最大的福利,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了作用,产出达到最大化,而且完全竞争的配置效率也是最高的,它表现在厂商的均衡产量处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地方。 16.错误。

17.正确。因为在市场期,商品的供应量是确定的,均衡价格取决于市场需求。如果需求高,均衡价格就较高,相反则反是。

18.错误。在长期中,厂商数目是可以变动的,当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时,不仅该行业中原有厂商生产规模可以扩大,而且厂商会增加,行业的规模会扩大。完全竞争行业达到长期均衡状态时,厂商的成本是最低点的长期平均成本。这个成本可能随行业规模的扩大即厂商数目的增加而变动。行业均衡价格就是厂商最低点的长期平均成本,行业供给量则是由最低平均成本下各个厂商均衡供给量之和。行业供给曲线就是厂商数目增加过程中,厂商长期平均成本与由厂商数目增加导致的增加了的行业供给量之间的组合点构成的连线。

19.正确。行业规模扩大,对个别厂商的经营条件与环境会产生影响,导致平均成本上升或下降。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也就相应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的,或向右下方倾斜的。由于这种影响来自厂商之外,所以称为外部影响。如果导致成本上升,是不利影响,便称为外部不经济;如果导致成本下降,是有利影响,便称为外部经济。

20.正确。平均成本一定时,平均固定成本越高则平均可变成本越小。厂商停止营业点对应的价格是由平均可变成本决定的。

21.错误。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价格会使供给量下降。但是在其它条件变化时,就不同了。例如计算机,在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价格等因素不变时,计算机价格下降,其供给量必然减少,当价格上升时,其供给量必然上升。但是在现实中,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价格等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劳动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这使得计算机生产成本迅速降低。同时计算机也在各行各业广泛运用。生产成本的迅速降低使新的供给曲线不断向右下方移动,供给增加的速度超过了需求增加的速度,价格下降了。所以,从长期看,计算机行业的价格越来越低,供给量或均衡交易量却越来越多。 22.正确。

23.正确。参见19题。 计算题

1.解:因为均衡, 所以-4.5+16P=13.5-8P,所以P=0.75,则Q=7.5。 2.解:(1) ∵ QD=70000-5000P,QS=40000+2500P 市场均衡时QD=QS ∴70000-5000P=40000+2500P 即P=4(元)

∵P=LAC最低点=4元 ∴ 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2) 当P=4元时,QD=QS=70000-5000*4=50000单位

而长期均衡时每家厂商的产量为500单位,故该行业厂商数为n=50000/500=100 即该行业有100家厂商。

3.解:长期均衡条件P=MC=AC,可得Q=12.5 P=83.75

4.解:(1)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相同,长期中厂商的均衡产出水平由其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给定。行业供给曲线由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相等的价格水平(10元)非出,即P=MC=AC=10。 (2)已知需求曲线为D=1500-50P,价格水平为10元,令行业供给S=1500-50×10=1000,每个厂商的均衡产出为20,厂商的个数为1000/20=50。

(3)厂商短期平均成本函数为AC=0.5q-10+200/q;边际成本函数MC=q-10.当AC最低时,AC=MC,求出产出水平为q=20.

(4)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q=P+10(P≥10);行业供给函数为:q=50×(P+10)=50P+500。 (5)由于厂商不能在极短时间内调整其产出水平,令S=1000=D=2000-50P,得P=20,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水平为π=20(20-10)=200。

(6)长期中,均衡价格水平由于新厂商的进入将重新回到P=10元的水平(每个厂商均衡产出仍为20),令S=D=2000-50×10=1500;厂商个数为1500/20=75。 5.解:(1)在征税前,根据QD=QS,得均衡价格P=1.6, Q=164

令T=0.5,新的均衡价格为P’,新的供给量为QS’,新的需求量为QD’.则有: QS’=100+40( P’-T) QD’=260-60 P’

得新的均衡价格为P’= 1.8新的均衡价格为Q’=152

所以税收后的均衡产量为152万斤,消费者支付价格1.8元,生产者获得价格1.3元. (2)政府的税收收入=T×Q’=76万元,社会福利损失=(1/2)×0.5×(164-152)=3万元. 6.解:D = 10-2PX + 0.5×22 + 4×5.5 = 43-2PX

S = 10 + 2×2.75 + 3.5PX = 15.5 + 3.5PX 43 -2PX = 15.5 + 3.5PX PX = 5

D = S = 43 -2×5 = 33 7.解:

(1)厂商的长期均衡由其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给定。因此厂商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等于均衡价格3元,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1000单位。已知需求曲线为D=2600000-200000×3=2000000=长期行业供给曲线S,所以厂商数目为2000000/1000=2000。

(2)尽管需求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厂商无法在短期内调整其产出水平,故供给量固定在2000000。令D=3200000-200000P=S=2000000,求得价格水平为P=6;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水平π=1000×(6-3)=3000。

(3)随着需求的变化,长期中,由于超额利润的存在,会促使新厂商进入到该行业中来,使其均衡价格水平恢复到与其长期最低平均成本相等,即3元。与(1)类似,令长期供给S=D=3200000-200000×3=2600000。厂商的数目为2600000/1000=2600。 8.解:市场需求函数为: D=120000-20000p 市场供给函数为: S=20000p 则 D=S 时,p=3 D=60000

商品征税后,市场供给函数为: S'=20000(p-2) 则 D=S' p'=4 D'=40000

所以由消费者承担的税费为4-3=1 而销售商承担的2-1=1 政府从销售商和消费者分别征得40000美圆 9.解:市场期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

市场出清的条件是= 8000=20000-100P P=120(元)

当价格P达到120元时,供求平衡,价格不再变动,市场达到均衡。

如果价格被固定在100元,需求=10000>,市场上新鲜草莓会供不应求,一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供求缺口为2000个单位。

10.解:不考虑储存,属于市场期均衡

市场出清的条件是=

(1)3000=5000-200P

P=10

利润π=30000-9000=21000 (2)新的均衡价格 =

4000=5000-200P

P=5

对于新果园里的厂商来说,利润π=5000-1000×(2+0.2×n), n为距离市场的公里数

必须满足π≥0,否则新厂商不会经营下去 5000-1000×(2+0.2×n) ≥0 n≤15

这个新果园离市场最远的距离为15公里。 11.解:均衡条件:=

1800P-60000=100000-200P 短期均衡价格为:P=80(元)

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产量在市场上是微不足道的,它是价格的接受者,可以在既定的价格下卖出任意多的商品,所以,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 P=80

12.解:(1)厂商追求利益最大化,即π最大化,必须MR=MC

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就是产品的价格,所以均衡产量是P=MC的产量 0.3-12q+132.5=80

q=35或q=5,经检验q=5不是π的极大值点 所以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是35

(2)π=TR-TC=Pq-(0.1–6+132.5q+400)=825

(3)固定成本的变化不影响MC的大小,从而不影响均衡产量,只影响到利润 π=825-c,当固定成本的增量c为825时,厂商的净利润为零,

当c超过825元,厂商的净利润开始为负,产生亏损,但只要c小于1225元,此时的总收益能够补偿全部的变动成本和一部分固定成本,短期内厂商仍然会选择生产。

当c超过1225元时总收益不仅不能补偿固定成本、连变动成本也不能补偿,此时厂商会停止生产、退出此行业。

13.解:(1)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SMC=0.4q+3

当市场价格为P时,厂商的均衡产量是使SMC=MR=P的产量, 并且由于是短期均衡,只要TR≥STVC,现有厂商还是愿意供给产品的

得出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q=2.5P-7.5,(其中q<100的部分,厂商处于亏损) (2)市场上有100家相同的厂商,市场供给量Q=1000q=2500P-7500

市场供给函数为:Q=2500P-7500

14.解:完全竞争市场中,均衡时p=MC=0.2q+8=14

厂商的产量不影响市场价格,新的生产线均衡产量由MC*=P=14来决定

0.1q+10=14 q=40

15.解:厂商的长期利润最大化产量是由LMC=MR来决定的

0.15-2q+10=30 解得q=20

π=TR-LTC=600-(0.05-+10q)=400

厂商的净利润为400,在完全竞争市场,这种产出点是不稳定的,因为长期净利润的存在会吸引新的加入者,使行业的供给曲线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会下降,直到厂商的净利润为零。

16.解: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是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P=LAC=LMC= SAC = SMC

根据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可知LAC曲线的最低点为q=1000(元),LAC=1000(元) 市场的均衡价格为1000元,厂商的均衡产量为1000台 市场的均衡产出是指在均衡价格水平上达到供求平衡的产出 ==20000-4P=16000(万台) 市场中厂商的个数为16万 17.解:

(1)在短期由于市场需求增加,原有的供给不足,会推动价格上升,厂商在新的价格条件下确定产量,使每个厂商的产量都提高了,同时厂商获得净利润,这也促使新的厂商开始进入这一行业。 (2)此行业是成本不变的,所以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依然是q=1000(台),LAC=1000(元),新的均衡价格P=1000(元),厂商的均衡产量q=1000(台)

新的行业均衡产量 Q=22000-4P =18000(万台) 新的均衡下厂商数目为18万。

行业规模扩大过程中,产品价格不变,说明供给函数为平行于Q轴的直线P=1000 (3)若新厂商加入使得此行业中厂商的成本函数发生变化,

新的长期均衡就要依据新的成本曲线来决定 LAC=0.001+2.2q+2500

最低点为q=1100(台),LAC=1290(元)

新的均衡价格为1290元,厂商的均衡产量q=1100(台)

新的行业均衡产量 Q=22000-4P =16840(万台) 新的均衡下厂商数目为15.31万

随着行业规模扩大,产品价格上升,说明该产业是成本递增型的,供给函数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18.解:(1)生产者的长期平均成本LAC=0.01+4q+600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价格P= =100 生产者的均衡产量为200吨

市场上的总产量为Q=1200-0.1P=1190(万吨) 市场中的生产者数目为59500

(2)政府的补贴使生产者的成本减少:LTC=0.01-4+500q-5q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价格P= =95 生产者的均衡产量仍然为200吨

市场上的总产量为Q=1200-0.1P=1190.5(万吨) 市场中的生产者数目为59525

政府的补贴行为使产品价格下降、生产者数目和总产量增加。 问答题

1、 答:不矛盾。说―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是从短期来看的。因为处于短期,市场上供应量的调整受到固定要素的制约。各个厂商只能沿着短期供给曲线调整其产量。如果需求突然发生变动,供给方面来不及做出相应的彻底变化,价格就会发生较大波动。但是在长期,由于价格的波动会引起厂商的进入或退出,价格会趋向于长期平均成本。可以说在短期―价格决定于供给与需求‖,而在长期,―价格决定于长期平均成本‖。

2、答: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是通过价格与产量相互调整实现的。假定供给和需求分别确定,并且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可以随价格的波动及时调整,即,供给量可沿着供给曲线上下移动,需求量可沿着需求曲线上下移动。开始时在市场上出现的价格并不一定是均衡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均衡价格。如果一开始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需求量表现为需求曲线上与这个市场价格相应的数量;供给量也表现为供给曲线上与这个价格相对应的数量。也就是说,因为价格高,供应方有积极性提供更多产品销售,而购买方因为价格过高而缺乏购买积极性。这样就会出现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过剩状态。由于产品过剩,厂商为了竞相销售其产品,便会竞相降价,这个过程会延续到使价格降低到均衡价格(使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价格)为止。在降价过程中,消费者会因为价格降低而增加购买量,供给者也会尽量减少销售量,原先过剩的数量就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如果一开价格低于均衡价格,购买者积极性较高而生产者积极性不高,市场上便会出现供不应求。这时价格便会上涨,直到等于均衡价格。在这个过程中,需求量会逐渐减少,供给量则会逐渐上升,直到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3、答: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有以下特点:P=SAC=LAC=SMC=LMC, 即价格等于最低点的平均成本,同时也等于边际成本。

4、答: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在个别厂商背后,由无数厂商和无数消费者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价格对厂商的行为起着诱导作用,当价格由于需求的提高而上涨时,一方面原有老厂商会根据市场价格调整厂房设备数量,扩大规模;另一方面新厂商也会进入,分享净利润。由于新厂商相继进入,供给持续增加,即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与不变的需求相结合,产生了新的更低的短期均衡价格。这个过程一定会继续,直到价格下降到等于代表性厂商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为止。这时的价格便是该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行业的均衡产量则因为新厂商的加入而增加了,它等于在长期均衡价格下所有新老厂商产量之和。

5、答:可以说,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是双赢的结局。一方面,从消费者来看,需求曲线可以看作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可以看作消费者愿意为一定量商品支付的总金额。商品实际支付的金额则是以均衡价格计算的。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消费者通过购买充分得到了这个消费者剩余。另一方面,从生产者来看,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可以看作生产者剩余,它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即短期供给曲线左边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也称经济租,将在地租理论中介绍),下起平均可变成本,上至市场均衡价格。从短期看,产品价格只要高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就有所收获,因为固定成本是必定要付出的,不论固定成本是否如数得到补偿,厂商都会生产。厂商提供单位产品必须得到的补偿是平均可变成本,所以产品价格超过其平均可变成本的余额就具有经济租的性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交易双方按照市场均衡价格成交,买方得到消费者剩余,卖方得到生产者剩余,各得其所,达到双赢局面。

6、答:―看不见手‖的作用就是价格机制的作用。价格在市场期、短期和长期分别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市场期,价格只能调节需求量,使得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被如数分配给愿意以这样的价格购买的消费者,出清市场,既不存在短缺,也不存在过剩。因此在市场期,价格机制的作用在于分配产品。

在短期,价格机制具有一定的资源配置作用。它可以调整需求量,也可以调整供给量。在厂商根据价格调整供给量时,实际上是通过调整可变要素的使用量来实现的。短期中价格的资源配置作用较为有限。

在长期,价格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也就更加重要。它可以通过调整所有要素来实现产量的改变。 总的来说,―看不见手‖的作用在于根据产品价格,即产品的相对稀缺程度来调整产品的供应量,使产品的市场供给量与其需求量相适应,也即保证社会有相对充分的资源用于某种人们需要的产品上。一旦某种产品的需求达到被相对充分满足的状态,即达到长期均衡状态,如果信息是充分的,就不会有更多的资源用于该种产品的生产,剩余的资源就会流向更需要的行业。这样,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在引导逐利厂商行为的同时,把资源引导到符合社会需要的方向,即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7、答: 从长期均衡来看,完全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有效性方面做得最好。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说明:

第一,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最低。在达到长期均衡时,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说明价格已经达到不可能再低的水平。价格影响消费者福利。价格越高消费者福利越小,价格越低消费者

福利越大。因此完全竞争市场是消费者福利最大的市场。消费者福利水平高低是衡量资源配置有效程度的标志。

第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处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说明所有要素都已经充分发挥了作用,不存在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的要素。这种状态也可以说明厂商在既定数量要素下达到了产出最大化。

第三,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价格同时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这说明产量达到最优水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是配置效率最优的表征。对这个问题的完整说明将在一般均衡理论中给出,局部均衡的分析见下一题。

8、答:从完全竞争短期市场均衡来看,均衡时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交点指示了均衡价格。在交点正好满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因为价格在需求曲线上反映,而供给曲线正是边际成本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达到均衡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这正说明产量(即均衡产量)达到最佳状态。在产量小于均衡产量时,即在均衡点的左边,反映价格的需求曲线高于反映边际成本的供给曲线,也就是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这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因为产量过小而未达到最大化,继续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剩余。相反在均衡点的右边,反映价格的需求曲线低于反映边际成本的供给曲线,也就是价格低于边际成本。价格反映的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这时,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低于生产的成本,说明这种生产是不值得的。如果果真生产了这幺多产品,则说明在这种产品上花费的资源太多了。因此只有在均衡点,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产量是最合适的,用于这种产品生产上花费的社会资源数量是最合适的,资源在这里达到优化配置。

9、答:蛛网理论建立在三个特殊假定基础上,它们是:1、假定生产周期比较长,而且生产不连续,因此本期供给量决定于上期价格;2、需求量不存在时滞,随本期价格而定;3、不考虑储藏,每期出清市场。由于引进上述假定,价格与产量显示出周期性波动特征。蛛网理论说明,由于供给量的调整存在时滞,即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一旦价格背离均衡水平,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格与产量的周期性波动。先前短期均衡模型描述的似乎一蹴而就的情形不复存在。在调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生产能力的损害和资源的浪费。如果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蛛网将呈现发散性,情况就更令人担忧。

10、答:严格地讲,完全竞争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农产品市场也只是接近完全竞争市场而已。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完美的、纯粹竞争的市场。完全竞争的英文是perfect competition或pure competition 在这种市场中,价格机制及其配置资源的过程显现得最为清晰,便于我们理解。另外,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又是其它各类市场理论的基础,弄清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如何决定,再分析其它市场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就不难了。因此经济学家分析市场理论时总是先分析完全竞争市场。 11、答:在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在即期中,每个厂商的产量来不及变动,故供给量不变,价格单方面随需求的增加而上升。在短期,厂商响应价格上涨的信号,可以通过调整(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来增加产量。在各个厂商相继这样做时,市场供给陆续增加了,供给曲线随即向右下方移动,与需求曲线相交于更大产量和较低价格上。在长期,厂商可以调整厂房设备,新的厂商可以进入。由于这个行业是成本递减的,在行业规模扩大时,平均成本将会下降,因此厂商在做出上述

长期调整时,均衡价格(它应该等于平均成本)会低于原先的水平。 12.答:(图略) ⑴ S左移,P0上升 ⑵ D右移,P0上升 ⑶ S左移,D右移,P0上升 ⑷ D右移,P0上升 ⑸ D左移,P0下降

13.答: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不是由厂商的供给曲线加总而成。因为在长期中,厂商的数目可以变动,当市场需求持续性扩大时,不仅该行业中原有厂商生产规模可扩大,而且厂商会增加。完全竞争行业达到长期均衡状态时,与厂商均衡供给量(从而行业供给量)相对应的成本不是边际成本,而是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成本,因而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由市场需求扩大(或缩减)引起的行业供求平衡时各厂商LAC曲线之最低点的轨迹,因而不再是厂商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根据行业需求和生产变动时产品成本变动的不同情况,行业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可能为水平直线、向右上倾斜和向右下倾斜三种不同情况。

14.答: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P=SMC=LMC。但是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话,则不但要求P=SMC=LMC,还要求P=SMC=LMC=SAC=LAC。

仅有厂商均衡P=SMC=LMC时,不一定就有P=SMC=LMC=SAC=LAC。可见即使各厂商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行业还不一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但P=SMC=LMC=SAC=LAC时,必定有P=SMC=LMC,即如果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行业中的每个企业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15.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行业长期均衡是经过长期竞争形成的。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留存下来的厂商都具有相同的最好的经济效率,即最低成本,厂商正好盈亏平衡,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若不是这样的话,该行业就没有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但也有些厂商拥有富饶的土地、先进的管理方法等优越资源,这些厂商的成本曲线会比其他厂商的成本曲线低,能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但是这部分超额利润并不能由使用优越资源的厂商得到,而是被拥有优越资源的所有者通过租金等方式获得。这就导致了所有厂商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可见,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16.答:根据蛛网模型的假设条件,采用线性需求、线性供给方程,可以将模型记为:

Dt=aPt+b St=cPt-1+d Dt=St

令P*为均衡价格,由Dt=St得P*为(b-d)/(a-c) 令ΔPt=Pt-P*,由aPt+b=cPt-1+d可得aΔPt=cΔPt-1

若要ΔPt不断缩小并使Pt收敛于P*,则充分必要条件是|c/a|<1,即需求价格弹性要大于供给价格弹性。

17.答:针对奢侈品开征消费税,从表面上看能够增加生活富裕、纳税能力强的人的税负水平,因为由于只有富人能买得起这类奢华东西。但是,深入分析供给与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可以发现奢侈品的需求是极富弹性的,例如,百万富翁不买游艇是很容易的,他可以用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欧

洲度假,去打高尔夫球等等。与此相反,游艇的供给短期中至少是较为缺乏弹性的,游艇工厂不能轻而易举地转向其他用途。这时,对奢侈品的征收的税负主要落在供给者身上,而不是富人身上,这项政策的实施结果与国会所期望的完全不同,因此遭遇到失败。

18.答:粮食的需求是较为缺乏弹性的。如果粮食丰收,粮食供给增加,而需求并没有明显增加,那幺,向右移动的供给曲线与既定的需求曲线就会在较低的价格上相交。由于需求缺乏弹性,价格降低以后销售量的增加较为有限,农民总收益就会下降。当部分地区遭受水灾,因而粮食减产以后,供给相对较少,供给曲线与不变的需求曲线相交于较高的价格水平上。在需求缺乏弹性时,价格上涨正好使总收益增加。所以部分地区受灾的结果是其它地区农民收入增加。

19.答:常见的价格上限(限制最高价格)的例子是住房租金的控制。在西方国家许多城市中,地方政府为了帮助穷人,设置了房屋租金的上限。但是经济学家批评这种做法,认为这是一种缺乏效率的方法。

租金控制的影响在短期不太明显。在短期,房东出租的公寓数量是固定的,他们不能随着价格迅速地调整这个数量。此外,人们寻找、安排自己的住房也需要时间。在短期,寻找住房的人对租金也不会很敏感,况且人们的重新选择还受到租约期限的制约。因此,住房的短期供给和需求都是较为缺乏弹性的。与任何一种价格上限一样,租金控制引起短缺。但由于短期中供给与需求缺乏弹性,最初租金控制引起的短缺并不大。短期内的影响是降低了租金。

长期的情况就不同了。随着时间推移,租赁住房的买者和出租住房的卖者对租金反应增大。在供给一方,房东对新租金的反应是不建新住房,对现有的公寓也不维修。在需求一方,低租金鼓励人们去找自己的公寓(而不是与父母同住,与室友同住),而且也引起更多的人迁居到城里。因此在长期,供给与需求都是较为有弹性的。当租金控制将租金压低到均衡水平以下时,公寓供给量大幅度减少,而公寓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结果是住房严重短缺。

富人和名流在租金控制中受到超乎意外的好处。一是租金水平下降使租用面积更大的富人享受到更多好处;二是在住房短缺的时候,房东愿意把房子租给有钱人,因为有钱人更愿意事先支付定金,而且还愿意支付公寓的维修费。

正如价格上限会引起不合理的资源配置一样,价格下限会引起产品过剩。

20.答:因为理论上假定完全竞争的生产者的产品是同质的,没有任何质的差别。而且信息是充分的,无需做广告。完全竞争的厂商只是既定价格的接收者,它只能按照市场价格出售任何数量的产品。做广告只会增加成本,无助于增加收益。所以,他们不会愿意花钱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