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舌尖主要品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品茶的醇和度,舌两侧后部品是否发酸,舌心主要感受涩味,舌根主要是体会苦味
309、在茶叶不同类型的滋味中,鲜淡型的代表茶是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310、在不同季节的茶叶中维生素含量最高的是春茶 311、黄山毛峰的滋味属于鲜浓型 312、太平猴魁的滋味属于鲜醇型 313、庐山云雾茶的滋味属于醇厚型
314、专研业务、精益求精具体表现在茶艺师不但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接待品茶客人,而且必须熟练掌握不同茶品的沏泡方法
315、审评红、绿、黄、白茶的审评杯碗规格,杯容量150ml,碗容量200ml 316、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茶汤发暗,叶底暗褐
317、由于冲泡乌龙茶的温度要求较高,因此在紫砂壶茶艺冲泡过程中,增加温壶(杯)和冲泡后用开水冲淋壶盖的程序,以避免冲泡中温度降低
318、过量饮浓茶,会引起头痛、恶心、失眠、烦躁等不良症状
319、根据俄罗斯人对茶饮爱好的特点,茶艺师在服务中可向他们推荐一些桔红糕茶点 320、茶树品种按萌芽期可分为特早生型、早生型、中生型和晚生型四大类
321、小乔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是在树高和分枝部位上都介于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之间 322、通常泡茶用水的总硬度不超过250G
323、茶叶中对味觉起主导作用的是茶多酚、氨基酸,具辅助作用的是咖啡碱、还原糖等化合物 324、巴基斯坦西北地区流行饮绿茶,多数配以糖和豆蔻
325、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王褒《僮约》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326、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的煮水环节讲究根据茶叶品种不同,达到的要求不同 327、闽粤台流行的“姜茶饮方”是用茶叶、姜和蔗糖调配用水煎熬的调饮茶 328、宋代哥窑的产地在浙江龙泉 329、泡茶用水要求PH值<5
330、红、绿茶卫生标准规定重金属指标中,铅含量的指标为<2X10-6
331、乌龙茶蜜绿型的是翠玉乌龙,金黄型俗称茶油色,如铁观音、黄金桂、闽南清茶、广东清茶。橙黄型,闽北清茶、武夷岩茶。橙红型,火工炮足重发酵如白毫乌龙
332、宁红太子茶艺焚香时使用三个香炉,摆成品字型,寓意福禄寿三星高照。 333、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露是洞庭碧螺春的品质特点 334、优质绿茶香气特点板栗香、奶油香或锅炒香 335、安溪乌龙茶艺品茶使用的茶具是紫砂杯
336、外形细,圆紧,直,光,多白毫是信阳毛尖的品质特点 337、经常饮茶者爱饮较浓的茶,茶水比可大些
338、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和轻微发酵的黄茶类等共六大类
339、平邑金银花茶外形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保持金银花花蕾原有的形态和色泽,干茶呈栗褐色 340、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和采摘二叶一芽,大都为对口叶,芽叶已成熟 341、砖茶的“烧心”是由黑曲霉大量滋生引起
342、金属茶具具有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的优点 343、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工序的是唐代煎茶的技艺 344、原始社会茶具的特点是一器多用 345、景瓷宜陶是明代茶具的代表
346、由于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在品茶汤滋味时,应将茶汤在口中停留,与舌的各部位打转后,才能充分感受茶中的甜、酸、鲜、苦、涩味
347、在茶叶不同类型的滋味中,醇和型的代表茶是六堡茶、工夫红茶等
348、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中,正确选择茶叶包括根据季节、气候和体质等方面进行选择 349、茶艺师坐姿要求挺胸立腰显精神,两腿交叉叠放显优雅、坐正坐直显端庄
350、在为VIP宾客提供服务时,茶艺师应根据VIP宾客的等级和茶艺馆的规定配备茶品 351、“色绿、形美、香郁、味醇”是龙井的品质特征 352、小瓷杯是安溪乌龙茶茶艺品茶使用的茶具 353、汤色碧绿、滋味甘醇鲜爽是西湖龙井的品质特点 354、香气清高、味道甘醇是六安瓜片的品质特点 355、太平猴魁采用下投法
356、茶船又名茶托,盏托,用以承茶盏防烫手之用
357、接待年老体弱宾客时,应尽可能将其安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