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徐州市中小学教师初定考试复习提纲(有答案) 下载本文

2015年徐州市中小学教师初定考试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 六、终身学习

2、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原则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

3、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4、《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有以下规定:教育教师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组织课外活动;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搞有偿家教。

5、教师形象的塑造应从 ①仪表②举止③语言④礼仪四方面入手。 6、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7、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8、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9、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如下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10、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11、学校向学生监护人通报的学生安全信息包括: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 12、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13、未成年人保护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工作,保护未成年人,我们应当遵循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14、教师的备课一般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三个基本环节。 15、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6、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德育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7、学校德育的方法包括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等方法。 18、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19、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五个方面,分别为: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

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20、讨论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的方法,其使用要求是讨论前,教师要列出泰伦题目,提出讨论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与发言提纲,做好充分的准备。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学生围绕主 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始终紧扣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疑点,要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倾听别人发言并认真作好记录。讨论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对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并进行必要的说明。 21、测验的信度,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22、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教后反思等结构。

23、一般说来,一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24、新课改中所提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25、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让学生主动发展。 27、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8、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29、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30、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或课堂教学)。 31、课的类型大致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32、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33、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主要表现是自律性、独立性、创造性。

34、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结合教育。

35、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36、人最原始(或基本)的情绪有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3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38、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3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

40、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采取决定和采取行动两个阶段。

41、直接兴趣与引起无意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有意注意有密切关系。

42、成败归因的两个维度是稳定性与控制性,四个方面因素是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 43、自由联想与疏导宣泄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方法。

44、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展开,以后再压缩。 二、单项选择题

1、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展以班级( )内容的常规管理。 C、规章制度

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3、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①③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 A.斯腾豪斯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 A.加德纳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 B.示范??模仿式

8、在\对话 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 C.都是主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B.校本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B.上课

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 B.学校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 C.教师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16、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 D.学校教育制度

17、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 A.教育学

18、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 )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 D.美育、劳动教育

20、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 ) D.功能

21、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2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C.实验法

2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 C.主导作用

2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 B.因材施教

) 25、“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照的原则是 ( ) C.巩固性原则

26、“神机妙算,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 ) C.灵活性

27、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 A.选择性

28、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29、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 ) D.周围神经

30、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 ) A.有意识记

31、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 ) D.双重

32、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 ) B.天然前提

33、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 ) C.IQ=MA/CA×100

34、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 ) A.兴趣

35、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 ) C.现实与人的需要

36、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而中学教学采用讲解式的比重则大为增加,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哪一种特点?( ) D.阶段性

37、杜威提出的“五步教学法”的基本流程是 ( )

B.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38、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39、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下列对二者区别的论述不正确的

是 ( )

D.前者比较精细,后者较为粗略

40、下列观点中主张动物界也有教育,并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是 ( ) C.生物起源说

41、依据是否理解所要学习的材料,学习可以分为 ( ) C.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4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所体现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 A.示范性

43.名著《教育漫话》的作者是 ( ) A.洛克

44、“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 ) B.社会本位论

45、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属于 ( ) D.问题预防

4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班主任工作职权的是 ( ) D.根据学生表现对家长的奖惩权

47、在日常教学中,选择一个专题,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先由一个教师事先准备好讲稿,说课之后大家评议修改,变个人智慧为集体智慧,这种说课的类型是 ( ) A.研究性说课

48、“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现代教育哪一种特点的要求?( ) B. 终身性

49、研究者选取一个特定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无关因素,操纵自变量并观察因变量,这种研究是 ( ) C.个案研究

50、音乐教师根据学生现场演奏水平的高低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属于下列评价中的 ( ) A.相对评价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律规定教师应履行的义务包括( ) A、遵守宪法、法律,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B、贯彻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C、对学生进行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法制教育以及思品文化、科技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D、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E、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F、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以下教师“关爱学生”的正确做法是( )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B、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C、与每位学生单独交流,解决所有个人问题 D、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3、转变后进生需要( ) A、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 B、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C、对后进生要满怀期望并给予更多的关爱 4、教师为人师表应做到 ( ) A、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B、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D、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5、对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 ) A、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 B、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C、对工作高度负责,不得敷衍塞责

D、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6、正确的学生观表现为 ( ) A、学生是发展的人 B、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C、学生是责权主体,享有法律权利,承担法律义务 D、学生是独特的人,有独特的个性

7、教师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包括 ( )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C、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D、学生的特点

E、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F、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8、新时期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 )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B、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是( )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D、方法得当 E、表达清晰 F、气氛热烈 10、新课改中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指( ) B、知识与技能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价值观

11、教师有哪些情形,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E、从事有偿家教的

12、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13、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14、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 ) B. 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15、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16、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17、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 A.学习者 B.促进者

1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19、\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20、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21、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22、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D.自然资源 23、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 24、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

25、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26、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四、 判断题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否 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否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是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否 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否 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是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是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否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是

1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否

16、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是

17、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是 18、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否

19、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是

20、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唯一的结论。是

2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否

22、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否 23、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唯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否

24、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

25、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是 26、学生可以自己管理自己。是

27、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德育课程,德育课程只是中国特色。否 28、 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否

29、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是 30、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得挑战教师的师道尊严。否 31、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是

32、只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否 33、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是

34、教学质量的高低只是体现在考试分数上。否 35、教师在课堂上和课间时都应该与学生打成一片。否

3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对教育同样适用。是 37、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

38、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是 39、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此为孩子发展的根本规律。否

40、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是

41、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是

42、评价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是

43、奥苏贝尔:“假如让我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而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是

44、肖川认为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强调教育要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是 45、多媒体技术对教师教学中起决定性作用。否 五、简答题

1、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的特殊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一般道德是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

(区别) (1)社会一般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反映对社会所有人的 要求;而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生活中特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反映对教师特有的要求; (2)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有所不同,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 2、怎样破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总的来说是教师个人、学校环境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单位来说,应该努力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改革不合理的教师评价考核方式,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从教师自身来说,一方面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不仅要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克服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特长和优势。还要看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光荣。这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会调节和控制自己,产生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本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正视职业倦怠存在的严峻现实,认识到倦怠来源于自己所受到的压力。要努力提高自身耐压能力,改进应付应激的策略,积极调整心态,将职业当事业,从平凡的工作中挖掘价值,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多方面发展和完善

自我,使自己对生活和工作充满自信和热情。教师还应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各种业余活动,做到劳逸结合,放松自己,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此外,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等也能够有效缓解压力。

3、班主任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具有较强感召力的人?

1)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2)必备条件是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水平,关键是为人师表;(3)有效途径是正确对待违纪学生

4、列举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答四条即可)

(1)热情主动——教师走向成功必备的第一心态。 (2)端庄大方——教师形象塑料造的基本要求。 (3)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 (4)宽容公正——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

(5)沟通合作——教师与家长真诚交流的基本原则。 (6)双赢思维——教师之间协作的首要原则。

(7)关注细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养成的重要习惯。 (8)不断更新——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 5、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1)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意识素质。 面对自身从事教育实践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活动有所觉知。这主要指教师要具备 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

(2)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情感素质。 教师崇高的职业情感是推动积极工作的强大力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 的职业情感,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两个方面。

(3)教师要有优良的职业能力素质。 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 才能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教师的职业能力应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分配注意的能力、丰 富的想象力、优秀的思维力、较强的语言能力和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4)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兴趣素质。 要做好一项工作,离不开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如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以苦为 2 乐,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应该有对探索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对研究教育教 学方法的兴趣,以及对自己所任学科的兴趣

6、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四条即可) ①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②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③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④获取成就的动机与欲望;

⑤求知的欲望与兴趣;⑥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7、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答六条即可)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

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荣誉。 8、总结一下你有哪些师生交往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交往观。通过实验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和谐和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素质的提高。教学相长。沟通言无不尽。 二、改善教育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信赖激发学生的情

1.师爱是师生交往的基础2.尊重是师生交往的前提(1)尊重首先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2)尊重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3)尊重并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3.心理教育是师生交往的新途径4.架起心桥是师生交往的延伸 三、提高教师素质,有效运用交往策略。

1.以身示范公平背后的信赖2.主动交往3.变换角色 4.宽严结合5.评语改革 9、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1、确立班集体目标 2、确定班级成员的角色位置3、建立融洽的班级内外关系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5、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环境 1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立足于什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11、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如何处理?

学校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将受伤害学生就近送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保护事故现场,保全相关证据,并及时通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保险公司。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进行哪些教育?

(1)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2)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13、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在校安全做哪些事情?

14、素质教育对老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15、道德和品德的关系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道德贯串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品 德即道德品质,有时也称思想品德,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道德与品德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道德和品德的区别 ①在所反映的内容方面。②所属的范畴方面。(2)道德和品德的联系 ①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②个体品德反作用于社会道德 。

16、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有哪些?

我们应该努力追求 1、要有成为教育家的意识 2、要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3、要有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4、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5、要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要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7、要有法律意识总之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不仅要有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素质。通过学习使自己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

高超的教育艺术、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17、什么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18、什么是教学姿态?它有哪些要求?

教学姿态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语言、手势和身姿的综合表现。

(1)站态要有安定感和力度,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情绪,振作精神,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教师适当变化站姿;

(2)要用优美的手势正确地表达感情,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

(3)面部表情要丰富,但不做作,要善于运用喜、怒、哀、乐、爱、恨、怨、叹等表情; (4)要用普通话教学,力求发音正确、语调流畅、抑扬顿挫。 19、课堂提问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四条即可)

20、进行课堂练习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1、突出本节教学有目标要求。2、从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出题进行强化训练。3、所出的练习要有梯度,难易适中,照顾上、中、下三层次水平的学生。4、题目数量恰当。5、注意习题的多样化,提起学生的练习兴趣。 21、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

22、怎样使课堂提问更加有效?

2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24、“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5、面对课程内容的变革,教师应如何面对?

26、请列举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不少于4条)

27、什么是学习?

28、什么是教学反思?

29、什么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有什么优点?

30、观察学习有哪些过程?

31、建构主义是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有哪些新的主张?

32、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热门话题,其中,教师专业成长阶段论已经达成共识,一般来说,教师专业成长有哪几个阶段?

33、教与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34、品德有哪些部分构成?

35、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六、简述题

1、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道德调节应把握哪些方面? (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 (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训斥,不指责; (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2、良心对教师职业道德内化起什么作用?

(1)在行为之前,良心能帮助教师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 (1)在行为之中,教师良心起着自我控制和监督作用;

(1)在行为之后,教师良心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和影响起评价作用 3、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1)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2)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3)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4)要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5)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6)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

一、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 1、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2、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事不能再现,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2、较高的创新能力

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创新型的教师。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 3、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1)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灵活调节进程,活跃课堂气氛,控制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处理偶发事件等。 (2)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一个教师应有能力组织和指导兴趣小组,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能力组织讲座、讲演、展览、表演、制作、考察、竞赛、撰写报告和论文等活动。形成人人参入、自己动手、发挥特长、凸现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4、研究能力

教师要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研究能力是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1)教学研究能力。

把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模式。 (2)学术研究能力。

目前教师的教研较多的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试的研究,限于一些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的陈述。而对教学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对教学的创造性思考。教师只有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功。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四、敏锐的时代意识

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4、作为一名教师你是怎样理解“身教重于言教”这句话的?

作为教师,通过正面教育对学生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是必要的,但最为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行动,如果每一位教师都以身作则,正确对待生活、工作,就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身教”就是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一言一行都足以作为学生的模范。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甚至是终生的影响。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师,更是对学生的初期对社会的认知和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多年的在校学习时间,会从各位老师那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不仅是文化知识上,更是道德、行为举止上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要坚持教育与身教相结合,做到既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 同时 “身教重于言教”,也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来的大。在现实中,很多差生也大多是在教师的教育下转变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可否认,教师良好的师表风范就是学生思想转变的内在动力。 因此,对教师来说,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其思想作风和言谈举止时刻都在影响学生,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

5、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怎样一种家校合作方式比较好?

6、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良好的家校互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教师或班主任如何搞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家长的组成非常复杂,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 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是万能的。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 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做 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7、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

(1)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

(2)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8、谈谈你对“义务教育”的理解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我国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公益性,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 免费性

所谓免费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普及性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强制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如修订的义务教育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9、请简要分析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均衡现象。

一是办学条件较差,教育基础滞后。具体表现为现代教育设备较少,教育手段还趋于简单,音、体、美和计算机教师数量的不足,很难保证农村课程计划的落实,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是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不够,资源优化受阻。目前仍存在布局不合理,布点过多,规模过小,力量分散,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

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师资力量后劲不足。目前农村学校教师受文化程度及家庭生计的影响,主动接受进修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

四是办学观念陈旧,创新和开拓意识较弱。农村学校师生在办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方面还比较陈旧,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多,落实少,规范教学问题没有解决。 10、请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1)原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2)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11、请简述陶冶法的含义及其运用要求。

(1)含义: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2)运用要求: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12、请简述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运用要求。

(1)含义: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13、简述讲授法包括哪几种方式以及运用要求。 (1)方式:讲述、讲解和讲演。

(2)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③讲究语言艺术。 14、你怎样看待学科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教学服务。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

(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3)教科书有助于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教科书有助于教师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15、当前,情境教学法被老师们越来越多地利用,你认为应该怎样更好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16、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听课显然也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兴趣。二、精心组织活动,引发兴趣 三、开展小组竞赛,培养兴趣 四、利用媒体手段,增强兴趣

17、叶圣陶先生说: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角色转变,首先这是教师角色的新变化,从传统的一味传授知识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新课程理论强调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18、现在网上有许多做好的教案,你作为教师怎样对待和利用这些资源? 理论联系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9、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学习方式的改变,被动的接受学习忽视了学生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学习的过程应是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转变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0、研究性学习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请你谈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1)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2)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它改变原有的单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答: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关注怎样学,还关注学什么,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研究性学习过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把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融合起来。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学,还包括艺术,道德,内容包括社会与生活 21、如何理解新课程的多主体评价?

22、传统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叠加,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你如何理解?

答: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即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原理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3、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仅仅靠研究教材就能够保证吗?请简要分析。

不够。要在钻研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生活和学生认知实际,根据现代教学理念,在生活中备课,在学生中备课。

【或者:备教材,备社会,备学生;】【或者:贴近社会,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24、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使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适当。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请举例说明。 25、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你认为应怎样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1)要有平等的观念,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3)要掌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4)选取典型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兴趣。

26、新的学生观就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要求教师懂得如何关爱学生。你认为关爱学生要从哪些方面做起?

(1)关心学生的行为习惯;(2)关心学生的学习;(3)关心学生的成长; (4)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5)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6)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7)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27、研究教材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基本要求。请简要分析除研究教材外如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1)要在钻研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生活和学生认知实际,根据现代教学理念,在生活中备课,在学生中备课。

(2)要做到: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备课标,备知识点,备考纲,备训练,备教法,备学法; (3)同时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28、观察是把握一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又无比重要的细节的最有效的方法。作为教师应如何培

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1)确立观察目的;(2)制定观察计划;(3)观察现象,探寻本质。 29、简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新?如何教出个性?

(1)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2)寻找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3)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4)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30、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在教学时底气十足、游刃有余? (1)要做会学习型教师;(3)要做协作型教师;(2)要做反思型教师; (4)要做实干型教师; 31、成长中的学生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如果受到的表扬出自教师之口,会让他们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增强自信心。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2、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恰到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和缺点。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注意什么?

七、论述题

1、你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自我规划是什么?

2、描述一下你心目中优秀的班主任。(答三点即可)

(1)爱生如子。(2)渊博的学识。(3)以德服人。(4)善于进行角色的转换 (5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 (6)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7)重视沟通。

3、在你的学生时代,你最钦佩的老师是哪一位?他的哪些品质或行为对你的影响最深刻?你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答四条即可)

(1)教师职业理想 (5)教师职业技能(2)教师职业责任 (6)教师职业良心 (3)教师职业态度 (7)教师职业作风(4)教师职业纪律 (8)教师职业荣誉 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1)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6)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5、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1)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2)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 (4)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5)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6、作为一名教师,你怎么理解“关爱学生”这一职业道德规范?

7、我市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责任教育,请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如何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8、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具体过程包括: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③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9、试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10、“跳一跳、够的到”是许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请问采用此方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采用此方法时应注意: (1)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2)依据“最近发展区”教学也应采取适应的手段。

教师借助教学 方法 、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最近发展”区域,因此,教学方法、手段应考虑“最近发展区”。 (3)根据“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从学生整体而言,比如一个班,教学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使教学的深度为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所能接受。这就得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正确处理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

11、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向你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你一时无法给予准确答案,你该怎办? (1)直接跟学生说,我不会,请同学帮忙回答。同学们以为是在考他们,很乐意就帮你了。 (2)你跟他说你再想想,很简单的,他想的时候你也想。 (3)直接问同学有没有帮他解答的,下课让他请吃糖。

(4)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可告诉学生待老师查阅资料后再回答。

12、有人认为教学应重结论,有人认为教学应重过程。你有什么看法? 13、如何判断教改课与传统课? 1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请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15、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是如何使用教材的? 16、我市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

织形式。为什么需要合作学习?请谈谈您的理解。

17、“学讲计划”要求教师要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强调教学方式转变中“生进师退”、“学进教退”的理念。那么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呢?请谈谈您的理解。 18、根据新课程改革关于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的要求,说说你的建议。

18、

19、美国有位学者把教学策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讲课为基础的照本宣科策略;第二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第三种是以思维为基础的对话策略。你最喜欢哪一种策略?为什么?

19、喜欢第三种以思维为基础的对话策略。因为这种策略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前两种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及个性发展。

20、

20、你认为教师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在“预设”的基础上焕发“生成”的活力,让教学闪动灵性的光芒?

21、

21、结合你在教学中的实例,谈一谈你对“启发性教学”这一方法的理解?

22、

22、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你认为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领域,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3、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体现在哪些方面?

24、新课改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老师的教学行为,请谈谈看法。 25、作为一名教师,你是怎样理解“教育现代化”的?

26、请结合实际说明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

27、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对“以学定教”的理解。

28、一个时期以来,我市基础教育工作强调学校文化建设,这实质上是基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而提出的。请谈谈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9、发现学习具有漫长的历史,最早阐述发现学习的是心理学家布鲁纳,请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发现学习的认识。

30、马斯洛认为需要只有被人所意识并且试图采取措施来满足时,才有可能转变为动机。学习和求知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请您谈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梯级,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根据这一理论,制定教 学策略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顾及和满足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二)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高层次的学习动机。总

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让我们领悟到: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要想获得教育成功, 就得调控学生的需要, 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 赏识学生,让学生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并使他们的需要由低级逐步 上升为高级,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31、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其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请依次从低向高说一下有哪些?

从低级到高级排成梯级,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3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在教学中如何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教学必须提供合适的教学材料。 除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还应注意材料的趣味性、适用性、实用性和文化性。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第一,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师生互动很重要,若再像以前那样单单只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太乏味,学生不肯动脑,依赖性太强对学习帮助非常小。第二,学生应能够共同学习。老师必须尽量不去孤立学生,不要求学生单独学习,而是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 3.教师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并坚信每位学生都能学好。 33、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一经提出,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您认为该理论对教育工作者有怎样的启示?

1.重构教师的学生观 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 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新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 展学生的潜能. 2.重构教师的智力观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学校尤其要重 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技能教学与学生生活 经验,社会实践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智力,就是培养学生分 析,解决社会职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3.重构教师的教育观 多元智力理论不仅提出每一位 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 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贵任和义务. 4.重构教师的教学观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 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

34、家访作为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首先,家访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的桥梁,它是教育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方针的具体体现。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及其家长的认知和认同,家访通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合作目的。

第二,家访能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改变、感情的建立和感情的加深。家访,能够使学生和家长切实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一心为教育、一心为学生。学生和家长被老师的崇高行为感动,从心底里感谢老师、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学生和家长。 第三,家访是重塑教师队伍形象的重大举措。家访可以让社会再一次看到或发现教师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教师的崇高品质、奉献精神的光辉!

第四,家访也是教师成长到成熟的必由之路。沟通交流、善解人意、作思想工作等等教师必备的品质和业务能力都可以在家访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家访是一门科学,教师要多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家访给学生送希望,给家长传方法,使学生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下得以健康成长。显而易见,为能更好地争取到家长的力量,家访是必要的,而且还必须十分注重它的内容,因此,从某种意

义上讲,家访也是一种寻求。也就是说,家访绝不是某种行为的最终目的,仅仅表现为一种过程和手段,而需要寻求的是怎样和家长取得共识。也只有从这个意义出发,家访才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是有效的。

35、请你谈谈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1)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 (2)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教学观 (3)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4)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学生观(5)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36、请你谈谈在优越的环境(学校)和在相对更差的环境里哪个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为什么?

更倾向与优越的。

因为优越的环境下学生可以接受更多优秀的老师,优秀的同学,优秀的教学设备,和全面发展的空间。那些条件较差的学校,就是死读书,学生的全面素质很难得以提高。 八、案例分析题

1、在贯彻学校决策和校长意图时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对此你是照办还是变通式的处理?

2、村民王某之子12岁,四年级后辍学,在县城帮人做工,村干部和学校上门动员王某送子复学,王某不同意,并说:“我的孩子我做主”,试对此事加以评述。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王某之子未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人。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王某应该依法行事。

3、在校学生午饭后,突然有大部分出现头痛、呕吐、下泻等现象,当你发现后将如何处理? 首先应该先把中毒的学生送去医院治疗,并及时通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保险公司及校方,保护事发现场,查明中毒原因,并采取措施,尽量把损失降到最底影响减到最小 4、有一天,一个女生交给你一封信。信是本班一个喜欢这个女生的男生写的。你作为班主任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 (1)冷处理,不扩张。

(2)告诉女生,淡然地处理这件事,只当没有发生过。

(3)悄悄的告诉男生:橄榄果没熟的时候去采摘是苦涩的。青春的萌动是正常的,老师能理解。喜欢一个人就把她埋在心里,别干扰了别人的正常生活。 5、学生在校发生意外伤害应如何处理?

学校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将受伤害学生就近送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保护事故现场,保全相关证据,并及时通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保险公司。

6、近年来,在个别教师身上出现这样一些行为:批评学生时,连学生家长一起训斥或在电话里对学生家长发号施令等等,请您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评析这些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明确规定:教师要尊重家长,互相配合。对家长要以诚相待,以礼相见,互敬互重。尊重家长,虚心倾听家长意见,不挫伤家长感情,不训斥家长。不以任何理由向家长索要财物,以权谋私

7、有专家对7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学生最富激励作用的是好的教师。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对这个调查结果的思考。

激励是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动机,使得学生在文化和人格方面双丰收。同时它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励教学不仅体现了教育者的现代教育观念,也显示了

教育者高度的责任感,高超的教育艺术。当然激励教学的方法有许多:情感激励、兴趣激励、活动情景激励,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地探索和实践,让教师和学生从激励教学中获得快乐感、成就感,从而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佳实现。

8、有学者曾经对上海市500多名小学5年级学生进行过一个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您认为这项研究对我们的教学有怎样的启示?

我们一定要打破教师中心论,让自主、合作、探究与 接受学习一起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给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机会。当前,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 ,中学教育是“分 类教育” ,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 ,严重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2、要打破教师中心论。让自主、合作、探究与接受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3、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让自主、合作、探究与接受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学习等于学会学习,才是现代教育理念。 资讯:现行课堂的学习状况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授为主,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很少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如查阅、讨论、制作、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自主、选择地学习。这种 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愿望,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 感到乏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9、在新课改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实践中取得了可喜变化,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结合你自己的体会和其他人的经验,谈谈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或鼓励学生采纳新的学习方式,从整体上看合乎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要求,实质上却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质量相差较大,有的甚至没有效果。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引导下的课堂教学气氛表面上十分热烈,但当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到底学了什么,教师又给学生哪些知识,完成了哪些目标,学习效果究竟如何,却很难评估,教师往往也不知道。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忽视或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转变学生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新课程并不是单纯地否定或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而是强调“过于接受”,这就是说,我们不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

再次,课堂过于吵闹,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巧。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往往一宣布讨论或探究开始,学生便开始大声讨论。在课堂上,你根本听不到学生在说些什么,说的内容与学习有关还是无关,讨论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再问几个问题,就算结束。有的往往一节课都在讨论,学生都在说,课堂上乱哄哄的,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最后,教师不明确自己在学习方式转换中的角色。新课程实施后,现代的学习方式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堂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后,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困惑。特别是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完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有些教师往往在讲台一站,似乎学生的讨论或合作学习与自己无关,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缺乏有力的指导。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10、当你遇到的家长是“狼爸”或“虎妈”的教育方式时,你该怎么办?

“狼爸”或“虎妈”的教育所指的是管制式的棍棒式的,从本质上来说是非民主的专制的教育。对“虎妈”、“狼爸”极端严苛的教育方式,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对于服从性强的孩子,这种方法的潜力非常巨大,换句话说,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遵从并良好执行这一方法的孩子得到非常大的发展。反之,如果孩子的叛逆性非常强,这种教育方法可能会

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即孩子强烈的叛逆和不遵从,如果孩子从小一直在叛逆的状态下,长大后会引发一定的心理障碍以及扭曲,所以这一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孩子。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够在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人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来帮助他们、要求他们,因材施教;劝说家长也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尊重孩子自主权利之上给予孩子合理的引导和教育。以自身的丰富阅历和专业的眼光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判断,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规划孩子成才;

11、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谈谈对王国维治学三境界的理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指治学过程中从发现问题、钻研问题到最后顿悟的三个阶段。 12、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给予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好的同学以物质奖励。您认为这样做合适吗?

13、有的老师会这样抱怨学生:这个问题我都讲几十遍了,你怎么还不会?请谈谈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4、当学生精神忧郁时应该怎么办?

1)要主动与家长取取得联系,共同分析学生精神忧郁的原因,以更多的关心,理解、开导,让学生把心中的积郁倾吐出来,共同研究解决办法,解除学生困惑。 (2)要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尽量安排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幸他们与同学交往,丰富他们精神生活,开阔他们的心理境界。

15、有的学生有学好功课的愿望,可是接连几次周练、月考后,发现自己成绩没有提高,因而产生了放弃的想法。请您分析这种现象并谈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都是直接的,他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只收学习动机的影响,还收一系列主客观的因素的制约。学习动机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 条件。应该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

16、常常有一些孤独畏缩的孩子,他们将自己隐藏在角落里,长期累计的心理阴影会让他们对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认识产生偏差。作为老师或班主任应该如何关注这样的学生? 第一要通过调查访问,个别谈话,了解基本情况。第二要多与家长联系,提出建议,尽量多挤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包括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第三要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交换辅导意见。对类似的学生,如何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树立起不断向上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他们也能象优秀学生和“问题”学生一样更多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展示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喜悦,逐步变得乐观开

17、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私了,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

是的,这与社会环境有关,独生子女,让他们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激烈的社会竞争也导致人们以利益为驱使,你争我夺,谁出线了,谁就是优胜者,这也难免造成了一定的自私心理。

(1)首先,孩子是一张白纸,周围的环境影响他们的行为,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意影响;

(2)教师作为孩子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要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做出表率;

(3)结合孩子成长的具体过程,引导孩子与同学朋友分享学习生活的乐趣,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

(4)创造有利的环境,减少孩子的情绪爆发,与孩子交流,通力合作解决问题; (5)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学校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 九、实践操作题

1、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请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是怎样做的。

2、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细节的部分。请结合你的教学实践和认识,谈谈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这类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 1.重视教科书等文字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实验室的课程资源3.加快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5.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6.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努力发挥师生作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7.努力发挥师生作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3、写教案是每位老师必须做的事情。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案应该怎样来写?

4、请你结合所从教的学科,谈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你认为应怎样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6、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7、“以活动引领教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但是当前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只注重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为了活动而活动,你认为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8、有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有效的布置作业。你认为如何有效的布置作业,从而充分发挥作业的功效?

9、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教材进行开发利用的?

10、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原则。 11、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的一场自我革命,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我们教师应当采用哪些有效办法?

12、当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心理、智力、知识、能力等预先设定时,这种内在主观倾向会反映在教师的外在行为上,从而给学生造成某种特定的心理环境,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师期望效应,也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积极的教师期望策略来发挥教师的作用?

1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先快后慢\。而且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学习?

14、请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转化后进生的主要措施及办法。

15、怎样教育娇惯型独生子女学生?

一、加强与独生子女学生家长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二、加强班主任自身的修养,用爱感化独生子女学生。 三、加强对独生子女学生的感恩教育,使他们心中有他人。 四、加强对独生子女学生的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16、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的问题进行过研究。宋代教育家明确提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在教学中是如何落实因材施教的?

17、怎样对待青春期有逆反心理的学生? 18、学习动机是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9、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同时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2)注重创造性的塑造。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其次,接触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再次,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最后,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