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 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目 录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 第二章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4 第三章 地下水的赋存················································9 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15 第五章 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20 第六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22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29 第八章 地下水系统·················································35 第九章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37 第十章 孔隙水·····················································40 第十一章 裂隙水···················································42 第十二章 岩溶水···················································45 第十三章 地下水资源···············································48 第十四章 地下水与环境·············································49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 地下水 的科学。它研究 岩石圈 、 水圈 、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 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 水文 循环和 地质 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 大 循环和 小 循环。
5.水循环是在 太阳辐射 和 重力 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 蒸发 、 降水 和 径流 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 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
8.在水文学中常用 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
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 √ )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 × )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 √ )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 × )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 √ )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 √ )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 × )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 √ )
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 × )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 √ ) 四、简答题
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
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
2.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区域水文地质学。
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与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 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5.大循环与小循环的区别?
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 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为小循环。 6.水循环的作用?
一方面,水通过不断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另方面,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五、论述题
1. 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
气温愈高,绝对湿度愈低,蒸发愈强烈,反之,蒸发愈弱。
气压是通过气压差的大小影响空气对流而影响蒸发的,气压差和风速愈大,蒸发就愈强烈,反之,蒸发愈弱 2. 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
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使水质得以净化; 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
第二章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一、名词解释
1.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
2.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3.孔隙度: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4.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5.裂隙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6.岩溶率:溶穴的体积与包括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7.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8.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
9.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
10.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保持在岩石空隙中的水。
11.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孔隙上升形成一个毛细水带,此带中的毛细水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
12.悬挂毛细水: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细土层会保留与地下水面不相联接的毛细水。
13.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14.重量含水量: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的比值。
15.体积含水量: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体积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16.饱和含水量:孔隙充分饱水时的含水量。
17.饱和差:饱和含水量与实际含水量之间的差值。 18.饱和度: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比。
19.孔角毛细水:在包气带中颗粒接点上由毛细力作用而保持的水。
20.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21.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
22.残留含水量:包气带充分重力释水而又未受到蒸发、蒸腾消耗时的含水量。 23.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24.有效应力:实际作用于砂层骨架上的应力。 二、填空
1.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空隙的 多少、大小、形状 、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步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2.岩石空隙可分为松散岩石中的 孔隙 、坚硬岩石中的裂隙 、和可溶岩石中的 溶穴 。
3.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分选程度 及 颗粒排列 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
4.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风化裂隙。
5.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6.毛细现象是发生在 固、液、气 三相界面上的。
7.通常以 容水度、含水量、给水度 、持水度和透水性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8.岩性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隙的 大小 与 多少 。
9.松散岩层中,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 孔隙 大小;只有在孔隙大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