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荷载在各种工程中的确定
其中,CD为速度力系数;CM为惯性力系数;r为水容重;H为计算波高;D为构件迎波面宽度;A为构件的截面积;L为波长。
作用于构件的正向水平总波浪力P为PD和P1的合力,在D/L<0.2时按下式计算:
合力 P?PDmaxcos?tcos?t?PImaxsin?t 合力矩 Mmax?M(1?0.25?MDmax2Imax/M2Dmax)
在D/L>0.2时,圆形柱体主要受惯性力的作用,最大水平总波浪力为: 合力 Pmax?PImax 合力矩 Mmax?MImax
(2)计算水流力
P?krAV/(2g)
其中k为物体形状系数;r 为水容重;A为构件的截面积;V 为水流速度;g为常数9.8。 跨海大桥工程基础设计必须考虑波浪荷载的作用,桥墩波浪物理模型试验表明,《海港水文规范》中波浪力计算方法对桥墩基础的小尺度圆形承台而言,基本上反映了作用于结构上波浪力的实际情况,但对单桩来说,计算值偏小,所以在桥梁基础设计中,单桩波浪力和群桩系数需认真考虑。
23.2半潜式平台波浪载荷计算
3.2.1半潜式平台波浪载荷计算
(1)计算条件
平台主尺度和工作环境是浮体长度90. 0 m;浮体宽度14. 0 m;浮体高度6. 0 m;两浮体间距50. 00 m;立柱直径<9. 0 m;立柱中心纵向间距31. 0 m;立柱中心横向间距50. 00 m;上部平台长度72. 0 m;上部平台宽度63. 7 m;上部平台高度5. 2 m;主甲板高( 距基线) 30. 0 m; 上甲板高( 距基线) 35. 2 m;最大工作水深200 m;最大风速51. 6 m/ s;最大波高18 m;潮流流速3. 00 kN;拖航排水量16 080 t;拖航吃水6 m。 (2)计算模型
平台结构模型的总坐标系原点位于2 个浮体底部的对称中心, X 轴沿着平台纵向指向首部, Y 轴从右舷指向左舷, Z 轴则以垂直向上为正。海洋平台总体结构十分复杂, 若完全按照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是无法实现的, 当然也没有必要, 因此需建立简化力学模型。该模型应尽量保持原有结构的基本特性, 同时考虑到建模的可行性又不能过于复杂, 一般情况下简化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所要分析的精度以及所拥有的计算手段。该平台基本结构由4 个部分组成, 即平台主体(甲板结构) 、浮体、立柱和支撑。考虑到作用在平台
上的波浪力, 可对平台的细节结构进行简化。在对平台主体建模时, 将其简化为箱形板结构, 其他主体细节构件及有关肋骨可简化为相当厚度的板处理,相当厚度是平台板厚度与其上骨材面积在其宽度上的假想厚度相加所得。为了计算方便, 将浮体的浮箱结构进行当量计算, 并转化为PIPE59 管单元。计算模型还考虑了锚泊系统的作用, 采用均布式的八点锚泊系统,锚泊线采用ANSYS 的二次开发程序APDL 来对锚链有限元模型进行建模。 (3)结论
将计算实例中波浪力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钻井平台长宽尺寸差不多。最危险状态不是横浪和纵浪,而是某个方向上的斜浪。当波浪入射角为60b时,作用在平台上的波浪力最大,所需要的恢复力矩也最大。在波浪运动周期不变的情况下,平台所受的波浪力随波高的增加而增大,平台恢复力矩也随之增大;在波高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波浪周期的增大,平台所受到的波浪力减小,所需的恢复力矩也随之减小。
5
波浪荷载在各种工程中的确定
3.2.2 南海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波浪载荷计算
(1)简介
首先,建立该平台的整体结构模型。将平台等效简化为一个空间刚架结构。甲板,下体,支柱,撑