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课件出示: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云的名字。 课件出示: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人们叫我(白云);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人们叫我(乌云);早晨我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朝霞);傍晚我又披上红袍,人们叫我(晚霞)。

①师生合作读。 ②男女生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等方面的影响。这一板块设计了随文识字,“晒”结合太阳图片识字;“极”结合生活经验识字;“傍”结合字理识字,字理采用微课形式呈现,多种方法识字,有趣且有效。

2.朗读体验,感受水变化之奇妙。 学习第2自然段,圈画关键词,提取信息。

(1)创设情境,出示动画:“我”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你听,风伯伯来了,“我”越来越冷,“我”又要变啦!

学生练习用“越____越____”说话。师相机出示“变”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2)淘气可爱的水娃娃又变成了什么呢?(读课文并圈画) (3)交流反馈。(师板书:“雨、冰雹、雪”) 课件出示:

水珠,水珠,你叫什么名字? 小硬球,小硬球,你叫什么名字? 小花朵,小花朵,你叫什么名字?

作者用这种写法,把冰雹、雪花的样子写得多生动呀! (4)播放微课,了解“冰雹”。

(5)指导朗读,感受“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课件出示:

1.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

2.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3.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5

(6)想象画面,体会“落、打、飘”用词的精妙。

师:老师读到第1句的时候仿佛看到小水珠撑着降落伞从天而降。你们读读第2、3句话,说说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打”的速度最快,“飘”的速度最慢)

雨点宝宝、冰雹大哥、雪花妹妹是怎样落下来的呢?请把“落、打、飘”对号入座。 课件出示:

飘 落 打

1.小水滴聚在一起( )下来,人们叫我“雨”。 2.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 )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3.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 )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①口头填空,说说理由。

②多种形式地读,体会水变化之奇妙。(指名读——加动作表演读——配图朗读) 设计意图:

借助情境体验、趣味填空、表演朗读等环节,引导学生重点感受水变化中的不同形态,在交流、游戏中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标。

五、小结巩固,趣味延伸。

1.同桌合作朗读第1、2自然段。 2.谁能完整地说说“我”的变化? 课件出示:

3.用“我是水,我会变……有时候,我……有时候,我……”连起来说一说。 4.其实,“我”还有很多本领呢!“我”还会变成什么呢? 5.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课外知识交流。 水娃娃真神奇,真是千变万化!

(音乐律动起)师生在律动操的趣味问答中,体会水变化之奇妙。 课件出示:

小水滴,落下来,人们叫我雨;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叫我冰雹;

6

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叫我雪;小薄纱,罩下来,人们叫我雾; 小盐花,洒下来,人们叫我霜;小彩桥,架起来,人们叫我彩虹。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只有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学习和探究新知,才能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此环节既是对第1、2自然段的回顾梳理,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延伸。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变、极”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会给人们带来灾害。

一、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1.正确朗读长句子。

水娃娃就这样循环变化着,多么有趣呀!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想想“我”的家在哪里。

(1)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 (2)师生交流。 课件出示: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2.读出长句子的节奏。 (1)指导读出节奏、轻重。

提示:词组和词组之间要注意停顿;“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这些词语重读;“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语速放慢;“在江河里奔跑”语调激昂;“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语调轻快。

(2)学生自己试读、点读、个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3.读出长句子的画面。 课件出示:

平常我

7

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散步,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1)观察句子,水有什么变化?

(2)说说“我”在不同的家里,都会做些什么。 (3)联想画面,语言表达。 课件出示:

(池子) (小溪)

(江河) (海洋)

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指导读出不同的场景,男生读、女生读、男女合作读。 设计意图:

指导读连缀式语句是本课朗读教学的重点,通过正确朗读长句子——读出长句子的节奏——读出长句子的画面,层层深入,便于学生深入文本。将长句转化为诗歌,便于学生掌握朗读节奏。

二、品读课文,积累运用。

1.出示第4自然段,水宝宝到底有什么脾气? 课件出示:

温和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暴躁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2.检查学生能否将整个词连起来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

(1)看“灌溉田地”的图片,说说庄稼会对水宝宝说些什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