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右房、右室扩大,余心腔内径正常范围。
2. 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宽,V波圆隆,重搏波尚存在或消失。 3. M型肺动脉瓣曲线:a波消失,cd段呈“W”型或“V” 型。 各瓣膜无器质性改变。
4. 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径增宽。
5. 右室壁增厚,室间隔与右室前壁呈逆向运动,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左室壁厚度及运动正常。
6.彩色多普勒:右房内收缩期见源于三尖瓣的以蓝色为主的多色镶嵌反流束。 7.TI法估测肺动脉压力:mmHg。
8.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水平室间隔基底段Em>Am。 超声诊断:肺心病
三尖瓣反流(度) 肺动脉高压(度)
心脏肿瘤
超声心动图所见:
1.左(右)房增大,余房室腔大小正常。
2.左(右)房内可探及实性稍强回声光团,大小 × mm,其蒂附着于房间隔。3.团块形态规则(不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轮廓清晰,边缘清晰,随心脏搏动来回摆动,舒张期脱入二(三)尖瓣口,收缩期返回左(右)房,形态发生改变。M型显示二尖瓣前叶呈城墙样改变,前后叶呈镜向运动。二尖瓣前叶之后(前后叶之间)可见团块状反射。 4.各瓣膜无器质性改变。 5.主、肺动脉内径正常。
6.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室壁运动尚协调。 7.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舒张期瘤体堵塞二尖瓣口,致二(三)尖瓣口血流速度增快。余瓣口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8.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水平室间隔基底段Em>Am。 超声诊断:左(右)房实质性占位(考虑粘液瘤)。
超声心动图所见:
1.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
2.左(右)心室内可探及一实性稍强回声光团,大小 × mm,有(无)蒂连于 壁,(基底较宽)。团块形态规则(不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轮廓清晰,随心脏搏动来回摆动。
3.各瓣膜无器质性改变。 4.主、肺动脉内径正常。
5.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室壁运动尚协调。 6.彩色及频谱多普勒:各瓣口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7.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水平室间隔基底段Em>Am。 超声诊断:心室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考虑粘液瘤)。
超声心动图所见:
1. 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
2.左(右)心室(房)壁上内可探及一实性低或强回声光团,大小 × mm。团块形态规则(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轮廓不清晰,仅随室(房)壁而动。 3.各瓣膜无器质性改变。 4.主、肺动脉内径正常。
5.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室壁运动尚协调。 6.彩色及频谱多普勒:各瓣口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7.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水平室间隔基底段Em>Am。 超声诊断:心腔内实性占位性病变
超声心动图所见:
1. 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
2.于左室壁内可探及 × mm 低(强)回声团块,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楚,有(无)包膜。
3.各瓣膜无器质性改变。 4.主、肺动脉内径正常。
5.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室壁运动尚协调。 6.彩色多普勒:各瓣口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团块内血流丰富(不丰富、未见血流信号)。
7.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水平室间隔基底段Em>Am。 超声诊断:心肌内实性占位性病变。
风心病 需增加单纯二尖瓣狭窄
超声心动图所见:
1.左房扩大,右室轻大,左室、右房正常。
2.主动脉根部正常,振幅正常。主动脉瓣稍厚,反光略强,开放正常,关闭欠严。 3.二尖瓣前后叶增厚,反光强,粘连,钙化,腱索增粗,开放受限,开放直径cm,面积cm^2,关闭不严。M型二尖瓣前后叶开放幅度减低,前后叶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