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三则 项城一高----史明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学习《〈日知录〉三则〉》,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述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具体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术联系社会现实或自己的学习经验,吸收本单元课文阐述的治学方法和表现出的论辩艺术,作一些社会调查或问题探究,切实提高议论文的写作能力。
2、通过作者关于作文、做人的论述,让学生体会“经世致用”思想。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经世致用”的内涵。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中南大学的校训: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校训“经世致用”,一是体现了中南大学的文化传承,有湖湘特色,并与孙中山先生早年为湘雅的题词“学成致用”一脉相承。二是有利于引导中南学子把远大理想抱负和锲而不舍努力结合起来,既要志存高远,敢为天下先,又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这话谁说的?(梁启超)出自哪部著作?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清末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将顾炎武这段话,归纳成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认为,朝代的更替是君与臣统治阶层的事,国对他们而言,代表着君臣权力与地位,以及对财富分配的规则。
保天下,保的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权力,以及民族文化伦理的延续,那是民族中每一个布衣匹夫的权力和责任。
《日知录》是顾炎武从青年时代开始积累资料,花了30多年心血完成的读书
1
笔记。集中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作品,去领略其中的真味。
二、简介本单元内容及作者
本单元涉及的是清代学术,主要介绍古代学者的治学态度,“经典课文”为顾炎武的《<日知录>三则》,而“相关读物”则是章学诚的《浙东学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日知录》是一部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成的大型学术札记,全书一千多条,最长的五千多字,最短的只有九个字。节选的三则并见于该书卷十九,阐述了他关于作文、著述及立身处世的观点,体现了顾炎武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精神。
顾炎武,明末清初人,力主反清复明,拒绝出仕,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清醒地认识到理学崇尚空谈的危害,身体力行,注重调查实际,不为空言,以天下为己任,力主治学要经世致用(其思想源于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
《文史通义》是章学诚积一生学力著成的史学论著,凝聚了作者大半生的心血。《浙东学术》是《文史通义》中很有分量的一篇,集中论述了作者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的思想,充分表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作者立论鲜明,引证丰富,反对空言、提倡切实致用的思想贯穿始终,字里行间洋溢着堂堂正气和烈烈激情。两文的共同点是“经世致用”。 三、研习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
(一)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二)讨论:
1、本则观点是什么? 文须有益于天下 2、“文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原因是什么?各是什么意义? 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善
“明道”是阐明为政理论, “纪政事”是记录为政事迹, “察民隐”是体察民心, “乐道人善”是体悟人情。
3、本则使用什么论证方法?是怎样论述的?有什么作用? (1)、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有益之文和无意之文。 (2)、正:有益之文——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善——益 反:无益之文(有何弊端?):怪力乱神、无稽之言、
剿袭之说、谀佞之文——损
(3)正反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4、作者从四个方面列举无益之文的弊端,这四个方面各是什么意义?
乱,指悖乱之事,如臣弑君、子弑父之类;神,指鬼神之事。顾炎武首先把写“怪、力、乱、神”之事的文章斥为“无益”,表明了他正统的儒家思想。
2
“剿袭” 之事。他鄙弃抄袭古书,顾炎武曾把写这部书比作“采铜于山”。他说,当今的人写书,就像当今的人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作废铜铸钱。铸出的钱,既粗恶,又把古人的传世之宝毁坏,岂不两失?顾炎武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现在,人们仍然常常用顾炎武“采铜于山”的比喻,说明历史研究要重视第一手资料。
“谀佞之文”,是指多溢美之辞的书序铭状等。指出时人著书,为了博得名声,请人写序多至两序、三序甚至四序,由此,顾炎武模仿孔子的口吻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四、研习第二则《著书之难》
(一)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二)讨论:
1、从著书的角度,作者肯定了哪些书、否定了哪些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著书原则? (1)首肯《孟》《荀》及《老》《庄》等, (2)否定了《吕氏春秋》《淮南子》,其“汇而成书”,不自成体系; (3)“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
2、作者认为古人中还有谁做到了此原则?作者为何推崇此二人? (1)司马光、吴端临;
(2)他之所以推崇这两部书,表明了他著书的价值尺度,即都是经世致用著作的典范,是史学著作
3、作者认为今人坚持了著书原则吗?原因何在?
后人著书,产量越高,速度越快,错误越多。后世作者创作态度不诚实,动机——“成名”不纯。
4、作者为什么说“著书之难”难在何处?如何理解“后人”“成书太易”? (1)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难”是高标准严要求。
(2)后人著书,产量越高、速度越快,错误也就越多的原因:后世作者,人心不古,把写书看得太容易,成名成家之心迫切──归根结底,还是创作态度诚实与否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动机决定一切
5、作者强调著书之难的真实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要引用《资治通鉴》《文献通考》为例?
(1)议“著书之难”意在强调“著述贵创新”的观点。 (2)引用古例借以与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6、本则的观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著书难;古今对比论证。
小结:作者谈古论今,阐述著书原则,表明爱恶褒贬,感叹今人人心不古,“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 板书:
↗《孟》《荀》《老》《庄》等,“自成一家言”↘
3
古人 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 ↘《吕氏春秋》《淮南子》“取诸子之言,汇而成书”↗ →(司马光、马贵与:经世致用著作的典范) 今人:“愈多”“愈舛漏”“愈不传”——原因:“成书太易”“急于求名” ----著书难。
五、作业---辩论:
A:读书人应该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B:读书人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课时
一、研习第三则
(一)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二)讨论:
1、作者开篇就慨叹“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文人多,不好吗?为什么单说“唐宋以下”?怎样才是真正的文人?
(1)假“文人”多,正是要揭示真“文人”少。
(2)作者认为文人多是因为有些“不识经术,不通古今”的“文人”滥竽充数;表明了作者关心社会现实和尊古复古的思想。 (3)真正文人:识经术,通古今。 2、、韩愈之诗是什么意思?
强调“经训”是学问的根本,博古通今是治学之基石,舍此如“潢潦”,朝满夕涸,不但学问做不成,安生立命也陷入困境。 3、、作者引用韩愈和刘挚的话有什么作用?
借他们崇尚经术、重视器量见识,轻蔑文采华意来宣扬经世致用的思想。虽然不免偏激,却切中时弊。
4、作者引述西汉扬雄和宋代黄庭坚的话,目的何在?
继续说明务实与尚华的关系,扬雄对别人赏其文辞而不赏其义理痛心疾首,黄庭坚指出以文才的高低作为选拔奖掖后生的标准,是助长了华而不实的社会风气。
5、作者引用本朝掌故——空同的辩驳,作用是什么?
证明前文“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
6、最后一段,作者引用欧阳修的话,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作者崇尚实用的思想。
7、本则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引证法、例证法) 板书:
↗文人:识经术、通古今:韩愈、刘挚、扬雄、黄庭坚、欧阳修——引证法 文人之多 (经世致用)
↘假文人:华而不实:空同辩驳 ——例证法 (注重文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