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山煤业副立井井底车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了奥陶系岩溶水和上覆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②石炭系、二叠系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的层间隔水层
石炭系、二叠系各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均分布有厚度不等的泥岩、砂质泥岩等泥质岩层,其岩性比较致密,不透水,厚度多为4-15m,阻隔了各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起到了层间隔水作用。但在近地表段,由于受风化作用影响,裂隙发育,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其隔水性能。
3、矿井涌水量预测:
预算15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60m3/d,最大涌水量为900m3/d。 根据吴王山煤矿副立井钻孔综合柱状图,巷道施工范围岩性主要为太原组一段顶部K2灰岩之下,煤层直接顶板为K2灰岩,底板多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岩石硬度f>6。该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15#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灰岩垂直裂隙发育,有局部富水的可能,不影响生产,发现有出水预兆,停止施工,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第三节 瓦斯情况
1、瓦斯
山西晋城吴王山煤业有限公司(基建):2008年度3旬中最大一天的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41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53m3/min,无瓦斯、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矿井瓦斯批复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2、煤尘
据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资料:15号煤层煤尘爆炸定性分析,火焰长度为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为0,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为920℃,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为370℃,鉴定结论为煤尘无爆炸性。
5
吴王山煤业副立井井底车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煤的自然倾向性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资料,15号煤层煤样燃烧时的吸氧量1.44m3/g,自然倾向为Ⅲ类,属不易自然煤层。
4、地温
据对生产矿井调查,该区属地温正常区,地温梯度为1-2℃/百米。井田范围及周围没有发现地温和地压异常现象,该井田应属地温和地压正常区,不存在热害、冲击地压危害。
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方案
一、总体施工方案的确定
根椐矿方要求和施工进度的需要,采取遇到需要剥开口处增加掘进头的起始原则,逐渐增加掘进头个数,以不断提高施工速度主要工程:副立井井底车场、等候硐室、管子道、中央水泵房、中央变电所等工程。根据施工条件和断面大小配备合适的运输设备。
第二节 施工方法
一、巷道施工 1、掘进 (1)打眼
采用YT-28风钻配合Φ42mm“一”字型合金钢钻头,六角中空钢成品钎杆打眼。全断面一次爆破。
掏槽眼采用楔形掏槽:掏槽眼深度2m,其它眼深1.8m,光面爆破,周边眼间距一般情况下掌握在350~450mm为宜,遇有软岩或特殊岩层,及时调整炮眼布置及爆破参数。打眼时要做到开孔准确,钻孔平直,周边眼、掏槽眼的眼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其它炮眼眼位偏差不得大于100mm,以保证爆破效果。特别是周边光面爆破孔,一定要做到“准、直、
6
吴王山煤业副立井井底车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平、齐”,以保证光面爆破效果。
(2)装药、联线及爆破
采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MFB-200型发爆器起爆,2#煤矿许用乳化炸药。
进行装药作业时严格按爆破设计要求的数目和方式装药, 爆破孔采用事先加工好的炮泥封堵。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工进行,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人操作。
装药联线之后,将有关施工设备设施撤到安全地点,工作面所有施工人员撤到距工作面120m以外有遮挡的安全地点并设专人站岗警戒,警戒线处设置栏杆或拉绳等标志,严禁任何人进入放炮警戒区,放炮员必须最后离开放炮地点,并执行好“回头看”制度,以防万一将人员丢入放炮区,放炮员放炮前必须吹哨三响(三遍哨子)方可拉炮。
2、出矸、出煤
采用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